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2019-02-20 17:05刘晓瑜张建华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学

刘晓瑜 张建华

(绍兴文理学院 医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医学已经成为临床的重要分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化检验设备的普及使得检验人员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保证结果的精准性上,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1].以此为导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2].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及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医学人文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互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方法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等[3].医学人文教育指在医学教育中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4-5].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包括心理查诊、患者伦理、法律权利的尊重、社会保障等[6].要求医务人员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站在患者角度根据其心理需求提供服务,同时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包括了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7].医学院校必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胜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8].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但鉴于众多因素,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被忽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也缺乏系统性与科学的评价机制.

相对而言,在医学类各专业中,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多一些.而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手工与半自动检验方法逐步被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检验系统所替代.由于医学检验呈现出的这种自动化、分子化、床边化、标准化、信息化、安全化和国际化等特点[8],大部分分析前阶段的标本采集送检由护理人员完成,医院检验科越来越像工厂的流水线,检验人员面对的是冰冷的设备、繁多的标本和枯燥的数据,接触患者机会相对少,遗忘了以“同情、关怀、安慰”为己任的使命,丧失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9].

2018 年教育部高校教指委编写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指出“本专业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提出了8 条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包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受检者的隐私和人格、尊重受检者个人信仰、尊重同事、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等,明确将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列入必修科目[10].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是未来临床检验队伍的后备力量,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如强调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责任感、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关爱病人、解除病痛、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医生职责教育等[11].如何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使之渗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2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从2006 年开始进行四年制本科教育,2013 年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和培养目标进行了改革,医学检验专业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十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从很多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培养有温度的医学生”这一目标.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文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文课程设置是确保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将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单独列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等,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中将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列在首位,强调“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受检者的隐私和人格.尊重同事,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观念.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西方人文医学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文医学课程在医学院校总课程中的比例普遍提高,如美国占20%、法国占26%、英国占13%[3].我们国家人文医学教育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12],现在除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等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重视和开发了相关课程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发展史、艺术鉴赏及美学概论等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13].这些人文医学课程往往边缘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重点大多倾向于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避免医疗纠纷,忽视了医学人文的核心价值内涵[14].鉴于此,我校2018 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9 学分,占总学分的29.16%,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与健康”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人文社科和公共艺术类等选修课程.增设第二课堂4 学分,其中公益活动至少0.5学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增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医学史”等课程,帮助学生在接触专业之初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在专业拓展课程中开设“医患沟通”“卫生法学”“实验室整合诊断课程”等,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注重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树立学生检验与临床沟通的理念,培养学生在临床思维中注重人文关怀.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不是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的单独学科,更不是空洞的说教.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我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5].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在教学过程中将对患者的关爱、临床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人文关怀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集体学习、专业培训等方式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反馈总结中充分激发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同和思考,调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积极加入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点的人文教育元素.

2.3 改变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并举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通常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点改变教学模式,引入PBL、CBL、TBL 等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在专业课程中通过案例分析、临床见习等,加强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角色互换、站在病人角度看待问题,如何向病人解释检验结果、如何化解病人的不满情绪、如何通过沟通获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如何在检验过程中与临床医生沟通,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检验结果的解释和临床咨询等.例如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检验数据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使学生了解检验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16].

2.4 注重课程思政,开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

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重在梳理并挖掘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并将其有效融入医学专业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专业知识讲授与政治思想引领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7].思政元素中也包括了医德医风、人文关怀等方面教育,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这些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医学院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协同育人、全面育人的新格局,即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医学专业课、医学基础课一起发力,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18].我校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并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得到切实体现.目前“医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两门课程被列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5 临床实践环节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临床见习与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加强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涵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临床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学生实习初期通过医院的集体培训和细化考核标准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人文素养,同时在各个科室轮转时结合每个科室的特点和特殊要求进行二次培训,强化学生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第三,在学生实习检查和操作考试中重视人文素质的体现,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第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参观中心血站、医院志工等活动增加学生对患者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敬畏[7,19].

3 问题与展望

医学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同时注重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全面体现医学的本质属性[20].在专业教育中通过多种措施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交叉渗透,实现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和医学人文的回归[21],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尽管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教育理念陈旧,认识不到位;(2)缺乏医学与人文渗透融合的师资力量;(3)缺乏适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4)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11].其中,理论课教师与临床实践环节带教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现状是当前最大的障碍,我们将采取多种举措,包括集中学习讨论、示范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校际交流访问等途径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全体教职人员理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融合,最终显著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德能兼修的医学检验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医学的进步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