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板蓝根、连翘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2019-02-21 06:43樊国燕李慧娟王晓琳张立恒
现代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樊国燕,李慧娟,黄 慧,王晓琳,张立恒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所发生的以血管渗出为中心的防御性反应,也是动物和人类疾病中最常见而又十分复杂的病理现象[1]。任何能够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各种理化因素均可成为炎症产生的原因,称为致炎因子。炎症在某些情况下是潜在有害的,它是一些疾病的发病基础。因此,在临床上常使用一些非甾体类药物和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炎。但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一定损害。随着中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一些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中药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较多,本文选取金银花、板蓝根、连翘三种常用中药,就其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抗炎作用研究

1.1 金银花抗炎作用研究

金银花(学名:LonicerajaponicaThunb.)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价值广泛,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等作用。金银花临床应用广泛,如金银花藤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

对金银花抗炎作用的研究,目前以研究其提取物的抗炎作用为多,目的是为了寻找其有效成分。简雷等[2]利用金银花提取物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金银花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出现小鼠挠鼻、喷嚏及流涕的情况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减轻,小鼠鼻中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明显变化,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表达均有所变化。研究者对金银花的抗炎机制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调控卵清蛋白(OVA)致敏的小鼠炎性因子的表达,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具有免疫调节作用[2]。李畅等[3]采用金银花颗粒对兔耳痤疮模型核因子κB(NF- κB)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同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下降明显,兔耳组织NF-κB p65、IKK-α、IKK-β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从信号传导的角度,对各种炎症因子产生的机理以及金银花颗粒的抗炎机制进行了解释。

金银花复方制剂的研究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王芳等[4]利用复方蜂胶金银花提取物对炎症大鼠和小鼠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复方蜂胶金银花提取物对炎症大鼠和小鼠均具有抗炎作用。该研究从大鼠足趾肿胀率和小鼠耳廓肿胀率两个指标进行了表观观察,说明复方蜂胶金银花提取物确实具有消除肿胀的作用,但没有进一步从机制方面加以验证解释。黄开远等[5]利用自制的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对内毒素( LPS ) 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 7)作为炎症模型,选择炎症因子TNF-α、IL-6为指标,观察其在细胞水平的抗炎抗菌作用,Western blot 分析TNF-α、IL-6 的表达结果表明,外洗液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LPS诱导RAW264. 7 细胞产生的TNF-α、IL-6均有抑制作用。提示复方制剂的抗炎效应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并从炎症因子的角度对复方金银花外洗液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解释。

金银花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动物生产过程中的多种致病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预防和治疗动物的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等症均有很好的效果。冷玉霞等[6]利用金银花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羊的结膜角膜炎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缺乏对其机理的研究。

1.2 板蓝根抗炎作用研究

板蓝根(学名:IsatisindigoticaFort.),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主要产于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其功效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临床使用广泛,如板蓝根颗粒为家庭必备。

对板蓝根抗炎机制的研究,赵泽军等[7]利用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可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足肿胀度以及气囊滑膜炎总蛋白、白三烯B4( LTB4) 及丙二醛( MDA) 的水平,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且不同生态型板蓝根之间抗炎作用无明显差异,其抗炎机制主要是提高γ-干扰素( IFN-γ) 、白介素-4( IL-4) 的水平。刘洋等[8]首次采用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80例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研究发现,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明显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提高治疗效果。为开发利用板蓝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了依据。

对板蓝根有效提取物抗炎作用的研究,马毅敏等[9]采用MTT法对板蓝根对RAW264.7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对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 细胞释放TNF-α 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检测,对板蓝根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板蓝根的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抗炎、镇痛活性,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相同;板蓝根70%乙醇提取物在抗炎活性上有较强的作用。马毅敏等[9]认为,板蓝根提取物的抗炎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炎性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及TNF-α 释放有关,对其抗炎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

板蓝根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多,于文会[10]报道了用板蓝根微粉防治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的情况。王惠娟[11]对利用板蓝根颗粒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进行了报道,认为板蓝根颗粒可以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降低死亡率,提高免疫力。黄慧[12]对利用板蓝根微粉防治雏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报道,认为板蓝根微粉、超微粉体外抑菌和体内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均有较好效果,但超微粉效果要优于普通微粉。板蓝根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多集中在抗病毒、抗菌等方面,其抗炎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

