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地方议会政治版图位移看“时代力量”未来走向

2019-02-25 05:22韩冰
世界知识 2019年2期
关键词:县市选票台独

韩冰

伴随 “九合一”选举落幕,台湾地方议会政治版图发生剧烈位移。在总计912席县市议员中,国、民两党以外的政治势力囊括280席。其中,“时代力量”拿下16席,成为地方议会第三大党。作为台湾社会政治气候激烈嬗变的产物,“时代力量”既是“第三势力”政党的“领头羊”,也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关键少数”,观察它的选举策略、布局与结果,对我们判断岛内政局走向具有一定意义。

积极布局“九合一”选战

“时代力量”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民进党礼让,以及与民进党高举“转型正义”大旗合力追杀国民党的事实,为其打上民进党“侧翼组织”标识。为摆脱“附庸党”标签、筑牢基本盘,“时代力量”积极布局2018年岛内“九合一”选举,力求改变其政坛弱势处境。

一是建立地方党部为选举铺路,并力推“明星”候选人吸引青年选票。2017年以来,“时代力量”陆续在台北市、新北市、云林县等地设立地方党部与办公室,将政治触角伸向基层,为2018年选举打前站。“时代力量”惯打“青春牌”“明星牌”吸收青年选票。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该党力推的40名候选人多为“俊男靓女”,而“岛国前进”发起人之一林亮君、“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创始成员黄郁芬等“社运明星”亦分获提名。

二是借“台独公投”吸引“深绿”选票。相较基层派系完整、拥有执政优势的国、民两党,“时代力量”无法依靠派系运作打“组织战”,也拿不出执政资源“绑桩”,只好选择通过推动“台独公投”收割“深绿”选票。2018年初,“时代力量”鼓噪要将“领土变更”等内容加入“公投”选项。在台中市被取消“东亚青运会”举办资格后,其候选人竭力鼓动民众签署“东奥正名公投”联署书,称“台湾不会屈从中国压力”。

三是推行多元政党“竞合策略”。“时代力量”与民进党保持暧昧关系。在与民进党保持距离、避免受蔡当局“执政不力”包袱拖累的同时,“时代力量”和郑文灿、林佳龙等绿营地方实力派维系互惠局面。而对于国民党在地方县市的候选人则予以攻击。在台北、新北等地区,“时代力量”通过“唱红”“抹黑”等政治操作攻击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侯友宜,借此激发泛绿选民支持。对于一些小党,“时代力量”则试图封堵其成长空间。为阻断同样具有新鲜形象的“社民党”“绿党”等小党发展之路,“时代力量”主动放弃与它们就提名问题进行协调,在台北市、桃园市等选区与其展开肉搏战。对于代表“白色力量”的柯文哲,则与其互动博取“中间选民”好感。台北市长柯文哲作为政坛“非蓝非绿”代表人物,在“中间选民”中颇有市场。曾猛批柯“两岸一家亲”说法的“时代力量”,虽声称不与柯“结盟”,但却默许林亮君、黄郁芬等人以“友柯派”姿态争取“柯系”票源。

2015年6月19日,台北市长柯文哲(左二)出席“水岸台北2015端午嘉年华”活动,与“时代力量”代表黄国昌(左一)握手,为参加比赛的“时代力量”成员加油打气。

缘何成地方议会第三大党

依据“中选会”公告,此次“九合一”选举全台县市议员共计912席,国民党获394席,民进党为238席,其他党派或无党籍为280席。其中,“时代力量”候选人以30.8371万张政党得票、2.49%的得票率,拿下 16 席县市议员席次,并在台北市、新竹市分别获得3个席位,跨过在议会成立党团的门槛,凭借自身实力成为地方议会第三大党。那么,“时代力量”缘何能成地方议会第三大党?

