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威廉斯戏剧表现手法研究

2019-02-22 10:21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田纳西象征主义威廉斯

江 欣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也许很多人是把作品和生活分开的,但是田纳西·威廉斯不一样,想要对他的作品进行了解,就必须对他的人生进行了解,威廉斯的人与文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就是自传。如果对他一生不了解,是不可能真正读懂他的作品的。本文通过对他的人生和作品进行解读,来了解他的戏剧手法。

一、相关情况介绍

(一)田纳西·威廉斯

田纳西·威廉斯,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他1911年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哥伦布市,曾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的密苏里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附设班,最后毕业于艾奥瓦大学。他的身体一直都比较差,从小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成长。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一直都是外出工作,很少陪伴他。田纳西·威廉斯的童年都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所以接触到的都是外祖父家的书。非常丰富的书籍再加上母亲的亲口讲述,让他对南部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田纳西·威廉斯的写作与他的母亲是分不开的,母亲在生日时送他的生日礼物打字机,作为了他踏入写作的开端。

田纳西·威廉斯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精神方面出现了全面的崩溃现象。枯燥乏味的生活,使他的心情很糟糕[1]。所以,他又回到了他的外祖父家里。在修养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罗,上海,孟买》这个作品在一家业余剧团上演,让大家对他有所了解。更令人意外的是,观众非常喜欢他的这部剧。所以,这一切给了他信心,让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开始了他的戏剧学习。1945年上映的《玻璃动物园》,更是让田纳西·威廉斯突然窜红了起来。从此他便开始活跃在美国当时的戏剧舞台,人生也变得比较精彩。在这后来的几十年中,威廉斯的人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戏剧转,他对美国20世纪的戏剧事业的进步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在世界戏剧历史的舞台上也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相关作品及创作手法

从1928年处女作短篇小说《尼特克里斯复仇》的发表至1983年,田纳西·威廉斯的一生共创作戏剧多达七十余部。其中包括《来访的绅士》、《开罗,上海,孟买》、《玫瑰纹身》、《天使之战》、以及《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众多精彩绝伦的作品,并获得美国戏剧类的大奖多次。其中1948 的《欲望号街车》和 1955年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曾助其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和戏剧评论奖。在威廉斯的许多作品之中,对于时代性有非常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对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所带来的文明病的出现,解释的更加淋漓尽致,无论是有关人际关系方面还是有关社会的情感方面都比较真实。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经济大危机之后,作为这一大危机中的经历者,田纳西·威廉斯的作品反映更多的就是对社会动荡的描写,他多次尝试用自己的文章去表现出历史转型之下的时代变化,通过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生存环境的描写,表达对虚幻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挣扎和斗争双重矛盾。

作为一位西方现代派的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与时代接轨的,他力求用更好的戏剧创作效果去表达对现实主义的不满,虽然说前期他的作品或多或少中存在着一些现实主义的元素。但是到了他创作的后期,对浪漫主义和人生的追求,用象征主义的戏剧写作手法,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对某一种事物或者说是某一类人的生活语言的描写,表达出一定的象征意义[2]。可以说,他把戏剧的内涵意义用象征主义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同时他也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让象征这种戏剧创作的自然语言得到充分的展示。无论是玻璃动物城还是对女儿罗拉的描写,还是在欲望号街角中对于主人公性格的诠释,都体现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们追求的一种隐喻。

(三)相关研究

对于田纳西·威廉斯戏剧手法的研究,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对他的作品去研究他的写作手法,去感悟他的思想,很难有人能真正的去理解到他的世界。莱尔·莱弗里奇曾经对于威廉斯的内心世界进行解读,研究他存在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部分。但是也仅仅只是对田纳西·威廉斯的生活有一个浅显的概况,没有完整的诠释他真正的一生。《田纳西·威廉斯每一个人都是观众》则是罗纳德海曼对于他生活的年代和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个解读,主要是对他作为一个戏剧作家的身份进行的作品诠释。但是也为后来人们研究威廉斯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现存的许多关于田纳西·威廉斯的人物传记,对于研究他的戏剧手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回忆录》是一部属于田纳西·威廉斯自己的自传,但是考虑到他当时写作时的精神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二、缺失角色隐喻手法影响下的变更

(一)人物精神的变化无常

在《玻璃动物城》中,通过对不同的几个人的活动冲突的描写,不同的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故事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但是阿曼达最后所表达出来的勇气是值得去赞扬的,原本软弱无能,到最后对罗拉的安慰,当罗拉的笑容出现在脸上的时候,也是象征着幻想的阳光已经破灭,电闪雷鸣的世界还是需要我们去面对,人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的交集,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玻璃动物城》表现的都是人物精神的变化无常,人与人都像是在不同的时代生活。性格温和的罗拉,在生活中依然可以表现出些许勇敢。文章中的四个线索,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单独存在,或者说是可以引导和控制着其他的线索。在每一条线之中,每个人物既单独存在,又和他人的生活轨迹有着许多冲突的存在。

人物精神的变化无常,是作者创作的过程中的精神体现,也是戏剧故事中主人公情感的表达。在威廉斯各个短篇小说中,他对道德主义的描写都比较现实,通过对社会边缘者的描写,关注的更多的是处于不能够融入社会主流层的边缘人的生活状态。因为不能很好的和当代的社会人交流,所以就更容易被大众所忽略[3]。人们的心情与精神变化和他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戏剧作品中的人物也同样如此,通过变幻无常的精神的外在展示,向外人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威廉斯的戏剧人物都是独立的个体表达,都是现实世界中人物的戏剧化展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精神的变化无常,也能受到吸引去读下去,去体味人物的精神世界。

