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善良书写大爱
——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水珍

2019-02-22 07:53撰文张瑞芬
陕西画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叔父公公媳妇

撰文/张瑞芬

获奖的喜悦

36年,她与丈夫战胜重重困难,携手相伴、不离不弃;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无怨无悔伺候了6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她用勤劳善良、刚强坚毅,从媳妇熬成了婆,把孝心传递。

她是爱人奶奶眼中的好孙媳、是公公婆婆眼中的好儿媳、是叔父眼中的好侄媳、是老公眼中的好媳妇。她,就是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水峪村村民张水珍。2019年9月5日,张水珍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爱生于情 孝源于心

1984年,21岁的张水珍经人介绍认识了任新宏。她刚进任家门时,家里一贫如洗,仅有4孔破土窑洞。当时家中共有4名老人,分别是老公的奶奶,养父母(任新宏自幼过继给自己的大伯任生智),智力体力都有些残疾的的叔父(养父的弟弟)。有人问及张水珍为何偏偏选了丈夫任新宏,她笑着说:“我就看上他的勤快、踏实、勤劳,这比啥都强。”

她把一颗爱心用在无私地照顾任家的这几位老人身上,交给了这个多苦多难的贫穷家庭。多少个春夏秋冬,老人们衣服靠她洗晒,被褥靠她拆洗,房间靠她打扫,生活靠她照料……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都在土坑上,她天天为老人端屎端尿,精心伺候,一直到老人病逝。公公身体不好,时常生病住院,最后检查出胃癌,为了给公公治病,她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亲戚们都很好,都尽可能帮助她。这份恩情,张水珍都记在心里,她没日没夜地努力,当还清最后一笔账时,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下来。

特殊亲人 难舍亲情

叔父任顺过生前患有冠心病,2010年又摔倒骨折,落下了偏瘫症,生活不能自理。张水珍在叔父出院后那几个月,坚持每天用药汤给小叔父泡脚。老人大小便经常失禁,每次都是她里里外外洗洗晒晒,有时候一天裤子都要换8条,她从不嫌脏嫌累。经过她的悉心照料,老人最后能够坐着轮椅行动,直到老人82岁过世。

张水珍自己的母亲患病了,由于家里有这么多老人要照顾,她只能偶尔抽出时间回去探望。母亲说道:“你家里的老人比我更需要你,你是妈的好女儿,也要当好任家的媳妇。”事后不久,母亲去世了。想起母亲,她内心充满了内疚与遗憾,并非常感谢母亲的教导。

目前,她还精心照顾着已82岁的养母任彩霞,老人是侏儒症患者,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她不但耐心地陪伴,还不厌其烦地和她拉家常,每次有事出门前,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

言传身教 榜样力量

30多年来,她和丈夫共同照顾几位老人,还经过辛勤劳作告别了土窑洞,住上了平板房,儿子娶上了媳妇,女儿也嫁了人。

张水珍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老人,女儿任妮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她说:“我妈对我影响很大,从我记事起,她就没日没夜地为这个家操劳,她勤劳孝敬,对老人付出的爱感动着我们,行孝一定要趁早,现在我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公公婆婆。”

丈夫任新宏对妻子除了亲情、尊重,更多的是感激和歉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打工挣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部都是她管。家里老人都认她,对她比对我好。今生能娶到她,是我最大的福分。”

水峪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春平说:“这么多年看在眼里,张水珍把老人照顾得这么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就是好媳妇的榜样,村上孝老爱亲风气越来越好!”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几十年如一日,张水珍用执着和坚守支撑着这个“人员组合复杂”的大家庭,用勤劳善良书写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的赞歌。

数年如一日照顾老人

猜你喜欢
叔父公公媳妇
谁认识的人多
冬公公
媳妇强大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十)
两个字
八十八岁公公
太阳公公病了
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