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70年
——记陕西果业70年发展综述

2019-02-22 07:02
陕西画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果业陕西苹果

71年前,毛泽东同志与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延安,奔赴西柏坡,开启了进京“赶考”的建国伟业。

陕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仅积蓄了建立新中国的红色力量,还结出了富民兴农的红色果实。

70年来,陕西果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进步,硕果累累,满目芬芳。通过发展现代果业,陕西创造出诸多世界第一: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陕西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区域;每3杯苹果汁就有1杯出自陕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一;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来自陕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如今,果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领域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朝阳产业,成为富民强省的支柱产业。陕西矮化苹果种植面积138万亩,山地苹果超过280万亩,猕猴桃超过100万亩,均居全国首位;樱桃规模全国第三、葡萄全国第三,柑橘、梨、柿子、石榴种植快速发展。陕西果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成为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

70年间,陕西水果种植面积从5.90万亩到现在的1670.88万亩,增长282余倍;水果产量从8.21万吨达到1566.01万吨,增长近191倍。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从1971年的30万亩到现在的896.35万亩,增长近29倍;产量从1971年的1.46万吨到现在的1008.69万吨,增长近690倍。

70年前,陕西因红星照耀中国而震惊世界;70年来,陕西因红色的苹果而闻名世界。

70年筚路蓝缕,70年栉风沐雨。全省果业人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创造了陕西果业70年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

喜丰收

10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在洛川隆重召开

70年风雨历程 果业发展激荡三秦

回溯70年历程,总有一些生动注脚,激荡历史、印证今昔。

——1980年,陕西渭北高原被认为是唯一符合7项气象指标的苹果优生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苹果产业强省的决定。

——1988年,陕西育成的“秦冠”苹果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从此开始大规模栽植,推动了我省乃至全国苹果规模的扩张和苹果产量的增加。

——200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陕西苹果“争中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出一流效益”的奋斗目标。

——2001年,我省提出了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在渭北掀起了一场 “园艺革命”,陕西苹果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0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的意见。自此,陕西果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很快实现了苹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绿色果品基地面积全国最大、苹果浓缩果汁加工能力全国最强等。2011年,我省跃居全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果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2014年《陕西省果业条例》发布,2016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如今,我省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已增加至48个,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全国苹果气象服务中心落户陕西。陕西果业进入由大转强的重要发展阶段。

翻看历史的记载,陕西苹果产业的第一次大飞跃,要归功于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省苹果专家成功培育出全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品种——秦冠,使苹果产量大幅提高。秦冠在全省乃至全国被大面积种植,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

随着红富士品种的大面积栽植,我省苹果产业迎来了第二次大飞跃。黄土高原是苹果的最佳优生区,该区域的温度、光照、降水等7项农业气象指标均能满足苹果生长所需。200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这成为陕西果业发展史上的关键举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使得以红富士为主的陕西苹果快速扩张,种植面积由解放初期的几十万亩发展到栽植面积最大时的400多万亩。陕西苹果迅速闯出名气,走向世界。

——“十五”期间,陕西苹果首次实现对欧出口。

——“十一五”期间,陕西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苹果浓缩汁出口额实现翻番。

——“十二五”期间,全国首例果业地方性法规《陕西省果业条例》颁布实施。

从2001年到2018年,陕西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896.35万亩左右,产量达1008.69万吨左右,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均实现了全国第一。陕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大省。在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省实现了从以粮食种植为主到稳粮、优果、特色现代农业大发展的转变,陕西果业迅速崛起,独领风骚。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果,是70年陕西果业发展的足迹。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为陕西果业发展打下强心剂。2019年,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部署“3+X”工程两年攻坚行动,推动产业突破式发展,陕西果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蒲城酥梨

临潼石榴

城固柑橘

调结构优布局 产业融合促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70年来,我省始终把创新与质量作为果业发展的生命线。我省建立了全省苹果苗木繁育体系,建设了“院校+试验站+机构”的果业研发体系,培养了一支由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市县技术骨干、乡村技术员构成的科技支撑队伍,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秦美”“翠香”“农大金弥”等新优品种广受好评。

