智能电视主导下的场景变迁与功能拓展

2019-02-20 04:42刘泽溪窦书棋
视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客厅媒介终端

□ 刘泽溪 窦书棋

技术的每一次更迭都会带来场景的体验升级。尽管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凭借“个人信息平台”和“体外器官”的媒介属性依然能稳居霸主地位,但是随着场景和设备的物联网化,汇聚多元信息类型的平台开始呈现分屏化趋势。在多元场景的多元语境中,多元规格屏幕开始发挥不同功能,对用户注意力资源形成再度分化。当下“功能置换”发生的主场媒介,不是日益被符号化的纸媒和急剧发展的社会化媒体,而是传统媒体中最具多媒体属性的电视①。

一、后移动时代的家庭互联图景

(一)客厅场景的崛起:家庭场域的情感价值回归

曾几何时,客厅还是家庭成员之间共享天伦的温馨场所,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在电视台创造的共时性内容中创造共同话题和共同记忆。但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内容供给渠道的多元化,使以单一输出形态存在的电视逐渐失宠。尤其是网台联动打破了电视在影视内容的时效性优势后,青年用户的注意力逐渐远离电视。

随着我国互联网电视进入产业化阶段,开放的互联网令电视、云电视技术系统成为放大版的手机屏幕。电视的产品属性也朝互动体验产品方向演化,从“看电视”“听电视”发展为“玩电视”。因此,家庭客厅中又出现了人们使用电视大屏幕进行购物、学习、观影等活动的镜像。在部分地区,智能电视的开机率和收视份额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移动终端,出现了“枯木逢春”的迹象。

(二)电视终端的突围:家庭互联的场景变革

移动终端与智能电视终端在大部分场景中都属于竞争状态,尤其是在家庭客厅场景中,其替代性竞争最为激烈。移动智能端和智能电视端的功能高度相似,但是在呈现形式和使用方法上各有不同,二者存在强烈的替代性与差异性。

移动互联网的全方位覆盖令媒介交互的场景呈多元化,工作、学习、生活、娱乐、饮食区域都成为媒介使用场景。而家庭生活场景中互联网的全方位覆盖,在家庭系统中各类媒介之间形成新的均衡关系。

相对于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终端不仅意味着屏幕规格的放大、观影效果的提升,还意味着交互模式的改造。早期非智能手机需要按键输入,家用电视则需遥控按钮。媒介融合驱使下,PC 端、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电视终端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触屏模式成为用户与媒介间交互的主流方式。

语音技术对电视领域的渗入,实现了语音交互和感应交互的协同配合,为用户打造了全新的居家体验。从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到苹果Siri 的人工对话,智能产品语音识别能力正逐步增强。而传感器配合算法分发技术,更开始预测用户的潜在意图。通过分析用户前期交互留下的行为数据,智能电视能主动提供个性内容。

(三)个体体验的升级:感官刺激和视野解放

智能一体机或者智能机顶盒将电视变为“放大版显示屏”,用户不仅能享受更大屏幕带来的视觉体验,还可以借助电视享受“放大版”的网页浏览、游戏娱乐、远程视频等服务。消费者厌倦了单一被动的传统电视模式,喜爱和追捧多元双向的互动娱乐电视,加之互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异军突起,在消费需求变化和技术创新的碰撞下,OTT TV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以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②。

二、智能电视的角色变迁与职能拓展

(一)“电视+物联网”:场景重叠

“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逐渐趋向于“双向互动”的互联网③,各类智能终端的相互联结,不仅意味着功能联动和信息共享,更意味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对家庭场景的结构性颠覆。智能终端在家庭场景中的相互联结,在提升场域数据价值的同时,也催化了家庭客厅经济的智能化。

阿里巴巴已经实现了智能手机与电视终端的联结,用户在观看购物狂欢晚会的同时,其智能手机终端操作活动,为后台提供数据痕迹,系统会以此绘制用户画像,智能电视终端则会进行营销广告的实时个性化、精准化推送。

(二)“电视+AI”:视觉享受

以海信集团为代表的电器制造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了智能电视及其服务功能。例如,世界杯期间,海信VIDAA 通过AI 技术推出“AI 观赛”,用户可以选择“体育模式”,该模式会通过对球场红、绿、蓝等高频色彩进行智能识别增强,真实再现球场的色彩细节,并通过对足球运动轨迹的精准提取和优化,自动追踪画面中的运动信号并进行亮度优化,保证每一个细节的高度呈现。