一是县市议员选举制度有利小党拓展生存空间。岛内县市议员选举主要采取“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制”,即一个选区可产生若干议席,每位选民只有一票选择权,候选人依得票高低按应选名额依序当选,且获胜者不能将多余选票让渡给其他候选人。“时代力量”等小党候选人通过极化与国、民两党的路线差异赢取特定群体支持,即便得票数不够抢眼也能成功当选。

二是候选人特质对青年世代产生较强吸引力。“时代力量”打“青春牌”“明星牌”收效显著。“中选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台县市议员候选人20~39岁者占比为13.1%,当选人平均年龄达50.9岁,而“时代力量”推出的40名候选人,20~39岁者占八成,当选人平均年龄31.5岁,最小者仅25岁。此外,“时代力量”候选人“品牌效应”突出,林亮君、林颖孟以“岛国女神”“LGBT”群体代言人等身份受到青年族群欢迎。

三是操作“公投”议题成功获得青年与“独派”支持。针对岛内“深绿”团体发起的“东奥正名公投”、“挺同”群体推动的“以民法婚姻章保障同性婚姻关系公投”,身为执政党的民进党态度冷漠。“时代力量”趁势填补真空,主动与“台独”“同婚”等“公投”议题进行政治捆绑,催出青年世代与部分“独”派人士选票,拉高了候选人得票率。

四是绿营选民“分裂投票”抬升“时代力量”选情。蔡当局上台两年半,彻底耗尽民进党在野八年累积的民意基础,“讨厌民进党”已然成为岛内主流民意。部分曾经支持民进党的泛绿民众,因对执政后大转“发夹弯”的民进党极度失望,在“九合一”选举中,怀着既要教训民进党、又不愿投给国民党的复杂心情,视“时代力量”为民进党替代选项,转向支持该党县市议员候选人。

受制于“台独”意识形态,无法整合“第三势力”

“时代力量”虽在“九合一”选举中收获多席县市议员,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拥有更多政治话语权,但受制于“台独”意识形态挂帅、格局狭窄无法整合“第三势力”等因素限制,其发展前景黯淡。

一是党内路线纷争潜藏分裂危机。“时代力量”在政党组织结构上走“柔性政党”路线,未采用“刚性政党”模式,既没有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也没有制度严格的党中央,仅靠“明星党员”聚拢人气,使得其在政党发展气势受挫或精神领袖权威受损时极易涣散。2017年初,“时代力量”主席团成员冯光远公开发表退党声明,批该党已蜕变成“国运昌隆党”;围绕是否与柯文哲合作等议题,林昶佐与黄国昌多次爆发冲突,其党内路线裂隙呈擴大态势,存在分崩离析的可能。

二是国、民两党强力挤压使其难以突围。作为新兴政党,“时代力量”盲目冲撞传统蓝绿两党格局。一方面,该党称要“边缘化国民党”,但又无法拿出超越国民党两岸关系政策的论述,一味“反中”难获蓝营选民青睐。另一方面,“时代力量”的政治主张与民进党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实际政治运作层面,它又与民进党争夺泛绿选票,两者难免产生龃龉。“时代力量”既无法获得国民党信任,也难以同民进党再次展开深度合作。在层级更高、分量更重的2020年“立委”选举中,恐遭蓝绿两党共同绞杀,自然无法撼动台湾既有政党政治结构。

三是与“社民党”等岛内其他小党陷入恶性竞争。一度声名鹊起的“公民组合”自2015年分裂为“时代力量”“社民党”两个政党后,整合问题成为 “时代力量”处理与“社民党”等其他小党关系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九合一”选举中,“时代力量”不愿与“社民党”等就冲突选区提名问题进行协商。面对“时代力量”的傲慢态度,“社民党”“基进党”“绿党”在选前成立“社会福利国家连线”,宣布未来一起对抗“时代力量”。

四是“急独”政治立场难获多数台湾民众认同。在政治定位上,“时代力量”虽自诩为冲破蓝绿格局的“第三势力”,其部分政治主张也有“左翼运动”色彩,但它本质上还是“急独”势力的代表。目前来看,“时代力量”走的是激进“台独”路线,牢牢占据“急独”意识形态战场与“深绿”基本盘。这虽然可在短期内吸引部分“独派”势力支持,但其政治立场与岛内“重经济民生、轻意识形态”的社会脉动严重脱节,无法替民众谋取福祉,难以成为台湾“最大公约数”,最终还是会遭到台湾人民的抛弃。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县市选票台独
超幸运!安阳购彩者机选票“邂逅”1800万大奖
斥“台独”狂人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县市报如何创新两会报道——以浙江集团旗下县市报的探索为例
民生新闻报道与县市报读者的接受度
县市报加强草根典型报道浅议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