在苹果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陕西果业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变革过程,客观现实要求果品生产必须由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总结出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内容的苹果“四项关键技术”,大力示范、推广,从此在渭北掀起了一场“园艺革命”。易记易操作的“四项关键技术”,是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创新,使密不透风的果园,变成了通风透光、机械可以进去作业的高效果园,彻底改变了陕西苹果园艺落后的局面。陕西苹果自此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标准化生产快速推进,产业化配套不断完善。

改变苹果种植方式,采取省力化栽培,是适应新时期我省果业做出的重大调整。矮化苹果园具有“省地、省水、省肥、省力”的特点,单产可提高1至5倍,目前已在全省迅速推开。我省在渭北南部海拔800米以下区域建设矮化栽培示范区,目前全省矮化栽培面积已经发展到138万亩;渭北塬区海拔在800米至1300米区域,打造渭北北部老园改造示范区,积极开展矮砧苹果示范;在延安北部、榆林南部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建设黄土高原山地苹果产区,目前山地苹果面积已达到280万亩,覆盖15个县(区)。苹果“北扩西进”、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顺利实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陕西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为打造陕西果业产业升级版,陕西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不断促进水果向优生区集中,我省在延安、榆林、铜川、渭南、咸阳、宝鸡6市,形成陕北山地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渭北南部苹果产业带,其中48个基地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总量的95%和93%。同时,水果品种结构也愈加趋向合理。

我省还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构建现代果业产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拓展果品精深加工。目前已建成绿色食品果品基地30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20万亩,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我省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群,完善果品冷链物流、苹果后整理等基础设施,推进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小苹果在陕西形成了大产业,实现了“一亩园胜过十亩田”“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千万”的格局。陕西果业真正成为既能带动脱贫户致富奔小康,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扶贫果”“致富果”“幸福果”。

借力“一带一路” 助力创造未来

放眼全国苹果市场,各地苹果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传统产区山东烟台外,近年来甘肃、山西省的苹果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区域竞争开始从大众转向高端,从国内转向国外,陕西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陕西以品牌宣传推介提高产业影响力,以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果业强省步伐,以国际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我省各地开始着手进行品牌整合,如延安市主打“洛川苹果”品牌,渭南市主打“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5个品牌。省果业管理局与浙江大学品牌研究中心签订了《十三五陕西省果业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陕西果品品牌店建设指导意见。以“陕果”为背书,陕西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了陕西品牌体系基本构架。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主销区城市建设品牌店近400家,陕西果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周至县猕猴桃

2008年,陕西苹果首次进驻墨西哥市场,打破了墨西哥果蔬市场中国苹果难以进入的状况。2013年4月,蒲城酥梨代表陕西省首次出口到美国。同年12月16日,白水苹果代表陕西省首次出口到智利,为陕西苹果拓展南美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省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新西兰佳沛公司、哈萨克斯坦一体化基金会、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分别就矮化苹果技术培训、猕猴桃基地建设、中哈元首苹果友谊园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果品加工业趋稳回暖,果品销售呈多元化趋势,电子商务成为其中重要方式,苹果实现期货交易,果业大数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陕西果业还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中哈苹果友谊园建设和哈方友谊园合资公司成立,果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果品牌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陕西名片。

如今,小苹果在我省形成了大产业,千千万万个乡村因苹果变得更加美丽,小苹果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据统计,我省有200万户农民从事果业种植,涉及800万农村人口,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1000万,2018年果业增加值达466.2亿元。

现代化的果园

回望历史,从创举到产生奇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陕西苹果产业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陕西果业定将续写新的传奇。

现代农业项目高标准示范园

创新的盆栽苹果

矮化苹果示范园

实施间伐和墩接换头改造后的果园

猜你喜欢
果业陕西苹果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收获苹果
邮购光盘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