(二)故事情节的更新

作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田纳西·威廉斯在其作品《欲望号街车》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无论是鲜明的性格特点,还是别具一格的独特气质,让不同主人公性格有强烈对比,通过对冲突的表现,表达出人物的情感,让故事的情景更加的吸引人。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都让戏剧的叙述更加立体化。一环扣着一环,通过一些小事件,把戏剧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让故事情节得到不断的展开。田纳西·威廉斯对于戏剧情节的要求比较严苛,通过对情节的梳理,让新的故事出现,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气质特征,从而达到故事情节的更新。

三、象征主义式的隐喻

(一)戏剧的象征主义手法

起源于诗歌的象征主义戏剧手法,是在西方社会存在的戏剧流派之一。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也具有这个特征。这一刻,移除神话的斗篷使其没有仪式效果,这些符号常常使他陷入田园诗般的回忆或试图逃避噩梦般的回忆。《玻璃动物园》改编自 《绅士的访客》。从他的名字就可以观察到,它是一个对玻璃或者说说是像玻璃一样的人的描写,犹如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关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是一种对自己生活无能为力的体现。同时,当故事中的人物,过得像动物被困住一样。考虑到这些方面,这部戏剧的象征手法就非常显而易见了。

《欲望号街车》一开始的名字并不是这样的,《扑克之夜》是威廉斯对它的原始称谓。至于为什么会叫做这个名字,田纳西·威廉斯自然有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与《玻璃动物园》相互区别的是,象征性名字在《欲望号街车》中运用得就更多了。当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都用着象征意义的名字时,也代表了故事展开的进行。布兰奇的名字就是她的性格的最好诠释,白色的森林是她在剧中名字的解释。《欲望号街车》写的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又有点脆弱和神经质的生活在美国南部的布兰奇,前期的生活比较舒适和轻松。但是后来因为不幸的婚姻以及家破人亡的遭遇,让她突然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她意识到她的青春已经逝去,身边的男人并不理想,但她却在寻找精神支持以求生存。然而,她总是不愿与世界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导致了她不可避免的毁灭的悲惨命运。

(二)小角色存在的趋势

在《欲望号街车》中,对小角色存在刻画的比较现实。作为一个拥有浪漫追求的、生存在社会现实主义下的小人物,布兰奇对梦的追求,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厌恶,这一切都促使她想要改变,无论是对精神欲望的追求,还是对灵魂情感的向往,都让她在矛盾中前行。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她的行为和追求,根本就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当小人物的存在变得更加现实和变成了一种趋势之后,想要改变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最终布兰奇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度过她可怜又可悲的一生。田纳西·威廉斯通过家庭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批判美国社会当时的小人物的情况。

与布兰奇的浪漫相对应的是斯坦利所表现的现实主义,他自己内心的残酷,总是促使他想要去毁灭一切的理想主义,让浪漫无处可存。所以,当每次布兰奇沉浸在自己的梦幻浪漫之中的时候,斯坦利就会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她的美梦。他不允许梦幻的存在,这和他是不一样的,所以,尤其是在他身边的人,更不会被允许有这样的思想。浪漫主义是布兰奇的追求,是她梦的存在,而斯坦利的强悍是不会让她的想法存在的。两个小人物性格的不同,通过对他们性格和理念的对比,表达出田纳西·威廉斯对社会上小人物存在的趋势的描述。同时也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手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通过对小人物所代表的象征主义的描写,写出作者自己内心的思想[4]。

四、两种手法的比较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为视觉上的隐喻。本文通过对视觉隐喻的相关理论,并以象征主义戏剧手法为依托,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中存在的隐喻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象征主义戏剧。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恰又是布兰奇所处的对立面,两个社会上的小角色之间的矛盾,恰好就是大时代的背景之下的小人物人性的体现。田纳西·威廉斯在短篇小说中对“边缘人”的关注,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弱者的生存困境。通过对人性的描写,田纳西·威廉斯用戏剧来揭露和批判美国当时社会的畸形与残酷。在威廉姆斯的作品中,当主角被迫从他所创造的虚幻世界回到现实世界,被迫面对他试图隐藏的真实面孔时,这出戏达到了高潮。威廉姆斯在传达他的目的时,并没有使用传统的善与恶,促进善与惩罚恶的方法。大部分的戏剧在环境和社会中都是有缺陷的“好人”和“坏人”。象征性戏剧虽未成为主要流派,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思想和风格在当时的戏剧领域中引发了艺术领域的变革[4]。

结 语

威廉斯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摒弃了传统的道德谴责模式,追求隐晦曲折的情感。它也不像批判现实主义戏剧那样清晰,但它是对家庭伦理中善与恶的新探索。对他在伦理道德上的独特表现有关的相互矛盾的评判一直跟随着他的一生。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是具有严重的现实主义色彩的戏剧,对他的戏剧手法的研究,要深入他作品的内部,通过对他作品的分析理解,去研究他的戏剧手法。

猜你喜欢
田纳西象征主义威廉斯
台州学院李国辉教授新著《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象征主义》出版
年底了,你借的钱该还了
我想帮你瞒过岁月
当务之急,请让快递员进!小!区!
当代象征主义流派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一天不独处,我就会变得虚弱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理想的彼岸世界——象征主义的绘画艺术
妈妈的红沙发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