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人民性思想

2019-02-20 08:30
视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社会效益

□ 王 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与来自文艺界各领域的72 名文艺工作者座谈时发表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我国文艺界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的第二次盛会,第一次是1942年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此次习近平《讲话》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它所指出的文艺工作的方向和道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它体系完善、内容丰富,涉及文艺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讲话》中的人民性思想,为解决文艺界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性的内涵的界定,人民性具体体现为让人民群众获益,维护人民利益。而在文艺工作中让人民获益,就要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在文艺工作过程中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性思想在文艺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人民不仅是文艺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更是文艺作品评判的主体。

一、文艺为人民服务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也是文艺的接受对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存在的价值所在。这一思想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文艺为了人民大众的中心思想。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级统治下的文艺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统治区域的文艺主要是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服务的,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则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中国成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文艺事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大量具有人民性且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用直观、浅显的方式向人民群众普及文学艺术知识,以此来教育民众,达到团结人民、振奋精神、为军事斗争服务的目的。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节节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有所提高,对文艺作品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此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党的带领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奋进,在人民的点滴生活中体会其情感,不断创作出符合人民审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达到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讲话》,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们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为人民服务,尤其是新疆文艺工作者们更是如此。短短几年,新疆各文艺家协会累计培训基层文艺工作者上万人次,在乡镇地区举办的文艺大讲堂、文化培训班,极大地促进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的提升,为他们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提供了指导和帮助。驻疆全国政协委员、舞蹈家迪丽娜尔·阿布拉于2019年3月接受了《新疆日报》的采访,表示下基层演出是新疆文艺工作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2019年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家”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中,新疆一共有115 支文旅队伍深入到全疆各个地区的乡镇社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了近300 项传统文化展示和文艺汇演活动,让基层老百姓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这充分体现了新疆文艺工作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为人民提供优质、充足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的文艺、文化产品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目标,切实发挥了文艺的最大正能量。他们心中有人民,坚持为基层人民服务,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③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来源,一旦脱离人民进行创作,文艺作品将会变成毫无生机的空中楼阁。这一思想继承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文艺创作源于社会生活”。然而,当今许多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脱离人民群众,没有扎根人民进行创作,没有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表现的主体,而是一味追求作品的华丽,这样的作品大多脱离实际、远离人民,表现的内容亦空洞乏味。如郭敬明的青春校园小说《小时代》于2013年被改编为同名系列电影并上映,影片中奢豪的场地和主人公们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离人民群众太过遥远,整部影片都在用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华丽生活给予观众感官的刺激。由于没有演绎出人民的真情实感,自然也无法引起人民的共鸣,该片一经公映便受到各种差评。

任何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摹写,抑或是通过对人民群众生产实践活动进行长久的、细微的观察与体验后所作。因此,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须摒弃心浮气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深入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向人民学习,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积累经验和素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人民音乐家”,此项殊荣的获得不仅有他对笛艺的热爱,更有他心系人民的真情实感,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2017年,《上海支部生活》记者在上海市西区吴兴路陆春龄的老房子里对其进行了采访。采访中,记者问到陆春龄的创作源泉是什么,陆春龄回答说,生活是最好的体验。由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养料,他创作的东西才有血有肉。在创作处女作《今昔》时,陆春龄下过工厂,去过矿山等艰苦地区体验生活,并在安源煤矿进行慰问矿工演出时,主动下矿给工人表演,在既不能站立,也不能坐的狭窄空间里给矿工连演了6 场。

基于对生活的感悟和与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陆春龄的笛声不仅慰藉了国内人民群众,也征服了国外听众。1955年,陆春龄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人民独立广场演出,当地人不断往广场中央涌动,引起舞台不小的骚动,警察只好朝天鸣枪。此时陆春龄吹奏起悠扬的《小放牛》,刚才还一片混乱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第二天,此事被当地报纸报道:中国艺术家用笛声征服了10 万观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走人民群众路线,文艺工作者应向陆春龄那样以身作则,以德育人,深入生活,与人民心贴心,想人民之所想,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启迪人们心智、温润人们心灵的佳作,才能肩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

三、人民是文艺作品评判的主体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作品的好坏是由人民来评价的,由市场来检验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受人民青睐,能引起良好社会反响的;同时,人民喜爱和认可的作品也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习近平的这一番话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的“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⑤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即人民是文艺作品鉴赏、评判的主体。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形成的,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文艺理论的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应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创作依靠人民,作品由人民共赏、共评。就如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所说的:“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⑥作为文艺作品鉴赏、评判的主体,人民的主体性寓于作品的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之中。

首先,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经得起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双重检验的,它既符合基于人民大众立场的政治标准,也符合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集于一体的艺术标准。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2019年6月组织挑选了100 首精品歌曲供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学习和传唱,其中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这些歌曲都是时代的发声筒,是人民心声的扩音器,它们集热血歌词与动人旋律于一体,传达着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100 首歌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就是因为它们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切实反映了人民心声,表达了人民情感,同时歌词和曲调也极具艺术性,符合大众审美。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文艺作品要想传得开、留得住,就必须经受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验。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艺作品既要起到弘扬正能量,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境界、审美水平的作用,同时还要让人民群众心甘情愿为作品买单。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心贴人民,能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的。正如2019年暑假上映的改编自神话故事的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主人公哪吒与不公天命对抗,最终改写命运的故事。影片所传达的命运由自己书写的中心思想鼓舞了当今社会中顶着巨大压力艰难前行的广大年轻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是迄今为止调查的国产动画影片中满意度最高的,其优异表现提振了国产动画影片的市场信心,树立了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新标杆。反观在《哪吒》后不久上映的《上海堡垒》,则口碑与票房都惨遭滑铁卢。中国影评学会会员曾念群在接受《中国电影报道》采访时表示,《上海堡垒》是一个难度系数和起评分都比较高的故事,可惜完成分太低,陷入了假大空的窠臼,影片中的武器与科幻时代的想象力完全不匹配,逻辑也多有不通之处。再加上这部影片的男女主角都属于当红的流量明星,难免被扣上用流量博眼球、唯利是图、一味追求市场占有量的帽子。

为了促进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2019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的关键步骤,是引领艺术创作导向和作评价值的制度安排。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红琼表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审美水平的提高,国有艺术院团在创作生产艺术作品时必须坚守初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坚持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鉴赏、评判的主体,才能实现文艺作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文艺产业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四、结语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转变思想,端正态度,同时把握人民的需求,扎根人民,倾情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017年峨眉电影制片厂作为联合出品单位所讲述的精准扶贫故事的影片《十八洞村》和2018年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等热血爱国的主旋律大片。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媒介产品,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喝彩中华》栏目、《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等。这些文艺作品立足当下,以新颖的题材、具有创意的主题诠释来契合观众的潜在心理需求,既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中对文艺工作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既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又为解决我国当下文艺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是他所强调的文艺人民性本质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文艺领域的贯彻落实,既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不断前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②③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5-22.

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10-19.

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79-10-31.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社会效益
文艺作品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好刊社会效益高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