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地方媒体融合进程

2019-02-20 07:43李少春
数字传媒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李少春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媒体融合”的概念对媒体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真正融合没有完全实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地方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尽快并主动实现媒体融合是地方媒体争取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必由之路,这是地方传统媒体躲不过、绕不开的必然趋势。许多地方传统媒体的领导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融媒体发展的重要性,对其规划也比较早,对融媒体的发展投入力度也并不小,但个别地方的融媒体发展进度仍比较缓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我是我、你是你”的局面基本上没有大的改观,相较于真正的媒体融合还有很大的距离。

5G 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媒体加快与新媒体融合的进度和脚步已经变得越来越急迫。如果不尽早实现媒体融合,获得5G 技术支持的新媒体很快会对传统媒体形成碾压。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存在着诸多瓶颈和阻碍。

一、传统媒体人的媒体融合观念急需加强

多年来,传统媒体造就了传统媒体人的高度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信心。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时,传统媒体人会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觉得新媒体缺乏正规性、缺少权威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专业性方面差了不少。因此,传统媒体中的一部分人对新媒体的发展、对推动媒体融合方面多多少少还存有一些观望的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仅是普通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一些传统媒体的领导层也大都习惯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在面对新媒体的竞争时多数人的思想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弯儿来。

传统媒体人固有的思想不能很快的转换到融媒体的发展思维,导致各地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参差不齐。然而,现实是受众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新媒体正在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许多传统媒体多年以来培养起来的忠实受众,在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内容、方便、快捷、可选择余地更大的阅读、收听、收看方式面前,很快会“背叛”传统媒体。这不能责怪传统媒体受众的“不忠诚”,而是新媒体的竞争力征服了受众。

面对新媒体的强力竞争,传统媒体只有选择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才是今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近几年,中央级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这些传统媒体的智慧融媒体建设明显提速,地方广播电视融媒体如芒果TV 等新媒体品牌已呈现出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是媒体融合发展比较成功的典范。

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不愿涉足新媒体,严重制约着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度

传统媒体人的朋友圈有限,无非是周边的一些亲戚、朋友和同事,这些都局限了传统媒体人利用新媒体发布相关信息的渠道。特别是大多传统媒体人对朋友圈及时发布新闻、消息,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朋友圈大事见、经常见、天天见的习惯。传统媒体中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知名记者、知名主持人并不少,但是许多名记者、名主持人更愿意把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工作实践经验、个人感悟心得等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以论文或书本的形式发表和发行,他们对于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发表观点、舆论监督引导等并不是十分热衷,能够在微博上发表文章的也是极少数人,没有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因此,传统媒体实现媒体融合的进程就会受到迟滞和延缓。

三、“先网后台”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许多地方的媒体融合还处于摸索阶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统筹规划还不是很科学,造成传统媒体人对实践“先网后台”的要求还存有较多疑虑。一些传统媒体人觉得,采访、编辑一条新闻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小,编辑好的新闻如果首先在新媒体上发布,后续播发这条新闻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会大打折扣,收视率、收听率、收看度以及受众的忠诚度也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媒体单位应该建立一个统揽全局的融媒体管理部或融媒体中心,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策划、采访、编辑、播发等环节进行全面规划、统筹把控。新媒体平台播发的内容,应该更偏重短、频、快,方便的移动客户端浏览习惯,即应重视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浏览性,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方便阅读、及时快捷的新闻。与此相区别的是,传统媒体刊播的内容应该更注重新闻现场的真实记录、新闻事件的细节反映、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也就是应该更注重新闻的深度报道。比如对火灾的报道,首先第一时间应在新媒体上发布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初步情况等内容。具体火灾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导致多少财产损失、火灾原因分析等情况,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来进一步展现。如果充分考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受众所关注的内容、时效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做到合理布局、统筹规划,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

媒体单位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贡献的记者或编辑,甚至更应该偏重鼓励在新媒体多发稿的人员,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障融媒体工作的长效有序发展。

地方媒体融合所受的局限很多,如财力不足、不熟悉新媒体业务、懂得新媒体技术的专业人员不足、媒体融合的渠道有限,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或者固定用户等。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地方融媒体发展首先应该眼睛向内寻找可以依托的资源借船出海,在此基础上才好进一步拓展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四、加强融媒体发展的措施

(一)整合现有传统媒体资源打造地方融媒体优势平台

把传统主流媒体中接地气、影响力大、收视率高、社会关注广泛的知名栏目公众号拓展为地方融媒体基础平台。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看》和《都市全接触》,这两档节目一直定位在关注群众话题,解决民生领域问题。这两档节目收视率高、群众关注多、社会影响力大,是内蒙古地区叫得响的品牌电视栏目。最近几年《新闻天天看》和《都市全接触》两档栏目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经超过了100 万人。应该充分发挥这两档节目“人气旺”、“关注度高”的优势,把《新闻天天看》和《都市全接触》这两档节目的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平台的一个统一出口,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内容、逐渐扩大公号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二)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名人的作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网络名人拥有大的受众群,在舆论引导、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融媒体要想加快发展步伐,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的网络名人合作,可以为网络名人增加助手、补充新闻内容、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充分发挥网络名人的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名人的新媒体、自媒体出口和渠道,增强融媒体的发声,尽快提升地方融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传统媒体成就了不少知名记者、知名主持人,他们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些人如果能够主动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发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崔永元曾经是央视主持人,最近几年他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对我国影视行业存在的偷逃税问题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舆论监督,最终实现了几何级的社会监督作用。新媒体与名人结合的威力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了,在此不再赘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的名主持人雷蒙,常年坚持在微信朋友圈发声,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送传统媒体内容,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构建了媒体融合的桥梁。雷蒙团队利用新媒体介质极大的实现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目前,内蒙古有大批观众关注着雷蒙微信公号,雷蒙团队的媒体融合尝试成为推进地方融媒体发展的一项成功实践。

(三)尽快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战略转型

过去,传统媒体偏重“独家报道”、“独家消息”和新闻的“首发权”,导致一些传统媒体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工作模式。而且传统媒体人过去仅仅负责为本单位采访、编辑和播发的本职工作,对于新媒体的表述方式、播发形式以及内容设置等都存在“没干过”、“不适应”、“不会操作”等问题。这样的问题会严重制约和阻碍融媒体的发展。因此,需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媒体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同时需要补充适合融媒体发展的新型人才、配备融媒体需要的技术平台,这样才能尽早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传统媒体战略转型和融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一次大变革,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能完成,需要时间来尝试、摸索、实践,从而不断总结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任何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可取,否则媒体融合就是喊口号、搞形式、走过场,非但不会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反而会造成媒体单位人力、财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媒体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内容发布前的审核与求证工作,否则如果发布的内容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或者背离事实真相,会造成严重的舆论引导问题,以至于混淆视听、扰乱正常的社会舆论秩序,应该严加防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