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龙丰优826的选育与应用

2019-02-20 00:43陈韦韦邓国富戴高兴周维永梁海福梁世荣陈仁天陈荣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感光杂交稻父本

陈韦韦,邓国富,戴高兴,周维永,周 萌,梁海福,梁世荣,陈仁天,陈荣林

(1.广西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广西水稻优质化育种研究人才小高地,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华南双季稻区是我国水稻最佳生态区之一,在水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该生态区昼夜温差大,晚季温度由高变低、日照由长变短、中后期温度下降缓慢,适宜水稻生长的时间长[2]。由于对光温的高效利用,与感温型水稻相比,(弱)感光型水稻在华南稻区晚季种植时往往能对低温或寒露风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保持相对长而稳定的营养生长期,最终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的特点[3]。因此,水稻育种家们致力于高效优良感光型水稻组合的培育,其中,选育出的博优998、秋优998等杂交稻组合曾有近7万hm2的年种植面积[4]。但是,由于增产潜力不足、品种间多样性差、稻米外观品质不好等因素,博优和秋优系列当家感光型杂交水稻品种已逐渐退出市场[5]。目前具有综合性状良好的(弱)感光晚籼组合相对缺乏,生产上急需选育和推广增产潜力好、广适性强、米质优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6]。

龙丰优82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三系籼稻不育系龙丰A[7]与自育强优势恢复系桂826组配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2017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7020。该组合株叶型较紧束、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饭适口性好,米质指标达部颁优质2级。龙丰优826的选育,不仅能丰富桂南晚稻品种种植选择,同时能为水稻增产增收创造更大效益。

1 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来源

母本龙丰A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软米型优质不育系,株叶型好、分蘖力强、不育度高、配组杂种优势强,其稻米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6%,2013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

1.2 恢复系桂826的选育

2008年晚季,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用来自国际水稻所的P1422作母本,与恢复高代中间材料(IR36/合浦野生稻//IR2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次年早季,以其杂种F1作母本再与桂582(桂99//Calotoc/02428)进行复交,后代进行自交,采用系谱法,经过9代育成的新强优势恢复系,命名桂826(图1)。

1.3 龙丰优826的选育

2013年早季,从P1422/(IR36/合浦野生稻//IR24)//桂582的F8株系中选出5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分别与自育成的软米型优质不育系龙丰A进行配组测交,F1后代整齐一致,粒长穗大,结实率高,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杂种优势强。2014年早季用父本桂826与龙丰A进行复测并进行小面积试制,同年晚季观察F1, 群体表现整齐一致,杂种优势突出,熟期适中,组合定名为龙丰优826。2015年、2016年推荐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感光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7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2017020号)。

图1 恢复系桂826选育过程Fig.1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restorer line Gui 826

2 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

2013年晚季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内大区品比试验,比对照博优253增产7.2%,2014年晚造继续参试,龙丰优826平均产量7.92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7.5%。

2.2 广西桂南稻作区感光组区域试验

2015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感光组区域初试,6个试点平均产量7.73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7.95%;2016年续试,6个试点平均产量7.91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57%(表1);2年试验平均产量7.82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76%,增产点比例91.7%;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5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4.85%,增产点比例75%(表2)。

表1 2015-2016年龙丰优826在区域试验中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Table 1 Growth period and yield of Longfengyou 826 in regional tests in 2015 and 2016

表2 龙丰优826在生产试验中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2016年)Table 2 Growth period and yield of Longfengyou 826 in production test in 2016

2.3 试种及示范种植

2015-2018年龙丰优826在广西玉林市、贵港市试种结果表明,龙丰优826平均产量7.98 t/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24%。2018年11月,在广西区贵港市贵港去八塘镇旧八塘村百亩高产示范种植,农业部组织专家现场随机选取代表性田块实割实收测产,龙丰优826折干谷产量达10.37 t/hm2,达到华南感光型晚稻超级稻品种的产量(9.9 t/hm2)指标要求。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主要农艺性状