AI 技术还可支持多人同步识别,并将与之相关的新闻、摄影、同款购物和“八卦”一并呈现给观众。在目前的大陆市场,虽然以智能电视端为入口的客厅经济尚未普及,但智能电视的技术研发和项目进程依然快速进行。

(三)“电视+大数据”:精准传播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电视具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语言处理功能。电视屏幕不仅是影音播放设备,更成为用户生活场景的延伸,其服务功能覆盖生活全景。

在以“遥控器”为核心的交互系统基础上,海信集团引进智能算法技术赋予电视机以“灵智”,推出智能AI 电视“VIDAA”。该款电视不再依赖于预先设置的系统运营,能根据用户此前的操控数据,通过算法分析、智能语音和图像识别等技术的交互,为用户提供私人定制式的生活场景服务,实现智能电视与用户的“人机合一”,将用户媒介消费的时间、注意力和场景,从移动智能终端转移到客厅的智能电视终端,让“玩电视”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消费趋势。

三、智能电视主导下的意义变迁

(一)家庭的意义变迁:从“生活空间”到“媒介中枢”

作为客厅经济的关键入口,智能电视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与技术。智能电视终端内容资源不再是电视台控制的同质化节目,由网台联动和数字化界面带来的碎片化娱乐方式消解了过去“看电视”行为的共同时间感觉,由共同经验建构起来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整体性遭到瓦解。

智能电视提供了私人定制的个性化空间。与移动终端创造的“指尖上的场景”不同,智能电视终端营造的客厅场景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和视野,创造了更多娱乐活动,令客厅场景成为一片专属的私人领域,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的颠覆性变革。

(二)空间意义的变迁:从“虚实分明”到“场景重叠”

客厅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公共休闲娱乐活动。不同于商场、街道等商业化场景,客厅是人们肉体与精神的栖息地,而客厅文化通过家具与家电的布置,通过“人—场景—活动”的互动积累,营造出不同内涵、不同体验的家庭氛围。

智能电视以公共文化空间策划者为定位,以现代社会生活需求为核心,以生活场景为支点,渐次涉及观影、游戏、教育、购物等多个生活空间场域。此时,客厅不仅是家中的一方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了文化、娱乐、教育、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状态。乐视与TCL 联手打造“全球播”项目,旨在共享超级电视面板技术和云平台,该产品实现了家庭院线影视资源同步,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私人影院的奢华体验。

(三)社会意义的变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智能电视的视频点播功能,为用户带来一种碎片化的娱乐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经历的时间感将不复存在,原先亿万观众共同体验而形成的集体意识,也因共同内容的消失而荡然无存,面对多元用户的个性化诉求,智能电视终端也在用按键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在PC 端大行其道的时代,门户网站通常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到了Web2.0 时期,场景主要体现在用户基于社交、娱乐、购物等网络行为建构的信息交互情境。而在智能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移动智能终端、传感器、定位系统和社交媒体等“场景五力”共同构筑了一个个可观可感的场景时空。如今,场景传播的演化已不再停留于内容和渠道升级,还要追求包括用户体验在内的时空一体化,兼顾用户所处的时空特征、个性化等多重需求,以此为基础展开交互式信息传播。

四、结语

智能电视终端凭借其在客厅中的核心位置,拥有压倒其他终端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三网融合推进、5G 全方位覆盖的背景下,作为未来“客厅经济”的中心和家庭互联的媒介枢纽,智能电视端的职能将延伸到更多传播活动和传播场景中,客厅作为传播场景的多元职能也会迎来新的机遇与变革。

注释:

①董雪筠.电视媒介的角色变异与现实考量[J].重庆社会科学,2016(12).

②何波.口袋里的媒体: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研究[J].视听界,2013(02).

③高红波.“互联网+电视”: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的场域空间[J].现代传播,2018(09).

猜你喜欢
客厅媒介终端
瓜里绘客厅
瓜里绘客厅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杨苡先生的客厅
春意客厅
书,最优雅的媒介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