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探析
——以山西朔州峙峪村为例

2019-02-21 03:42徐凤秀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遗址乡村振兴

□徐凤秀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三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历来被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上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年来,党中央、各省市又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乡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保障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农村发展状况不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此次以峙峪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首要原因是因为峙峪村历史悠久,在朔州是典型的传统古村落,有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峙峪遗址;其次,峙峪村也曾是朔城区制瓷的重要产地,峙峪煤矿亦闻名一时。虽然峙峪村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但在当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影响下,峙峪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1 峙峪村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状况

峙峪村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北部,黑驼山东麓,是洪涛山市区段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修复地段。桑干河上游的支流绕村曲折东流,村西、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东面是广阔的桑干河平原,该村距离朔州市区约10公里,交通便利。当时,峙峪河与小泉沟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形成一座岛状小山丘,峙峪遗址就坐落于此。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峙峪村煤炭、坩土等优质的天然资源。峙峪村遥远的历史早已烟消云散,幸有这处遗址留下了它原有的风貌。

峙峪村是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下团堡乡辖区的一个行政村,现统计,总人口4 970人(其中:在册人口3 0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1 500人,外来暂住人口470人)。峙峪人口众多,村落壮大,得益于独特的自然资源——煤炭和坩土。作为峙峪村现当代发展的主要能源,它们促进了峙峪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催生了峙峪村两大支柱产业——陶瓷业与煤炭业。

1.1 陶瓷业

陶瓷制造业离不开坩土、煤炭和水资源,峙峪村这些资源储量丰富,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据考证,峙峪村制瓷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在瓷窑遗址发现很多宋辽时期的瓷制品,元明之后峙峪陶瓷厂成为朔州生产陶瓷的主要场所。到1936年,峙峪村瓷窑数量已发展到21座。[1]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卖坩子土(又称黏土)、下煤窑和开瓷窑。由于峙峪黏土优质,利于加工生产,红褐色黏土与瓷器颜色契合,生产瓷器不用引釉,是纯天然制瓷优质原料。当时,村里有包钢粘土矿、朔城区峙峪煤矿、瓷窑、周围有朔城区瓷厂等众多乡镇企业。在这些厂矿中,包钢粘土矿选用坩子土生产耐火性材料,西安高压电瓷厂生产高压电瓷瓶绝缘品,峙峪村个体瓷窑生产瓷制品,如瓮、盔、瓷碗、小水壶、烟灰缸等,其生产原料都离不开黏土。正是由于煤炭和坩子土等矿产资源,聪明的“猎马人”很早就学会用勤劳的双手打造自己的美丽家园。旧瓷窑遍布后梁上,峙峪人烧制的瓷器远销国内外,从刚开始烧制的瓮、盔,到笨碗、碟子、烟灰缸,再到比较精美且具有收藏价值的毛泽东头像,都是峙峪人辛勤劳动的结晶。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和地方资源配置不均等现实原因,致使峙峪瓷窑日渐式微。

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技术的发展,很多现代瓷厂的兴起,峙峪人老一辈制瓷工人纷纷改行转业。一些瓮、盔、壶等比较有代表性的陶瓷产品随着人们使用率的下滑逐渐走向没落,各个瓷窑相继倒闭,种种现实因素导致制瓷技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如今,行走在峙峪旧村居民住宅周围,当年做出的成品瓮、盔、瓷盆等依旧随处可见,见证了峙峪村制瓷业昔日的辉煌。

1.2 煤炭业

煤炭开采方式从人工开挖、打洞人背,到人畜与小推车合力运作,再到全机械化开采,采煤技术也趋于完善。到21世纪初,峙峪村煤矿空前鼎盛,村中70%的劳动力在煤矿上班,村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也引来了很多外地人来此居住打工。当时,在村中主要街道处有五六家饭店,五六家小卖部,还有几家南方来的商贩。那个时候的峙峪村,堪比小型城市繁华,常听朔城区人民讲“一出西门,谁人不知峙峪”。

近几年随着周边煤矿纷纷合并重组,峙峪煤矿也积极响应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能源综合改革,转变“一煤独大”的发展思路,改变以往不合理开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减少对煤炭产业的经济依赖,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

2 村落发展中的瓶颈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峙峪村也是如此,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迫于三方面的压力:

2.1 公共空间的不合理利用

21世纪初,由于村落整体规划不当,对村落公共空间未能合理利用,集中表现在后梁上,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部分峙峪村民转变生产模式,在峙峪遗址周围圈地发展家庭养殖业,由于农户粗放经营,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大量污水不合理排放,对遗址周围原有地形地貌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企业对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致使遗址周围沟壑纵横,部分地面塌陷,水土流失严重,原始遗址风貌不复完整。

由于峙峪村落整体性南移,居民住宅和村委办公点搬迁至村南,村落旧的公共文化空间职能随之丧失,突出表现在戏台的荒废和无序利用,如迁移后戏台的演剧活动彻底消失,部分村民在此处堆放杂物。