龙丰优826属于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适宜桂南晚稻种植,株高125 cm左右,全生育期115 d左右,比对照博优253短2 d,有效穗数270万/hm2左右,穗长25 cm左右,每穗粒数约17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4 g左右,叶片和叶鞘绿色,柱头、稃尖均为白色,剑叶宽大、挺直,分蘖力中等,株叶型较紧束,后期转色好,颖壳秆黄色,无芒,谷粒长9.32 mm,谷粒宽2.50 mm,谷粒长宽比3.7。

3.2 稻米品质

2016年,龙丰优826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整精米率62.7%,长宽比3.0,垩白米率13%,垩白度1.5%,透明度1级,碱消值6.9级,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6%,米质指标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2级。

3.3 抗性指标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 年(2015-2016年)对龙丰优826抗性鉴定结果为:苗叶瘟2~4级,穗瘟损失率2.8%~20.4%,损失率最高级3~7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0~5.8;白叶枯病Ⅳ型7级,Ⅴ型9级,感~高感白叶枯病。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龙丰优826在桂南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7月上旬播种,秧龄20~25 d。播种量控制在140.0~210.0 kg/hm2,大田用种量20.0 kg/hm2左右,作双季机插秧种植,大田用种量控制在23.0~25.0 kg/hm2。

4.2 插足基苗,合理密植

3叶左右抛栽或5叶左右秧龄移栽;高肥力田块,栽插规格控制在20.0 cm×16.5 cm或20.0 cm×20.0 cm;低肥力田块适当缩小间距,栽插规格宜控制在20.0 cm×13.2 cm。

4.3 合理施肥,科学水分管理

保证底肥充足、早施分蘖肥及除草剂、幼穗分化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穗肥。晒田回水后看苗补肥,颜色褪去较深田块可补施尿素和钾肥各75 kg/hm2。薄水抛栽、浅水分蘖,抛后15~20 d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交替,切忌后期过早断水。

4.4 病虫草鼠害防治

在播种时用防虫网盖秧,华南晚造温度偏高,注意及时通风散热,揭网喷药后再移栽。苗期主要预防稻飞虱引起的南方黑条矮缩病,移栽后立即撒放茶树枯或杀螺药,预防福寿螺,后期重点防治螟虫及白叶枯病。如遇台风,过后应及时打药防治细菌类病害。黄熟期注意防治褐飞虱。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错期播种,确保花期相遇

根据父母本播始历期,合理安排盛花期相遇。父本桂826可分2期播种,2期父本相隔1.5~2.0叶(晚稻4~6 d)为宜,母本龙丰A用种量23.0~30.0 kg/hm2,使用561型育秧盘约1 000张。

5.2 合理安排父母本行比

龙丰A柱头外露好,柱头发达,接受花粉能力强;父本桂826分蘖力适中,穗大粒长,花粉量大,花期长。适当提高行比有助于提高结实率,父母本行比在2∶14~16为宜。

5.3 “九二〇”用法用量

龙丰A对“九二〇”敏感,包颈程度低,一般情况下,150~180 g/hm2可完全解除包颈。“九二〇”以母本抽穗20%左右开始喷施为最佳,分3 d连续喷施,低温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用量。

5.4 及时赶粉,除杂保纯,及时收割

晴朗天气下,龙丰A在上午8∶00前后开始开花,9∶00-10∶15为开花高峰期,午前花占日开花数的85.0%,与恢复系桂826基本同时进入开花高峰期,每天赶粉至少3次,建议人工竹竿赶粉。据多年多点制种试验观察,龙丰A灌浆成熟速度相对较快,人工辅助授粉后应及时排水,收获前组织验收除杂,制种成熟80%左右时收割,防止过熟降低种子发芽力率。

猜你喜欢
感光杂交稻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感光食物,吃了会变黑?
林希之:中国感光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一种光线方向传感器和采用该传感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