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粱录》校勘札记(二)

2019-02-21 10:36阚海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四库二陈汤学海

阚海娟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宣传部,昆明 650111)

《梦粱录》是宋末元初的一部笔记小说,详实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即现在的杭州)的风俗山川、宫殿典祀等,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然古籍流传日久,鲁鱼亥豕殊难辨识,现存版本颇多错讹。笔者以张海鹏照旷阁《学津讨原》本(下称学津本)为底本,参校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下称知不足本)、丁申《武林掌故丛编》本(下称武林本)、《四库全书》本(下称四库本)、曹溶辑《学海类编》本(下称学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下称笔记本),不揣浅陋,撰成札记数条,以求正于方家。

《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腊月内,可盐猪羊等肉,或作腊犭巴法鱼之类,过夏皆无损坏。”

按:“腊犭巴”,据四库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改,学津本作“䐗犭巴”,学海本作“腊犯”,当作“腊犭巴”。“犭巴”,同“豝”,本义是猪,在此指腌制的肉干。《五音集韵》卷四《十七麻见二嘉佳》:“豝、犭巴,豕也。”查阅《汉语大字典》无“䐗”字,疑“䐗”为“腊”之讹。

宋代脯腊食品丰富,《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中有“獐犭巴”“鹿脯”“影戏算条”“红羊犭巴”“捶脯线条”“旋炙犭巴兒”“海腊”“野味腊”“白鱼干”“梅鱼干”“银鱼干”等食物名称。总体来说,“腊”“犭巴”“脯”“干”在共同的意义上来说均指肉干,它们都是古人储存新鲜肉禽鱼食材的方式。

四者的区别在于制作的方法略有不同。脯的制作方法是先腌、后煮,再晒干。明高濂《遵生八牋》卷十一《千里脯》:“牛羊猪肉皆可,精者一斤,浓酒二盏,淡醋一盏,白盐四钱(冬三钱),茴香、花椒末一钱,拌一宿,文武火煮令汁干,晒之。”[1]39另有《捶脯》记载,精肉晒半干和酒、水、花椒、莳萝、橘皮慢火煮干后碎捶,“捶脯”与“脯”的区别在于最后增加了捶碎的步骤。

腊的制作方法是先腌、后压,再晾干。《遵生八牋》卷十一《腊肉》:“肥嫩獖猪肉十斤,切作二十段,盐八两、酒二斤调均,猛力搙入肉中,令如绵软。大石压去水,晾十分干,以剩下所腌酒调糟涂肉上,以篾穿挂通风处。”[1]41《梦粱录》中所谓的“海腊”“野味腊”大概是以类似方法腌制保存的水产和野味。

犭巴的制作方法是先腌、后晒,再蒸熟。《遵生八牋》卷十一《算条巴子》:“猪肉精肥,各另切作三寸长,条如算子样,以砂糖、花椒末、宿砂末调和得所,拌匀、晒干、蒸熟。”[1]45“影戏算条”应该就是以类似方法腌制的肉干。鱼干的制作方法则是将新鲜鱼类腌制,充分晒干而成,现在仍在使用。

南宋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均十分喜爱脯腊食品,所以城市中有专门的“脯腊从食店”售卖生熟肉干、鱼干,各酒肆间亦有手持托盘担架之人,到饭店中叫卖。

二、萁豆—箕(萁)豆(声)

《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粘牙糖、萁豆,叫声鼎沸。”

按:“萁豆”,学津本作“萁豆声”,四库本作“箕豆声”,学海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箕豆”。疑当作“萁豆”。《说文》:“萁,豆茎也。从艸,其声。”《汉书·杨恽》:“种一顷豆,落而为萁。”“萁豆”在此当为豆子做成的零食点心一类的食品。《增补武林旧事》中已经记载南宋有专门的“萁豆”作坊,提供制作完备的成品,可供零售批发。《增补武林旧事》卷八《作坊》:“熟药圆散、生药片饮、麸面、团子、馒头、熬炕鹅鸭、熬炕猪羊、糖蜜枣儿、诸般糖、金橘团、灌肺、馓子、萁豆、印马、蚊烟。都民骄惰,凡买卖之物,多于作坊行贩已成之物,转求什一之利,或有贫而愿者,凡货物盘架之类,一切取办于作坊,至晚始以所直偿之,虽无分文之储,亦可糊口,此亦风俗之美也。”[2]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二十一《炒萁豆》记录了炒制萁豆的方法,用清酒糟和水浸泡豆子一夜,等到捞起水分略干之后,慢火缓炒,豆子受热膨胀之后,变得又大又脆。这说明萁豆可能是一种炒货零食。《说文》:“箕,簸箕也。”簸箕是用来扬皮去糠的圆形竹制工具,和食物相去甚远。“箕”與“萁”,形近而误。