2.2 “空心化”加剧人力资源流失

随着煤炭行业的整治,乡村经济基础被削弱,很多村民失业被迫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峙峪村人力资源流失,加剧了村落“空心化”。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化加剧,为了子女教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大多数年轻父母人也选择在市里购房居住,甚至有人一度认为脱离农村就是脱离贫困。目前,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村中的常住居民,中老年成为农业生产的单一主力,种地成本高,收成较少。这种乡村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人口流动性的加强,使原来代代相传的生活模式被打破。

2.3 传统文化缺失导致村民娱乐活动单一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村落最为宝贵的生态资源,是建设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产业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下,受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地方传统文艺逐渐消失,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使民俗文化濒于消亡。峙峪村的踢鼓秧歌曾名震一方,近年来随着老一辈人年纪的增长,行动不便,而年轻人没能及时捡起这份才艺,当初扮演“小生”“花旦”的年轻人现在已是年过五旬,年轻人迫于生计压力,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有心无力,导致民俗传承中断。

3 乡村振兴中推动村落的发展思路

习近平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特有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俗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举措。将当地固有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商机。健康积极的民俗活动是地方文化的突出展现,是促使地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优秀的民俗文化总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获得良好的收益。汲取其他地区开发乡土文化的宝贵经验。打造峙峪民俗文化村,建立一种综合体验式的旅游模式,是峙峪可借鉴的发展思路。针对峙峪村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现状,笔者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特色产业的开发等方面对峙峪村的发展路径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期对该村的发展有所助益。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1.1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是书写朔州地区的文化瑰宝,它是流传在朔州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20世纪90年代的峙峪踢鼓秧歌也曾辉煌一时,由优秀的老一辈文艺爱好者组织,每年的元宵节,朔城区政府组织各地文艺展演,峙峪村踢鼓秧歌多次进入前三甲,独树一帜。由此证明,地方能人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是促成专业村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地方文化传播的载体。近年来随着老一辈艺人年纪增长,行动不便,年轻人没能及时传承这一民间歌舞,导致表演中断。当初扮演“小生”“花旦”的年轻人现在已是年过五旬,抱着对这份文艺的热爱,他们成立各种各样的“秧歌队”“舞蹈队”。2019年春节,在村民提倡,村主任的组建下,一支尚不成熟的踢鼓秧歌队已经形成,相信不久便可重现当初峙峪踢鼓秧歌的风姿,希望村中年轻人积极响应起来,把老一辈的文艺发扬好,把峙峪文化介绍出去,使这种民间文艺在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发挥其强大的凝聚作用。

3.1.2 传统手工技艺

发展民俗特色产业,要以传统村落的建筑为主体,与民间歌舞、戏曲庙会、传统工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作为亮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向前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众智慧的结晶,是由民众千百年来各种生活生产经验所得,是历史自然传承的结果,这种民间文化代表着当地文化特色。峙峪剪纸、荆编、手工布艺等传统的技艺,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可以制成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进行展示和销售。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在冬夏闲暇之余,从事荆编作为副业,只为熟人编制送礼,不以其赚钱养家,这样把一些荆编的技术传给了稍年轻的村中媳妇,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制作;精美的窗花剪纸、灵巧的老虎娃娃,这些独特的传统工艺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手工艺人的热情教学,吸引游人参与其中,共享乐趣。

3.2 公共空间的整合利用

现阶段,非遗和古遗址开发等民俗文化能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是因为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能综合当地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文化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更能良好运行。民俗博物馆,就是建设固定场所以影像、实物、雕塑等多种形式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对峙峪村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二万八千年的峙峪遗址作为旅游景点加以开发,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发扬当地标志性文化,还原“猎马人”[2]旧石器时代的真实生活,同时适应当下时代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寻求自我文化个性的需要。呼吁更多的相关部门和有志人士关注峙峪遗址文化,挖掘其内在魅力。目前,朔州市相关部门已出台各种保护政策,对峙峪遗址开发做出一系列发展指示,但遗址的开发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关部门和村民的全力配合,投资改建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对村中其他公共空间可加以整合,合理集中利用。村中戏院或作为娱乐场所加以整修,或作为村民秋收场面使用,因地制宜,物尽其用。

3.3 特色产业的开发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就是加快培育农村生态产业,它是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在市场上优势显著,能营造良好的品牌优势和技术、成本优势。后沟荒野丛生,村中的养殖业大户要善于运用地区优势,发展现代养殖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科技改良,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做好市场对接,促进产业的正规发展,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真正做到惠民,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只有将传统的农业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加快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因势利导,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合理开发乡村民俗文化,让其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2018年朔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峙峪村“文明村”称号,这是对峙峪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支、村两委只有善于挖掘峙峪传统村落文化,把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助推器”,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腾飞。

4 结语

峙峪古村落蕴含深厚文化,千百年来这里广聚人气,英才辈出。峙峪遗址书写着峙峪悠久文明的历史,党家庙始终如一守护在黑驼山脚下,峙峪大秧歌和踢鼓秧歌也在展示着属于峙峪人独特的风格气质,新农村建设适应了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是峙峪历史传承的见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只要抓住机遇,峙峪村定然将重新焕发它的光彩。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遗址乡村振兴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