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科研人员在澄江生物群发现环节动物门原始祖先

2019-02-20 09:49李琛
关键词:生物群刚毛澄江

北京时间3月20日晚,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韩健研究员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国发现寒武纪早期具骨片的多毛类》在《自然》旗下的《科学报道》杂志在线发表。韩健等在云南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了两个已知最古老多毛类新属种——古扇虫和中华隐刚毛虫。其中古扇虫应该是目前已知多毛类化石中保存最为原始特征的环节动物,对于探索环节动物门起源具有独特意义。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智计划以及先导计划等项目共同资助。

韩健介绍,在地球上三个躯体分节的动物门类——脊索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门中,环节动物是分节较为简单、原始的门类。该门类主要包括体表刚毛众多的多毛类(如沙蚕)和刚毛稀少甚至完全退化的寡毛类(如蚯蚓)及蛭类三大类群。寡毛类和蛭类多生活在陆地或淡水,而更为原始的多毛类则主要生活于海洋。现代海洋中的沙蚕具有成对细长的疣足和束状刚毛,疣足内部具有支撑其运动的足刺。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多毛类是环节动物中最为原始的类型。人们一直好奇,它们最古老的祖先会是什么样子?

目前已知最古老多毛类软躯体化石记录是寒武纪,其中以5.08亿年前的寒武纪中期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的多毛类化石最为丰富。我国寒武纪早期5.19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和稍晚的关山生物群中也各自发现了一枚完整标本。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云南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了两个已知最古老多毛类新属种,包括古扇虫和中华隐刚毛虫。它们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完整的分节躯干和疣足、以及从疣足伸出的成束刚毛。最奇特的是,古扇虫的躯干表面还具有分节排列的小刺以及小刺之下的两行骨片结构。而这些骨片结构常见于现代软体动物门和原始的触手担轮动物。因此古扇虫应该是目前已知多毛类化石中保存最为原始特征的环节动物。而中华隐刚毛虫的疣足内部具有由外部刚毛衍生而来的体内足刺,因此很可能更接近多毛类的冠群。

猜你喜欢
生物群刚毛澄江
探秘罗平生物群(四)
探秘罗平生物群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清江生物群——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秘密的新窗口
德国小蠊足跗节腹面及侧面的超微结构观察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清江生物群
3种刚毛藻对1,2—二氯苯去除效果研究
无齿相手蟹体表刚毛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二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