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19-02-20 12:28蒲远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思路化学核心

蒲远平

(福建省诏安县霞葛中学 363500)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具体化了化学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评价化学学科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应该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刻懂得重构化学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逐步走向“素养”为重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使得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谐对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课堂高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导入需“小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直接导入法

教师往往先复习上节课相关联内容,提供新旧知识的支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过渡自然地引出新课内容.但此方法缺乏新意,落入俗套,较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问题情景导入法

教师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要传授新课内容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出新课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设置的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与整个课堂教学割裂开来,这样再精彩的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有创意的新课导入设计会激发学生积极性,但必须与整个课堂教学贯穿在一起,做到前后呼应,只有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将开始的问题加以解决,整个教学环节才完整,教学方式才有效,才能将一开始调动起来的学习积极性一直维持下去.下面展示两个案例:

【案例1】高中必修一讲授工业上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通过设置下列问题进行讲解:

(1)海水中有氯化镁,可否用蒸发的方法直接得到氯化镁?

(2)能否向海水直接加入沉淀剂?

(3)能使Mg2+沉淀的物质有哪些?其中哪一种最好?

(4)选用石灰乳还是澄清石灰水做沉淀剂哪一种效果更好?

(5)如何制得Ca(OH)2?

(6)请写出由Mg(OH)2制取Mg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些问题,始终围绕从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核心知识展开,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构建新知识.

【案例2】九年级化学讲授“元素”这部分内容:教师首先展示一瓶矿泉水,然后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标签,提出下列两个问题:

(1)标签上写着什么内容?

(2)这些内容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是物质、是原子还是分子,让学生带着疑问继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引出元素这个概念埋下伏笔.通过后面对元素、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对前面预设的问题进行解答,做到前后呼应,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元素这个概念.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特别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为目的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

3.实验情境导入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分析总结,导出新课.但在同一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有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从学生的角度观察实验,沿着学生的思路思考实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讲授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加热稀氨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会有什么变化?有的学生认为,温度升高,促使电离平衡向生成氢氧根离子的方向移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有的学生认为,温度升高,一水合氨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这样教师就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让学生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在试管中滴入有酚酞的氨水,试管口套上小气球,进行加热,让学生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通过设置相应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解决了认知和理解的偏差,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

4.化学史的导入

化学史导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特点,选取与教材联系紧密的历史史实或故事片段,通过教师精彩的解说,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为探索科学真理孜孜不倦的精神和为科学事业不惜献身的精神,并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但由于学生缺少真实感知和体验,会觉得老师介绍的内容抽象难懂,难以捉摸和想象.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所要介绍化学史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设置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直接去感知和理解,在化学史情境中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例如九年级化学讲授“分子和原子”,可以通过介绍“石墨烯”的发现历程,设计制取石墨烯的实验让学生去感知真实的原子.制取石墨烯的实验如下:取一小段透明胶布,将两边末端折叠,以便用搜手拿住.将适量铅笔粉放在胶带有黏性的一面,将胶带对折,粘一下再揭开,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将胶带粘在白纸上,观察图像.

二、课堂提问需“等待”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渐掌握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思考时间缺失的现象.教师的提问往往是为了获得反馈,探寻答案,因此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而是通过连续追问的方式获得答案.这种提问方式造成学生的思维是凌乱、不完整,对知识的理解是浅层次、零碎的,不能很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适当增加学生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地思考问题,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也要留给学生补充、纠正的时间,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这是做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真正尊重.

三、教学过程需“和谐”

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当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节奏和谐一致时,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果是学生普遍掌握好的知识点,即使是重点内容,可以使用“快进”;在学生认知难点等关键之处,必须使用“慢进”.教师往往不论学生掌握与否,只要是重点、难点知识,就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分析和讲解,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趣,达不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2.课堂是千变万化,有些状况是课前没有想到的,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会一时不知所措,自己乱了阵脚,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如果经验丰富的教师遇到课堂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时,就会迅速调整思路,设法使课堂教学重新回到有效的轨道上,和谐地完成教学任务.

3.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教师的预设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应该让学生说完,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将错就错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认真分析,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有时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思路,找出比教师更好的思路.所以,教师不要总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向着自己的解答方法去回答,当学生出现其他思路时,应该注意分析和引导,有时通过教师完善的学生思路更简便,更快捷.

教学过程的和谐正是基于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化学文化内涵、化学学科思想和化学智慧等几个维度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

四、评价精品需“亮点”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课堂中最出彩、最引人注意、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亮点之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兴趣高涨,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之中,这样的课堂才有吸引力.

例如,在一节九年级化学公开课上,教师讲授地壳中元素含量时,为了让学生记住氧硅铝铁的顺序,她采用了谐音记法“养闺女铁(了心)”.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表示记住了.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有亮点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去情景化教学模式,真正把方法教给学生、把舞台还给学生.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学生能渗透哪些化学方法进去,能渗透哪些化学思维进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多启发学生,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健康发展,让素养走近学生.

猜你喜欢
思路化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