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榆林马铃薯产业发展

2019-02-21 01:16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深加工

高 洁

1 发展现状

1.1 主要加工产品 榆林市是陕西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不管是种植规模还是产量都排在前列,但是在深加工方面却比较落后,产品加工水平较低,商品化程度不高,加工效益相对较低。目前,榆林市80%以上马铃薯用途都是作为蔬菜和种薯等使用,全年加工马铃薯总量只占全年总产量的11.3%。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以薯条、薯片、淀粉等居多。初级加工产业链日益成熟和完善,但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经济价值较低。

1.2 技术研发与推广 榆林市马铃薯研究所在加工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科研资源,在马铃薯油炸技术、质量控制、净菜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马铃薯生产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全市引进100余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的马铃薯良种,如紫花白(克新1号)、布尔班克、费乌瑞它、夏波蒂及陇薯7号等,有效解决了榆林市马铃薯种类单一、老化以及退化等问题,为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积极研发并推广种薯脱毒技术,打造市县乡“三年三级”脱毒种薯繁供系统,持续扩大全市马铃薯良种面积。据调查,2018年,榆林市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51.8%,增产率高达30%左右。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政府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榆林市政府就将马铃薯列为区域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近年来,榆林市、县(区)政府积极筹办“马铃薯文化节”“马铃薯赏花节”等活动,为宣传和推广榆林马铃薯品牌创造了良好条件。

2.2 企业 龙头企业在榆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榆林市共有马铃薯龙头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8家,大型淀粉、全粉加工企业4家。全市共建立了3个马铃薯加工基地。系列化精深加工不断拓展,加工转化率达到30%左右。

2.3 协会与合作社 行业协会可以为生产者、政府、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有助于形成有序、协调的产业发展环境。当前,榆林市马铃薯加工企业缺乏有序竞争,大多数企业各自为战,企业之间沟通较少,加工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产业协会、合作社的作用。从当前榆林马铃薯合作社经营情况来看,大多数主要以马铃薯种植、销售为主,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少。

3 发展建议

3.1 弱化干预,强化服务 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低,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榆林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政府的集中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背后离不开行政干预的作用。当榆林市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政府要适当减少主动干预,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在促进市场公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引导产业集群内部协作 榆林市马铃薯加工产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要引导产业升级,这样才能规避马铃薯加工产业消耗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上,杜绝低价竞争的发生。

3.3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在交通、地理和市场环境较好的地区成立马铃薯产品销售市场。成立马铃薯产业化协作和加工行业协会。建立马铃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提供产销信息。培育和扶持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发展,提高马铃薯深加工水平和电子商务运营水平。加强马铃薯包装、贮藏、运输、质量控制与追溯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各大农产品推介会、博览会上多作宣传推广,拓展榆林马铃薯产品内需市场。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深加工
榆林感怀
走榆林
叶锐仙作品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榆林抿尖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