1.3 连翘抗炎作用研究

连翘(学名:Forsythiasuspensa),以果实入药。作为传统常用中药,连翘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功效。临床可用于急性肾炎、紫癜病、肺脓肿等疾病的治疗。

对连翘的抗炎作用,夏丽等[13]对连翘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对LPS 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NO 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分离提取的部分化合物对LPS诱导RAW 264.7 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效应。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 会释放出大量的炎性因子NO,夏丽等[13]从抑制炎性因子NO释放的角度,证实了连翘化学成分的抗炎作用。汤韵秋等[14]研究发现,连翘脂素低、中、高各浓度均可以抑制LPS 诱导RAW264.7 细胞产生的致炎因子NO、TNF-α 和 IL-6 表达上调,且浓度依赖关系良好,说明连翘脂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NO、TNF-α 和 IL-6 释放有关,其抗炎机制与抑制iNOS、COX-2 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从有关酶合成表达的角度解释了连翘脂素的抗炎机理。同时,与地塞米松相比较,连翘脂素的抗炎效果良好。

连翘与激素类药物在抗炎方面的比较,范慧婕[15]采用荆芥连翘汤对DNCB 诱导的慢性湿疹小鼠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荆芥连翘汤减轻模型小鼠耳廓肿胀度,改善皮肤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病变程度,发现模型小鼠血清IL-1α、IL-1β、IL-2、IL-4、IL-6、TNF-α 表达均有所增高,认为荆芥连翘汤可减轻炎症反应,起到抗炎作用。研究者还与激素类药物进行了比较,发现使用类固醇激素皮炎平组的小鼠,其炎症反应虽然有较大改善,但其脾脏/体重比及脾脏CD4+/CD8+比值降低较为明显,说明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抑制。而采用荆芥连翘汤治疗组的小鼠同模型组相比,CD4+/CD8+比值虽有降低,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可见荆芥连翘汤与激素类抗炎药物在减少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连翘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程广东等[16]应用连翘酯苷A对内毒素致鸡脾淋巴细胞白介素-1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途径抑制LPS诱导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发挥抗炎功能。张金武[17]采用金银花与连翘配伍使用, 治疗绵羊、猪等动物的风热感冒、热邪犯肺、流行性感冒等病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 中药抗炎作用研究方向

2.1 中药抗炎药物有效成分研究

随着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进步,对中药的作用机理已进入到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阶段。人们对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的有效成分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夏丽[13]从连翘干燥果实中分离得到8 个二萜类化合物,有5个为首次分离得到,还首次报道了其中3个二萜类成分的抗炎活性。可以肯定的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及中药标准化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中药材全成分综合性作用的发挥,也是得到公认的。所以,在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考虑其综合效应。

2.2 中药抗炎药物联合应用研究

临床上中药的应用多以方剂居多,说明中药的药效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且其疗效往往超过中药单独使用。在前述研究中,中药之间的联合应用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复方蜂胶金银花提取物[4]、荆芥连翘汤[15]等在抗炎作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与实验研究对成方的联合用药进行应用研究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不同药物之间的药效组成新的配方,进而扩大中药的研究应用,应该是一个新的途径。

2.3 中药抗炎药物的作用机理

药物的作用机理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是解释药物为什么能够发挥治疗作用的原理。前述研究均对抗炎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多数研究认为其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汤韵秋等[14]还得出连翘的抗炎机制与蛋白及mRNA 的表达有关的结论。与化药相比,中药方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为中药发挥的是一个综合效应,其有效成分多而复杂,为使中药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加大对其机理的研究。

3 展望

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卫生保健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学药物很多,但这些药物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机体有一定的危害,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还可能危及人类健康。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其抗炎作用效果已得到学者的研究证实。但目前多集中于有效成分提取与应用效果及简单的联合应用研究,对抗炎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综合作用、新剂型研发及不良反应等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因此,应加强抗炎中药有效成分、作用机理、规范化、标准化等研究,不断开发抗炎中药新剂型,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金银花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夏日良药金银花
旱地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