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精准扶贫观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启示

2019-02-22 09:3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诚信

邓 锐

(江汉大学 地方高校发展与评估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1]。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贫困的极大缓解,精神贫困的问题也日益引起重视。2015年9月6日,北京大学开学时不仅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高标准从1万多提高到2万元,还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备了一套书籍,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撰写的抗战题材文学《火印》、韩毓海教授的《伟大也要有人懂》,并邀请他们作为人生导师,现场与经济困难学生交流。北京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的做法一经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拍手称赞[2]。确实,我们一谈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往往理解为对他们的物质资助,如金钱、食品、衣物等,精神资助往往被忽视。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免等多位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贫困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对他们的精神资助显得更为迫切。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历史演进

习近平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扶贫工作抓紧、做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在《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162014年3月7日,他在《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真实情况,带着深厚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4]216

习近平认为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只有找到贫困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成效。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5]720。2015年11月27日,他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贫必先识贫。要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6]。

为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习近平还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群众参与等方面总结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加强领导是根本。第二,把握精准是要义。第三,增加投入是保障。第四,各方参与是合力。第五,群众参与是基础。”[4]234-23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前者由于经济拮据、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导致其与后者在成长经历、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异,容易出现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负面心理情绪较为普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经济贫困地区,由于成长环境落后,父母的社会地位低下,进入大学后,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条件优越的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孤僻、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7]。共青团北京市委一项针对北京市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调查表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感到自卑,有32.8%的人介意别人知道自己贫困生的身份,有38.3%的被调查者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有近八成的被调查者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负面心理情绪[8]。由此可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性格、与人沟通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存在障碍,负面心理情绪较为普遍。

(二)诚信感恩意识匮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匮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有的学生夸大甚至捏造家庭经济困难事实,以骗取各级各类资助;第二,少数学生认为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是自己应得的,还有极少数学生把贫困当作一种换取别人同情的手段,认为领取相关补助和享受别人照顾理所当然,甚至形成了“等、靠、要、怨”的不良受助思想;第三,部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想方设法拖欠贷款、逃避还款,甚至拒绝还款,这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信誉,还严重损害了集体和国家利益。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匮乏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扭转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匮乏的现状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人际交往圈子狭窄

共青团北京市委的一项针对北京市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调查表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际圈子十分狭窄,他们的知心朋友平均为3-4人,而普通大学生为7-8人。有41.3%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示没有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或受到过排挤,有42.3%在结交朋友时会考虑朋友的家境。他们的人际交往多限于必须相处的宿舍同学和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而打工所涉及的范围[8]。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遇到同学郊游、聚餐、过生日时,因为经济拮据不得不退避一旁。当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他们由于没有一定的特长而退缩[9]。由此可见,由于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扩大朋友圈的主动性,致使他们的朋友比较少,而且朋友范围也十分有限,使他们面临交际圈子狭窄的困境。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些原因来源广泛,既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也有来自学校的,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首要原因。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人均缴费普遍为4000-8000元左右,独立学院和艺术专业缴费甚至高达一万元左右,再加上生活费用、住宿费和其他开支,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费用每年为一万元至两万。对于这么高的开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依靠向亲友筹借、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俭学等途径来维系。因此,他们往往为巨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长期处于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上的贫困。

(二)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重要原因。绝大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勤奋刻苦,但由于他们大部分来自于经济落后地区,实践课程基础十分薄弱,例如外语听力和口语、计算机应用、实验仪器操作等课程普遍不如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这些实践课程落后的不足,这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得多。加之,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迫于经济压力还要四处兼职,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这使他们陷入了既要兼职又怕耽误学习,既想学习又需要兼职的两难困境中。由于兼职的原因,导致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了,使他们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易形成学业焦虑,导致精神贫困问题的出现。

(三)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潜在原因。共青团北京市委一项针对北京市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调查表明,65.2%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示当前形势下有“比较大”或“相当大”的就业压力,51.1%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看好[8]。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总体就业岗位不充足的前提下,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也日益增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这些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加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习特长通常弱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致使他们在就业方面处于不利的境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悲观、失望、消极,甚至丧失信心,这样导致他们容易出现精神贫困。

四、习近平精准扶贫观指导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策略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要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志,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4]23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资助,轻则对自身发展不利,重则对社会产生严重危害,马加爵事件、杨元元事件就是精神贫困长期得不到资助而导致悲剧发生的鲜活案例。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路径有许多,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

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是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贫困的重要举措。首先,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室。高校要组建一批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对有心理疾患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贫困,并勉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并制作心理健康辅导的宣传册,由各班心理委员发放,并在班级范围内广泛宣传,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10]。最后,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高校通过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测试,对于有心理问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建立好档案,并进行跟踪心理健康辅导,对于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到专业心理医院进行治疗。

(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

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组织有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进行一次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讲座。通过对学生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征信系统、还款流程等全面的、详细的解读,并对学生进行诚信贷款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诚信感恩意识,使毕业班同学认识还贷的重要性,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还贷。第二,举办诚信感恩征文比赛。为了更好地开展诚信感恩教育,高校可以开展诚信感恩征文比赛,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培育之恩,引导学生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有自立自强,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要有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爱心。第三,组织学生观看诚信感恩影片。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诚信感恩题材的影片,观看结束后,要求每一名学生撰写一篇观后感,加深学生们的诚信感恩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道德品质——重信用、守承诺、知感恩。第四,定期开展志愿者回报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受资助的学生定期开展志愿者回报活动,本着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宗旨,开展清洁校园、到福利院看望和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从一点一滴、从细微之处回报学校、回馈社会。

(三)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个人技能、兴趣爱好、特长较少,导致人际交往圈子狭窄,甚至害怕与人交往。因此,高校应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首先,鼓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艺术与修养,积极与其他学生、教师开展交流活动。其次,鼓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踊跃参加学校各级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体现个人价值,提高人际交往的感受力,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网络[11]。最后,采取“一对一”帮扶。对于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安排人际交往方面较强的学生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的实施效果。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十分重要,对于他们的思想素质、身心健康、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物质资助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需要,而精神资助则关注他们发展的需要。精神资助蕴含了深刻的人本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念,体现了对人的道德诉求和精神诉求。精神资助利于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诚信感恩意识,利于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脱贫,利于他们真正走出困境,使他们在学有所成后能成为回馈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实现高校资助工作良性循环与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诚信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选择困难症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