三、扑卖—扑买

《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街市扑卖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兒,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按:扑卖,各本均作“扑买”,当作“扑卖”。“扑卖”,用赌博来出售物品的买卖方式。《梦粱录》卷十三《夜市》:“春冬扑卖玉栅小毬灯、奇巧玉栅屏风、销金裙段、背心段……夏秋多扑卖青纱、黄草帐子、挑金纱……诸般果子及四时景物,预行扑卖,以为赏心乐事之需耳。”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3]

“扑买”则是宋代的一种包税制度。宋代时,由官府核定酒、醋、渡口等税收额度,设立扑买坊场,承包给私人进行经营并定额缴纳税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四:“十一月辛未:知应天府王曾言:府民五户共扑买酒厂岁课三万余缗。”[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戊申,临安府节度推官史祺孙言:两浙扑买坊场一千三百三十四处,为净利钱约八十四万缗。今未卖者五百有奇,乞募进纳补官之家投买。从之。”[5]

四、小妹—小魅

《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自此入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按:“小妹”,学海本作“小魅”。当作“小妹”。钟馗、小妹、神鬼、判官,都是古人崇拜的驱逐疫鬼,祓除灾邪的神。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6]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二《记观宋牧仲书画》:“一钟馗小妹图,吴道子笔,妹卓剑于地,一鬼捧剑室旁侍,一鬼在前按板而歌。”[7]

五、门神户尉—门户神尉

《梦粱录》卷六《除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神户尉等神。”

按:门神户尉,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学海本均作“门户神尉”,据四库本改。门神,是新春贴在门上的画像,用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现在仍在使用。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两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8]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贴幡胜之类,为市甚盛。”[9]

户尉,也是门神的意思。《御定佩文韵府》卷六十四之二解释“户尉”一词时,引用《月令广义》的记录说,道家称门神,左边叫门丞,右边叫户尉。又宋史浩《鄮峰真隐漫录》卷四十二有《夏至家祭告门丞户尉文》。

六、潘阆巷—潘国巷(埢)

《梦粱录》卷七《西河桥道》:“潘阆巷路通接洋街路曰安福桥,直抵太学,次曰丁家桥。”

按:“潘阆巷”,学津本作“潘国巷”,学海本作“潘国埢”,据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改。潘阆巷,以名人之名命名巷名。《咸淳临安志》卷九十三《纪事》:“潘阆居钱塘,今太学前有潘阆巷(俗呼为潘郎),阆工唐风,归自富春,有‘渔浦风波恶,钱塘灯火微’之句,识者称之。”[10]4214又卷十《官宇》:“三官宅,在潘阆巷。”[10]3448卷七十二《寓贤》:“潘逍遥祠,在潘阆巷,即所居宅。”[10]4007《西湖游览志》卷二十《衢巷河道》:“潘阆巷,宋初处士潘阆所居也。阆字逍遥,钱塘人,有诗名,语见才情雅致志中。巷内有三官宅。”[11]

七、寅宾—宾(宝)日

《梦粱录》卷八《三茅宁寿观》:“观之外曰东山,为殿以奉元命,有亭扁曰寅宾,俯见日出,又有庵,扁曰仁寿。”

