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产业支撑 践行初心
——佳县决胜脱贫攻坚战纪实

2019-02-22 08:10摄影报道亢建伟杜飞科马宝林庄怀厚
陕西画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佳县红枣贫困村

摄影报道/亢建伟 杜飞科 马宝林 庄怀厚

林下养殖

佳县是革命老区、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吕梁片区国定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0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8201户46767人。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比一提升”行动,狠抓问题整改和“八个一批”扶贫政策落实。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退出78村13820户38572人,今年计划脱贫退出24村2808户5887人,预计贫困发生率降为1%,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建强各级班子,调整充实县级领导班子11人、乡镇及部门领导班子137人,夯实了县委、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主体责任,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抓、乡镇主战、村户主干”的脱贫攻坚机制。狠抓四支队伍管理,选派5315名帮扶干部、102名第一书记和103支驻村工作队到脱贫一线,建立起从县级领导到一般干部的全员帮扶责任制,落实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制度。整治作风不实顽疾,深入开展干部纪律作风大整顿,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750人离岗创业,474人提前离岗,6人辞职,干部作风实现大转变。强化舆论宣传,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佳县脱贫攻坚工作以及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的情况,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枣香满院

移民搬迁新村

突出产业支撑 夯实脱贫致富根基

在强县产业上,重点抓园区、枣畜、旅游三大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全县脱贫攻坚奔小康奠定雄厚基础。在富民产业上,按照“东枣西果北蔬菜、旅游畜牧杂粮中药材”产业布局,发展“3+X”产业(“3”即100万亩红枣、20万亩山地苹果、200万只红枣羊,“X”即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地膜高粱、10万亩小杂粮、1万亩渗水地膜谷子、1万亩设施蔬菜、1万户葭州民宿、户均1 份光伏产业、1 个就业或劳务输出等);在加工转化上,重点抓红枣、中药材、肉食品等精深加工,不断壮大红枣羊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构建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体系。

狠抓问题整改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完善整改方案及台账,夯实责任,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逐村逐户逐人逐项销号。

2014年以来累计投资8.5亿元实施项目1609个。新修通村沥青(水泥)硬化道路750公里、油返砂315公里、生产道路176公里,农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11个,解决了16.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造农村供电线路266.3公里,22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电力入户率达100%。实施农田水利及高效灌溉工程17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2.9平方公里,新建和维修加固淤地坝208座,新增基本农田3.18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2万多亩。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厕所革命,所有行政村建立村级物业公司,整合农村护林护路资源,划片包抓相应路段的林木、道路管护及环境卫生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安置贫困群众就业1174人。

聚焦贫困户不愿脱贫、不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难点问题,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狠抓新民风建设,深化“扶志六法”,实施典型带动工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挖掘宣传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脱贫光荣、守贫可耻、勤劳致富、共奔小康”理念得到强化,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佳县红枣贫困村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绿满葭州气象新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为佳县人民的健康服务50年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枣花
分红枣
捡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