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2-21 10:36童燕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效益教学资源科学

童燕军

(内江师范学院 审计处,四川 内江 641100)

引言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教育资源观、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发展动力观、教育治理水平以及思维类型观的转变,这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挑战,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政府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然而,目前从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呈现出的现象和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来看,整体情况并不十分乐观,甚至是令人担忧的。很多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未能收到预期的效益,现实与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反差,并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惑。应用效果的低产出与硬件环境的大投入已经成了影响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矛盾焦点。所以,当前如何降低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成本,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使得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际操作者的重要任务。

1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由于区域位置、所属阶段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情况。首先,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由于政府投入的差异较大,再加上自身条件的影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优于西部贫困地区,中心城市明显优于偏远山村;其次,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化也很大。同一地区中的某些学校由于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生源就相对较好,而获得的资源配置就相对较多,这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就相对较高。而同一地区相对较差的学校,没有完善的硬件配置,再加上师资又跟不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再者,不同层次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也很明显[1]。迫于升学的压力,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其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相对较低,即使他们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优质的师资,也几乎成了摆设。而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高等教育,其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是最高的。

1.2 教学资源相对缺乏

虽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行了较长的时间,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其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首先中小学由于本身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同时也迫于升学的压力,所以其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只有那些知名中学在带头搞示范,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其效果也不是很好;其次就高等院校来说,虽然近年来很重视信息化建设,也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但是由于高校大部分专业相近,而大家在搞网络资源建设中又没有共商共享,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突出。并且相对于国外高校的网络课程开放程度而言,我国高校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高校间的开放和共享不够,也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

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度不高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不断融合的过程,只有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但是就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度普遍不高。由于本来在中小学中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就相对比较少,再加上基础教育设施相对较为落后,很难为教育软件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条件,从而无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发挥[2]。高等院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高校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上课使用了PPT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也就实现了信息化,其根本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1.4 教育资源共享度不高

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部分学校师资专业能力不足、部分地区投入不足等问题,所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快速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其优质资源大多仅对本校师生开放,而社会商业机构开发的资源也需付费才能使用。只有从政府层面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服务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名师共享,从而快速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1.5 师资队伍相对不足

具有高信息素养的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只有建设一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快速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也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3]。但是,目前特别是中西部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以及部分本身规模就较小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配置严重不足或者就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致使投入的硬件设施很少使用甚至就根本没有使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很难实现。

2 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政府近几年来逐步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校都为教育信息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信息化耗费了巨额的成本,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与预期的相比却相差甚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 缺乏科学评价

首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如在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行评价时,大多针对软硬件的投入等比较好量化的指标,而对于教学质量、学生培养效果等不好进行量化的因素还未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化软硬件投入与当前实际发展需求不相符,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闲置和浪费,间接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成本,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效益[4]。还有就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现在对教师的评价过多侧重于升学率,所以致使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虽然拥有先进了仪器设备,但是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就更别说大力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这都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投资与实际发挥的效益不相匹配。

2.2 缺乏合理规划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但是其效果却显现得较为缓慢,所以部分学校在建设初期以及过程中都未引起高度的重视,没有制定合适本校以及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盲目追求高大上,忽略了后期的网络管理和维护费用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问题;而部分学校投入过少,导致后续扩展和升级比较困难,兼容性差,造成二次投入的浪费。这些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了教育信息化投入的不合理,也很难发挥其效益。

2.3 缺乏效益观念

我国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决定了其效益观念普遍不高,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很低。我国教育投入采取财政拨款体制,只要资金没有被乱用,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一般都很少考核资金的效益性,再加上学校在运行过程中不进行成本核算,其资金使用效益的高低也无从考究[5]。这也就导致我们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只注重软硬件的投入和量的积累,很少考虑教育信息化所取得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2.4 缺乏协调配合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高信息素养人才、先进仪器设备等的共同发挥作用,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协调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切实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是相对封闭的、孤立的,互不相通的。学校间的资源开发重复分散,地区间的信息技术教师配置不均,软硬件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导致教育信息化建设很难形成合力,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3 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对策

3.1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高低,所以培养一批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专业教师,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的首要问题。前面提到的设备闲置、资源匮乏等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缺乏信息技术教师,所以在师资培训中,必须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一定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相适应,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教师,才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应。

3.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无论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实施学校,都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盲目、不冒进,循序渐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全局的观念,从整体和长远谋划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度整合,教育信息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高度统一,以及软硬件投入的高度协调[6];其次,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在于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在进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关,始终把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发展,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3.3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但可以科学考量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发现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来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制度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科学的评价制度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符合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学校的评价应注重对教育信息化的运用,而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科学的评价不仅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迫使各级部门重视信息化的运用,只有教育信息化有效的运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也才能不断降低教育信息化成本,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

3.4 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

就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来看,软硬件方面的总体投入也算不少,教育教学资源也较多,其主要问题在于未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共享,导致部分优质资源仅仅掌握在少数学校手中,未充分发挥优质资源、教学名师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和快速发展。鉴于目前这种状况,应该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力度,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首先,可以采用由教育部门牵头统一整合的方式,由政府建设统一的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供区域内甚至是全国的学校免费使用;其次,可以采取区域合作共享的方式,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临近区域内的学校设备和师资的共享,充分利用本区域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达到规模效益,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降低信息化成本,提高信息化效益。

4 结语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在过程不但要加强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投入,更要通过科学的评价、资源的整合等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最终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效益教学资源科学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