按:“寅宾”,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宾日”,四库本作“宾”,学海本作“宝”,皆误,当作“寅宾”。“寅宾”在此指恭敬导引出日,意为在宁寿观之外的东山上可以看见日出,因此将亭扁命名为“寅宾”。“寅宾”源自《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12]这是古人依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并指导农业生产的记录。“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是古人生活富足的基础保障。因为春夏正是农作物播种、劳作的关键时期,所以统治者希望农业生产者日出东方就开始劳作,勤以农桑,以求五谷丰登。东方又代表春季,春季是草木萌动、动物孳生的季节。《尚书大传》:“东方者,动方也,物之动也。何以谓之春,春出也。物之出,故谓东方之春也。”又《咸淳临安志》卷十三《宁寿观》:“观之外曰东山,为殿以奉今上皇帝、寿和圣福皇太后元命。有亭曰寅宾,俯见日出,有庵曰仁寿。”[10]3488

八、防城—攻(坊)城

《梦粱录》卷九《六部》:“再名库部,掌军器、仪仗、卤薄、法式、随军防城什物,及供帐之事。”

按:“防城”,学津本、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作“攻城”,四库本、学海本作“坊城”。疑当作“防城”。《咸淳临安志》卷五《兵部》:“曰库部,掌凡军器、仪仗、卤薄、法式、随军防城什物,及凡供帐之事。”[10]3403宋孙逢志《职官分纪》卷十《库部郎中》:“国朝库部,掌军器、仪仗、卤薄、法式、随军防城什物,及凡供帐之事。”[13]276

九、书板库—书列库

《梦粱录》卷九《秘书省》:“日历会要库、经史诸子书籍库,共七库,俱列于殿外东西两庑。书板库在著作庭之右。”

按:“书板库”,各本均作“书列库”,当作“书板库”。书板,是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仍旧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国子监官刻本的底板,应当就是保存在书板库中。宋陈骙等撰《中兴馆阁录》卷第二《省舍》:“南一间为补写库……次三间为印板书库(内设绿橱七,藏诸州印板书)。”[14]5《咸淳临安志》卷五《书库》:“日历会要所各一、经史诸子书籍库六,分列于右文殿外东西两庑。又有书板库,在著作庭之右。”[10]3426国子监刻书,一些是由官方校勘刻板,一些是由本监校勘后下各地镂板。又《咸淳临安志》卷八《书板库》:“在中门之内,绍兴九年,臣僚请下诸道郡学取旧监本书籍镂板颁行,从之。然所取多残阙,二十一年,内旨谕辅臣曰:‘监中阙书,令次第镂板,虽重有所费不惜也。’由是经籍复全。”[10]3427

十、芸香—芳香

《梦粱录》卷九《秘书省》:“又有亭者六,扁曰芸香、席珍、方壶、含章、茹芝、绎志,次有射圃矣。”

按:“芸香”,四库本、学海本作“芳香”,当作芸香。宋陈骙等撰《中兴馆阁录》卷第二《省舍》:“又北有群玉亭三间,亭东有鹤砌,亭西有芸香亭一间(牌大理寺丞虞似良书,内设黑漆偏凳一,金漆机六,紫绢簾一。)”[14]7《咸淳临安志》卷七《后圃》:“又有芸香亭、席珍亭、方壶、含章亭、茹芝馆、射圃、绎志亭。”[10]3426

十一、二陈羹决明—三陈羹决明

《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兼之食次名件甚多,姑以述于后……姜酒决明、五羹决明、二陈羹决明。”

按:“二陈羹决明”,知不足本、武林本、笔记本、学海本作“三陈羹决明”,当作“二陈羹决明”。《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及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医家常用二陈汤治疗湿痰、咳嗽、脾胃不和等症状。《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四:“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生冷脾胃不和。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叄两)、甘草(一两半,炙)。右药㕮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15]7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古方八阵·和阵》:“二陈汤,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等症。陈皮、半夏(制,各三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水二钟、姜三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16]1方剂当中橘红、半夏两位药物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此外《景岳全书》中还记载有“加味二陈汤”“二朮二陈汤”“黄芩二陈汤”“柴葛二陈汤”“桂附二陈汤”等方剂,说明二陈汤在宋代是比较常用的基础方剂。现在药店中还有二陈丸行世。

猜你喜欢
四库二陈汤学海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赞农民书画家张学海夫妇
朱建中
四库学研究专辑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
二陈汤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