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公路岩堆地段路基处理措施

2019-02-20 06:08董欣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挖方堆体挡土墙

黄 兴 董欣男

浙江中交通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1、前言

在山区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山体岩堆的发现对山区公路的设计选线及处理方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应专门针对岩堆地段的特殊地质条件,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提高对路基质量的控制,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和理念。通过准确确定岩堆范围,合理分析岩堆性质,科学选择处理措施及施工方案,将山区公路的建设控制在安全、合理、经济的条件下进行。

2、岩堆的地质特性

一般来说,岩堆可分为自然形成和人工堆填两种,首先我们要分析岩堆的形成原因,然后通过对地形、地层、水文以及构造的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岩堆区的特性并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岩堆,还是人工堆填的岩堆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现场调查岩堆的植被覆盖情况来看可以将岩堆分为植被覆盖型和裸露型两种。其中裸露型岩堆由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堆积而成,呈架空结构,无碎块石及细粒土充填,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型岩堆由于表层覆盖有薄薄的一层腐殖土,其含土量很少,厚度仅数十厘米,因此主要以小灌木、杂草等根系较不发达的植被为主。

(2)岩堆的安息角取决于其组成物质的岩性及岩块的大小程度。岩堆内部通常有向外倾斜的层理,倾斜的角度与其天然安息角相接近,当发生震动以及有重物掉落在上面时,其表层活间层很容易滑动变形。

(3)岩堆主要是由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岩石组成的不均匀结构,其结构本身较为松散,内部空隙率较大,稳定性较差,且透水性总体较强,富水性差异大,无明显隔水层。

(4)岩堆一般位于山区的低洼地带,其堆积的底面基本上都坐落在山地斜坡面上。一般情况下岩堆处于自然稳定状态,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较为容易发生坍塌滑移:①受恶劣天气影响;②接触面上的摩擦力被降低;③受到外力作用影响其自身稳定。

3、岩堆地段的路基处理

本次岩堆地段的处理措施主要针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青田至泰顺公路泰顺仕阳至浙闽界段工程》。该工程起点段附近存在一定规模岩堆地段,经调查该岩堆为早期当地由于矿产资源开采人工堆填形成,主要由块石、碎石、砾石、砂及粘性土组成,块石粒径一般3~5cm,大者可达1.0m,含量50~60%,砾石粒径0.5~2cm,含量20~30%,其余为砂及粘性土充填。其结构松散,杂乱,空隙大,透水性好,厚度较大,与下伏基岩接触面产状较陡,顺坡堆积,天然状态下尚属稳定,工程地质性能差。路线从岩堆所处范围边缘经过,长度约650米,存在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两种情况,填方路段若直接堆填则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挖方路段边坡易失稳。

3.1 路堤处理

由于岩堆体一般稳定性较差,如路基直接在岩堆体上填筑,在施工过程中受外力影响容易导致路基和岩堆整体坍塌滑移。因此路线一般考虑从岩堆坡脚或深度较浅处经过,这样在路堤修筑的过程中路基相对比较安全稳定。与此同时,在路堤填筑之前,应当清除岩堆表层较为松散的堆积物,并通过填实或灌浆等措施提高路基压实度,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另外挡土墙嵌入基岩是解决岩堆较薄时路堤容易错位的较好方法。

3.2 路堑处理

当挖方路基的挖深大于矿渣堆填厚度时,不考虑进行特殊路基处理,仅对80cm路床进行换填;当挖方路基的挖深小于矿渣堆填厚度时,首先进行路基开挖,然后对挖方边坡坡脚设置支挡,最后进行缓坡设计,边坡坡率一般考虑采用1:1.25~1:1.5,并采用框格植草进行边坡防护。如挖方边坡切穿岩堆体,破坏了岩堆的平衡时,为预防岩堆沿接触面发生位移,应当在其上侧修筑挡土墙来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当挡墙所处位置岩堆体厚度较小时,可将挡墙基础设置于岩堆之下的基岩面上;当挡墙所处位置岩堆体厚度较大时,可将挡墙基础设置于岩堆体内部,但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挡土墙基础所处位置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如堆积层的承载力不足,则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扩大基础或更换挡墙形式。

②挡土墙修筑完成后与岩堆的整体是否稳定。一般来说在岩堆中设置挡土墙或填筑路堤会增加相当大的负荷,由于岩堆基底面一般位于坡度较陡的坡面上,容易引起岩堆整体滑移或沿基底下的土质夹层发生位移。需通过优化挡墙截面尺寸减轻挡墙自重,同时结合钻孔注浆、等载预压等地基处理方式增加岩堆的自身稳定性,必要时可结合其他工程防护。

4、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在项目实施之前尤其是特殊路基段施工之前,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现状地形、地质、地貌以及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综合分析岩堆的范围和施工的条件,制定科学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个方面:1.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的效益,制定最佳施工方案。2.注意岩堆区路基处理的及时性。否则,会对公路的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进一步恶化。3.为保证岩堆地段路基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的管理,并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监督,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

5、结束语

山区公路选线原则上应避开岩堆地段,当由于考虑到经济性、适用性及政策处理难度等因素无法避开时,应考虑尽量从岩堆地段外缘经过,尽可能保证现状岩堆的整体稳定不受大的影响。同时为防止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保证公路建成后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现场跟踪动态设计,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为公路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可靠的交通基础设施环境。

猜你喜欢
挖方堆体挡土墙
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及腐熟进程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设计研究
市政道路工程常用挡土墙类型探析
食用菌菌渣和白酒丢糟共堆肥过程中氮素变化及腐熟进程
添加不同辅料对蛋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刍议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经堆肥处理蚕沙可达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挖方和土方转运
地震作用下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