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镇人大代表的履职轨迹

2019-02-25 08:53陈俊达
人民之声 2019年1期
关键词:村道宝珠选民

/ 图 陈俊达

铃……铃……一大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喂,你好,冯书记,冯一路村道施工这里有个问题需要你过来协调一下……”“好,我马上过去。”从早上第一个电话响起,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开始了,这对于冯有根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冯有根,郁南县宝珠镇宝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宝珠镇人大代表。作为一名“老代表”,冯有根认为,在宝珠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刻,有很多可以发挥自己代表作用的地方。

冯有根向村民作宣传动员

主动让地

宝珠村是宝珠城镇辖区的中心村,人口较为密集,常住人口达3000多人。由于历史原因,村内的生活污水一直以来都是无序排放状态,一遇到下大雨,村巷内便污水横流,村民对此也颇有怨言。为此,冯有根多次向镇人大反映,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直到2015年底,当冯有根得知郁南县开始筹建全县第一批村级生活污水处理池的时候,不禁喜出望外,积极争取建设指标。最后,如他所愿,建设指标有了。原本以为事情可以比较顺利进行了,但接下来的工作又让冯有根为难了。因为正当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的时候,对这个“新鲜事物”,群众有怀疑的,更有反对的,工作一度陷于停滞。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指标,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一贯执着的冯有根不甘就此罢休。他连续几天进村入户、挨家逐户宣传动员,并注意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当得知群众担心原选址会占用自己的宅基地后,冯有根主动让出了自家位于村心自然村S279省道旁约100平方米的宅基地用于修建村生活污水处理池。用地问题解决了,对处理池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冯有根同样尽心尽力,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经过努力,一座日处理量达35吨/天的生活污水处理池终于建成了,受益群众达500多人。看着处理池人工湿地长得茂盛的植物和处理过后清彻的水体,冯有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自己的微信里“晒”了一把。冯有根表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日后,我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力推动整村生活污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带头行动

自2017年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政策实施以来,作为省定贫困村之一的宝珠村,全力推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所谓万事开头难,“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开始工作异常艰难。这时,冯有根想到了一个方法,组织本村的镇人大代表和部分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兄弟镇、村的先进经验,再依靠代表广泛宣传动员,村巷里、屋檐下、树荫中……哪里有村民,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冯有根等代表还以行动说服人,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清拆和整治从自家旧屋做起。通过与家人充分沟通,争取家人的最大支持,冯有根共无偿出让宅基地300多平方米用于村公共设施建设。村民纷纷响应,主动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初,宝珠村共清理拆除危旧弃房、废弃猪牛栏等277处,合计9 971.8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生产工具及建筑材料等230处,合计1 010吨,让地拓宽路面及路基3 000多米。

如今,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村道、一处处美丽的村庄风景、一个个休闲的文化广场正呈现在村民眼前。“村庄整洁了,村道变阔了,大家出入都方便了,这地让得有价值。”主动让地用于拓宽村道的村民冯桂炎说道。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冯有根还有一个习惯,一有时间就到选民家中“串串门、走走访”,听取和收集选民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他把选民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形成了《建设由宝珠旧农机厂至何屋路约350米长、3.5米宽村道硬底化》议案和《申请上级交通部门需要在S279线公路入村庄的路口处布置入村指挥路牌》等建议,提交到宝珠镇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接受评议

作为一名“老代表”,就要起好带头作用。2017年底,宝珠村率先在全镇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冯有根成为宝珠镇代表述职“第一人”。

“各位选民代表,大家好,现在由我就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请各位选民监督评议。”冯有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述职。述职评议会上,冯有根从忠实履职、关注民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民解忧,依法行使职权、做好代表工作三方面向选民作了详细汇报。在现场组织的测评中,冯有根获得了选民代表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村道宝珠选民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村道弯弯
张宝珠:追逐“天人合一”的画心境界
买椟还珠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美南村干群齐心协力开山筑路
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