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的民族国家认同思想

2019-02-22 02:05余洋
祖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摘要: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丰富内涵,不仅包括建立各民族平等的共和国的思想,还包括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这些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而且对于这些思想的回顾和反思对于当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认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主义 民族 国家 民族国家认同

一、民族国家认同的内涵及中国近代(1840年)之前的民族认同情况

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民族一词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华夷之别”或“夷夏之别”。而现代概念上的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1]这个内涵的定义更偏重于客观标准,从主观方面说,民族就是由民族意识构成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的存在、地位、利益、价值和文化传统的自觉”。民族意识正是通过民族认同体现出来的。“民族认同意味着社会成员以民族相互认同,并以民族结成共同体”。[2]

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很笼统。一直到了近代,西方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或民族国家概念传入中国后,国家成了外延较为明晰的概念。我们今天使用的国家正是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层面来说,更强调政治层面的内容。将民族与国家的概念进行比较的话,“前者具有生物特点和自发性,后者由意识形态导向并具计划性”。[3]

从以上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国家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历史悠久,没有哪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可以自信到这种程度,称自己是“中央之国”,称其他地区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认为除了受到华夏文化浸润的地区才能成为文明之邦,其他地方都是荒蛮之地,并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中华文化辐射圈,可谓影响深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华夏文明是以汉文化为主,也就是说汉族的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历史上有过地域意义上的中华民族被侵占的时期,但是那些民族的文化很快被汉文化融合了。华夏文明以其博大精深,融合力和适应力强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以文化认同而言的,超越了单一的民族界限。政治认同最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权力合法性的认可。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是以天子,即上天之子的名义确立自己最初的政权合法性,争取人民群众的认可。

直到清末民初,在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却不断战败的情况下,这种民族认同(这时候国人还没有国家的意识,所以只能称民族认同)被动摇了,并逐渐呈坍塌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人们开始质疑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不是落后了,不适合时代发展了,是不是需要引进西方的更先进的文化了?是不是持续了几千年的天下国家是不是落后了,是不是该引进西方民族国家制度了?所以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原有的民族国家认同都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质疑。

二、“排满建国”思想到“五族共和”思想,再到多民族大一统的思想演变及对建构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觉的民族意识。以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代表,旗帜鲜明地阐发了“中华民族”一词,表达了各自的立场和看法。尤其是清末的立宪运动中,各民族融合的意识得以增强。在民族认同道路上的这一步,既顺应了时代,又顺应了民意。

如第一部分所说民族国家的概念自西方引入,所以革命派更多收到了西方的“单一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排满革命,在中国建立汉民族组成的国家,如章太炎、邹容等人就以非常激进地态度表述了他们的这一思想。作为革命党领袖的孙中山在这一时期(“可以把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看成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过渡期[4]”)的思想核心就是排满建国,从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前四个字“驱除鞑虏”就可以清晰看出。孙中山的这一思想是对民众中自清军入关以来潜在的反清复明潮流的确认,也就是对汉民族的民族认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但是辛亥革命之后,成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变成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时,孙中山很快意识到排满建国思想的狭隘性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并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建国方略。1919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到:“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打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治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5]“五族共和”的提出打破了国人长期以来的大汉族主义的心理倾向,各民族平等、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共和国的观念开始在人们心中扎下种子。而且随着当时社会形势的发展, “五族共和”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五族”推广为“国内各民族”。1920年孙中山就在国民党本部会议讲话中说到:“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6]这里提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已经很接近民族国家的概念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将“建立多民族共和国”思想付诸实践就是“中華民国”的建立。应该说,在国人尚且不适应皇帝被赶走后的无序状态下,“中华民国”思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践,大大增加了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共和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三、革命派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思想对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1917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存亡问题》一文中表达了对于中华民族所受屈辱的痛惜,“我国之受迫,不如人之甚也”,并指出“中国将欲于此危疑之交,免灭亡之患,亦惟有自存其独立不屈之精神而已。”孙中山指出要国人以“独立不屈之精神”就是用民族主义精神凝聚和鼓舞国人,才能走出当前亡国的危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都是一场革命,对革命派来说也不例外。在五四运动之间,革命派出于复杂的原因,包括希望没有认清国内军阀实力与列强的关系,希望争得西方列强的支持,资产阶级自身软弱性,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缺陷的暴露等因素,对帝国主义始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截然站在帝国主义的对立面。直到五四运动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开始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立场。1923年,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明确提出:“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这段话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的思想。

不仅如此,孙中山还以更长远地目光,更坚定的民族主义思想鼓舞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民族主义的目的划分为“消极目的”和“积极目的”,消极目的就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积极目的就是“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决不久必能驾美迭欧而为世界之冠,此故理有当然,势所必至也。”在此民族危难的时刻,孙中山指出了民族主义是克服危机的唯一办法,鼓励中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一致对外(帝国主义),而且在国人的心中勾勒了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这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分重要,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越战越勇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亟待完善之处

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是在紧迫的民族危机下进行的。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国人从开始接受“民族国家”而不是某一个家族的“天下国家”开始,逐步吸收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民族国家意识逐步觉醒,直到将民族国家认同变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可喜的,然而也有值得担忧之处。

面临紧张而迫切的救亡使命,民族国家认同被当成了一种工具。换句话说,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国家认同的工具理性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将各民族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捍卫国家的尊严和独立浴血奋战。但是,当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尊严之后,被动摇的民族文化认同该如何稳定呢?民族国家认同不仅应当具备工具理性价值,还应当具有价值整合的价值。

以上是我在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方面的思考。其实,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鉴于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舶来品”,国人对于民族国家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而建立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认同符号体系很有必要。特别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恰当地纳入到民族国家认同的符号体系中。这个理论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建构,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应该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值得学者们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04页

[2]李帆,邱涛.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9.

[3]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M].郑文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6-67.

[4]耿云志.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7,(01):107.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中华书局,1985:187-188.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中华书局,1985:394.

(作者简介:余洋,商洛职业技術学院讲师,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我们的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多元民族
把国家“租”出去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