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

2019-02-20 22:18刘碧云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缝隙量表效率

刘碧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采用常规护理法和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其中,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n=20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00)采取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08:92,患者平均年龄为(62.36±5.32)岁,患者病程为(6.36±2.78)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10:90,患者平均年龄为(63.25±4.87)岁,患者病程为(6.28±2.54)年。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不配合患者;(2)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常规监测,定期提醒患者返院接受复查,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对该组进行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1)家庭随访: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相关生活状态进行有效评价,通过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情况,根据患者每日摄入盐量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要求患者在家中自行护理时严格记录每日运动情况、摄入盐含量以及饮食情况等。在家庭随访中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使患者充分了解相关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饮食计划,提高患者每日纤维、蛋白、维生素摄入量,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异常情况患者,需要提醒患者立即就医。(2)电话随访: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一般包括询问患者用药情况、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并对患者内心疑惑进行有效解答,提醒患者相关注意事项。(3)门诊随访:通过定期开展相关门诊座谈活动,安排专科医生进行坐诊,对患者进行复查,并监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督促患者复查[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1)护理效率:显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护理依从度高,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依从度较高,症状得到控制;无效:上述无改善。(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Mean±SD)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率为96.00%(192/200)。其中,显效97例、有效95例、无效8例;对比组患者护理效率为85.50%(171/200)。其中,显效73例、有效98例、无效29例。两组比较有差异(χ2=10.852,P=0.004)。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评分为(62.36±6.85)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评分为(90.85±3.75)分;对比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评分为(61.89±6.71)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评分为(81.02±1.85)分。两组比较有差异(t=12.472,P=0.007)。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是内科常见病之一,该疾病主要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引发心肌损伤,从而造成患者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心力衰竭。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

为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率,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系统的护理模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率。该护理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患者出院后的各种信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得到持续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在本次研究中,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患者护理效率、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护理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结果与刘湘兰[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临床上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效率,使患者得到人性化护理。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缝隙量表效率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雨的缝隙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空中翱翔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