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教学的“魂”

2019-02-21 06:55广州市骏景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意识生命语文

文/广州市骏景中学

苏 勤

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把生命意识与阅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在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的基础上,有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丰富的情感和庄严的胸襟,超越自我,将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一、通过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寻找支撑点

1.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通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学习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如在赏析品味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时,可结合她在文中的叙述:“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的树正在飘絮,“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在漫不经心、司空见惯的态度中,作者“渐渐地”“吃惊”起来,那些树“整个下午”“整个晚上”,都“漫天”地飞絮,吸引得她不由自主地第二天又去看它们,“情形完全一样”,因此她“诧异和震撼”,来引导学生注意到近在咫尺的生命,从而认识生命。试想我们曾经为一朵花的枯萎而伤心,为一只昆虫的折翅而悲怜,更何况是人的生命呢?连法国哲学家史怀泽也在他的《敬畏生命》里面首倡敬畏生命,人的个体生命、人的生命价值具有先验性,是一切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其他的人生价值。当然,其它如《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等课文也都是以此为主题的。

2.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欣赏自己

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有血肉、有大脑;有情感,会思考。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存在的意义,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白“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对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通过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我们可以感受到海伦以超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跨越了生命的一道道沟坎,莎莉文老师则用博大而深沉的师爱改变了海伦的生命轨迹。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光明有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更温暖。因为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才会产生发自灵魂的爱。

同时,在朝夕相处中,教师也可通过适时的称赞,利用课文中的内容随时进行“自我欣赏”的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质,学会欣赏自己,建立自信的人生观。这一切,可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开始。如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之间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把握学生知识的生成点,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如生生关系的和谐。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故我们可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合作,辅以讨论、探究和互动的学习方式,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现行教学体制特别是应试教学的弊病就是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和学习的机器,而不把他们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与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1.开讲座,传授生命知识。通过开设文学讲座,把文学讲座和生命意识结合起来,将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命观,或在小说等文学形式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作为讲座的内容向全体学生讲解,使学生了解作家对生命问题的看法和思想动态。另外,也可通过举办主题班会、主题校会、校园书市等来实施。

2.办专刊,写出对生命的感悟。随着生命意识的逐步渗透,学生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也逐步深入,想对生命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欲望也渐趋强烈,写作的情绪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此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作文结集,利用文学社期刊或班刊,把这些对生命的认识感悟理解予以发表,更能调动学生情绪,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生命意识必然增强。

3.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代语文教学讲究大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不仅仅可在课堂上完成,更可在课外的时间里进行。而关于生命问题正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组织学生走出去,去调查周边地区的物种情况,人民的生存情形,人们对于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寻找闪光点

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本身的职能,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职责,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把教育真正当成人的教育,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如何用语文提升生命的质量,使学生成长为一个个有着丰富生命层面的、立体的人呢?

1.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这话说得十分乐观,正视现实,却又坚持理想,力求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来。事实上,在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也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这一生命宣言,如果我们能够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让学生越来越善良,感情越来越丰富,甚至可以有魅力地流泪,引导学生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教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思考与明确的表达,并懂得思考是智慧的开端,表达是沟通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热情能够使人永远年轻,充满朝气,而理性也能够让人走向成熟;引导学生用热情去拥抱生活,用理性去思考生活;教育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可贵,理解竞争意识的重要;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四海一家的观念,能关心每一个地球人;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关心认识弱势群族,学习调和小生命与大生命……

2.锻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了分量,也才能经得起敲打。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哪一篇不是作者丰富的生命积淀?哪一篇不是作者醇厚生命的再现?用心学习这些作品,锻造生命的厚度,才算是不辜负语文,不亏待生命。如在学习《生命 生命》一课时,同学们就围绕“课文中三个事例按什么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认为:三个事例按生命的价值由小到大排列,虽然小虫子、香瓜子的生命价值小,但它们的生之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另外一些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作者是按三个事例所蕴涵的意思排列的,三个事例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惜生命,表达了作者要好好地使用生命的思想;还有一些同学认为,三个事例是按作者的思考逐步深入排列的,小昆虫自我珍惜生命,瓜苗生命力强大,人有了生命意识,感觉生命,严肃思考人生,既然小昆虫、小瓜苗都如此珍爱生命,何况人?表达了作者希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价值的思想,等等。同学们都据理力争,言之凿凿,在争论中逐步理解了感受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严肃对待人生的道理。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限制,才能超越自己的限制;让学生尊重自己的心灵,不盲从、不媚俗、不拘泥于陋习陈言、不屈从于世俗成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独具个性的心灵品位……

3.发掘生命的深度。任何一种生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才能得以长存。人的生命尤其如此,若是没有深度,是很难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的。而语文,正为我们提供了在平凡的日子里领略不平凡的生活,思考不平凡的人生的一个平台。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怀对于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崇高的理想,胸怀祖国、民族甚至全人类;教育学生认识个人的生命是存在于整个时代之中的,个人对于时代既有权利和机遇,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确立好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位置;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悲哀不是生命的早殒和易逝,而是那些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教育学生懂得即使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灿烂”,也可“死若秋叶之静美”,活就要活得充实,死要死得有尊严;引导学生将个体生命置于茫茫宇宙之中,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借此促使德行的成长。

猜你喜欢
意识生命语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