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品质,破解架空线入地难题

2019-02-20 07:52冯海月
关键词:架空线权属管线

冯海月

上海市城市综合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 20002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上空密布的“蜘蛛网”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架空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景观,更因为垂坠掉落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安全出行的重大隐患。

1、研究背景

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架空线入地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众多内容中重要的一项。2018年,上海市政府发出三年完成470公里架空线入地的总号令。

架空线入地,特别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架空线入地,是上海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必然选择。架空线入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当前架空线入地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所需土地资源紧张。上海市中心城区地下管位紧张,部分路段甚至无地下可有效利用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下管位位置不确定,地下空间利用情况不清晰;电力线入地所需电力站较多,需要的空间较大,进一步加剧了架空线入地的难度;管线综合平衡难度较大。

(2)施工难度大。由于架空线入地需要掘路施工且多在中心城区施工,故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一方面给施工交通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夜间施工也容易带来扰民问题。另外由于夜间施工一般从晚十一点到早六点进行,再加上市政道路施工分路段施工,对施工进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3)统筹要求高。架空线涉及到公安、交警、部队、电力、信息等众多管线权属单位,各单位线路走向不清、线路标识不清,导致入地过程中确认管线权属工作难度较大;架空线入地过程又涉及到绿化、交警、公安等行政审批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多、涉及到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多,综合统筹难度较大。

(4)资金需求大。架空线入地成本较高。每公里架空线入地据测算费用,电力线约为5000万元,信息线约3000万元,这就需要足够的资金配套支持政策。

(5)飞线问题突出。某些权属单位在已入地路段非法偷设架空线行为较为普遍。由于架空线尚未完全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且众多权属单位架空线标识无较为明显区别,造成违法架设飞线发现难、确权难、处置难且执行效率低。

2、研究意义

(1)节约土地资源。各类架空线由于权属单位不同以及安全限制,所需空间距离比直接入地所需地下空间用地多,而架空线配套设施用地及其对相邻土地利用限制又远比架空线入地后所需地下空间多。

(2)消除城市安全隐患。架空线入地,采用地下管线方式供电可以有效消由于外力损害造成配电管网事故和管线裸露带来的触电安全隐患。公安、交警系统架空线入地还可以避免由于不可抗外力、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城市交通线路被迫中断带来的交通安全事故隐患。

(3)提升城市品质。将城市上空密布的架空线入地,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是构建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在架空线入地过程中同步推进道路设备设施整合,逐步消除路上各类箱体、电杆,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管理质量。

3、研究内容

架空线入地虽然较为困难,但国内仍有不少城市进行了架空线入地尝试并取得不错的进展。北京市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架空线核心区主次干道全入地,支路胡同通信线入地[2].杭州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目标为引领,通过“上改下”工程基本实现了主城区空中线杆入地工作。

为进一步打造干净、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结合北京、杭州的架空线入地方式,以及国外先进的经验,上海市在2018年印发《关于开展本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在3年内完成重要区域、内环内主次干道以及内外环间射线主干道约47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其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

(1)党建引领,领导重视。架空线入地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影响广泛,以党建为引领,以领导重视为关键是解决架空线入地难得重要保障。上海市成立架空线整治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以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相关委办局、分管副区长为成员,明确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实行多元划管理,以顶层设计为手段达到统筹兼顾的目的。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和指挥部,由各相关单位抽调精英力量组成,按照市里相关要求负责具体实施。以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为核心,攻坚克难,确保架空线入地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2)明确架空线入地目标。在实施架空线入地前,先期进行了上海市架空线普查,初步确定上海市已有架空线里程及权属;先期开展上海市地下管线排摸,确定现有地下管线资源。结合上海市实际,制定架空线入地计划。编制入地方案时,结合道路实际实行一路一方案。同时明确电力、信息架空线入地要充分考虑已有地下空间利用情况,科学化设计。电力电站应尽量小型化、隐蔽化,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预留增设电站,站址选择要充分挖掘公共服务机构、公共绿地、未建设用地及城市边角料,尽量不增设。结合合杆工程,减少已入地路段电灯杆、各类箱体、各类井等设备设施,使城市真正做到道路干净。

(3)加强综合协调。协调架空线入地过程中的难题;强化沟通意识,加强与各区指挥部、电力公司、信息管线公司的联系,聆听需求并迅速解决;注重优势发挥,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架空线入地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4)强化责任并层层落实。强化各级单位责任。强化市指挥部综合协调、统筹责任,及时解决区指挥部、相关权属单位遇到的难题;压实区指挥部责任,明确区指挥部年度架空线入地目标。完善管理,层层落实,形成在推进过程中找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主管部门不断规范完善相应标准、规范,制定架空线入地相应标准,线、杆标识标准,理清道路上各类杆箱设置标准及各责任主体责任划分,让各单位有章可循。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架设架空线的查处力度。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架空线入地数据汇交基础上,建立架空线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从前期规划到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并依托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立巡查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

(6)注重舆论,塑造氛围。在架空线入地过程中,利用新闻媒体、自媒体等各类媒体介质开展宣传报道;依托区政府网站、微博、公众号进行架空线入地过程宣传;利用街道、居委、业委进行宣传。舆论报道,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众知晓率,通过人民群众对架空线入地前后街道变化的直观感受,加大对架空线入地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造成全民监督氛围,使架空线入地工程施工单位加强自我警醒合法合规施工,对违规架设架空线单位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7)强化监督,确保安全质量。架空线入地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市政工程,要根据其特点强化监督,确保安全。架空线入地工程一般在夜间施工,日间暂停施工路段隔离防护措施要确保安全牢固可靠,夜间施工确保行人安全措施要尤为重视,这些都需要主管部门加强监督和重视。

4、结论和展望

架空线入地工程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不久的将来城市上空的密布线终会消逝,但是在这区间的一些问题还是需要重视,包括结合道路景观设置、文明施工问题、合理利用资源配置问题等。

(1)结合管廊建设,节约地下空间资源。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地下管廊建设已经日益引起重视。北京和杭州等地整合各类资源进行地下管道统一建设已初有成效。研究和推进在架空线入地过程中进行综合管廊建设,成为节约地下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要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管廊适用性、空间布局、需求及安全性。

(2)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采用科学的手段不断优化方案,采用预制拼装方案等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市民群众的影响。新建道路、城市改扩建道路时架空线入地同步实施,防止后续重复开挖。

猜你喜欢
架空线权属管线
房屋被法院查封后能否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
考虑温度效应的直流融冰架空输电线振动特性数值分析
10kV架空线常见事故及其防范措施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北京西城:两年三批次完成支路胡同(背街小巷)通信类架空线入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农村宅基地房屋权属的确定
浅谈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与交易管理
论权属档案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