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么就成了加班大国?

2019-02-26 02:22熊剑辉夏乔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9年2期
关键词:加班费富士康

熊剑辉 夏乔

1996年,农民工对于加班是不是合理合法的疑问,开始屡屡见诸报端。

比如,“我们是电子厂职工,一天加班8~9个小时。我们对此提出异议,公司却说给了加班费,你们没白干。请问:给了加班费就可以让职工加班吗?”

还有,“我是鞋厂女工,业务多了就得加班做鞋,从晚上6点忙到12点,按件算工资,没有周六、周日休息。请问:这样按件发工资合理嗎?”

这类法律咨询不计其数,成为那个时代农民工对“血汗工厂”的第一手描述。

2004年,广州万利达纸品厂先遭工人投诉,后殴打采访记者,随即被媒体曝光。据工人们控诉,这家企业24小时生产,每月超时加班200小时,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甚至连饭都必须在车间吃,几百块的月工资都要拖欠两月再发,终于引发众怒。

这类工厂数量众多,演绎的悲剧则千篇一律。由于劳动时间太长、安全条件太差,致死、致残的生产事故屡有发生;工人没有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和生命保障;只要敢拒绝加班,轻则扣薪解雇,重则惨遭毒打。

奇怪的一点是:只要不威胁生命,不少打工者甚至“愿意”加班。

2007年,深圳志峰五金塑料厂女工熊绍敏,因与同事争执遭到主管“惩罚”:禁止周末加班。这意味着她当月将损失100元加班费。受此刺激,熊绍敏下班后脑血管爆裂,陷入昏迷。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唏嘘。

在不少打工者看来,不加班就挣不到钱,所以加班多、加班费足的厂才是“好厂”。而“好厂”的典型代表,正是富士康。

2006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王佑率先揭秘富士康,像工人站立工作12小时、生产线上禁止说话、太过疲劳乃至累倒的情形被曝光,引发公众愤慨。

此后,富士康又增加底薪、减少加班,玩了手“明升暗降”的伎俩。结果一到节假日,加班竟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有个生产线线长甚至放出狠话:“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让你从此以后一个班都没得加。”

100多万农民工糊口要紧,对他们来说,不拖欠工资和加班费的富士康,才是心中首选。

蓝领加班需要血汗工厂,白领加班则需要“加班文化”。

当外资大举进入中国,高学历、高收入、高福利的白领职位曾令无数人追捧艳羡。可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充斥着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动,特别在“加班成疯”的日韩企业里。

“我们经常加班加点,每月加班超过200小时,连加班费都没有。”“楼道里、卫生间、办公室,保不准就能看见抹眼泪的女孩子,进公司没哭过的几乎没有。”……很难想象,这竟是北京CBD高档写字楼里的工作氛围。

任正非公司有床垫,马化腾凌晨回邮件,史玉柱半夜都开会,雷军常年7×16小时工作,王健林的日程表更是轰动全网:4点就起床,连干16小时……中国最优秀的老板都是工作狂,普通员工有什么资格不加班?

于是,加班员工升职受奖,下班员工遭淘汰鄙视,企业的竞争压力被层层传递,“加班文化”就这样自然形成。

行业特性,决定了很多人注定是“加班奴”。

做广告、公关、咨询的,要加班:白天跟客户谈意向,晚上回到公司开始挑灯夜战,一天干十二三小时是家常便饭,连熬几个通宵不稀罕。

干媒体的,热点一出就是号角;当医生的,病人一倒就是命令。抢新闻、救性命都不分白天黑夜地争分夺秒,不加班也就不用干这行了。

在所有行业中,IT业是加班最疯狂的行业,没有之一。

17:30下班,18:30有公司班车,于是没人逼你,大家主动加班一小时;

18:30准备坐班车,一项好处涌上心头:8点有东来顺的工作餐,样多、管饱、有水果。想想回家还要做晚饭,干脆再加班一小时,吃完工作餐再回家;

吃饱喝足要回家,又一项福利在脑际盘旋:10点打车报销。干了十几个小时,哪有力气挤公交?那就再主动加班两个小时呗。

这样的加班条件已经算是好的了,还有大批公司实行的是无偿加班。

有数据显示,中国90%的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50%的行业周加班4小时以上;80%以上的职场人“被迫加班”,70%的“加班族”无偿加班,深圳才是中国的“加班之城”……

当代中国人,宿命般地身处一个“加班时代”。

1992年,当《世界知识》杂志刊出《日本的过劳死》一文时,很多中国人上班,还停留在迟到、早退、看报、喝茶、买菜、织毛衣、接孩子的懒散状态,想象不出上班怎么会“累死人”。

弹指一挥间,2006年,中国跃升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每年“过劳死”人数高达60万。

2011年4月10日,普华永道职员潘洁因急性脑膜炎辞世。这位年仅25岁的精英,微博留言全是“又加班了”“我要睡觉”这样的话。

但在中国,过劳死既不是法律概念,又没有确切的医学定义,至今都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境地。

过劳死面前人人平等。加班不仅摧残员工,高管、老板也难逃厄运。

中国人还在加班时,日本却开始引入“一周三休制”。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实行“一周三休”的日本企业已达到8%。而中国不计其数的劳动者,却还活在没有“双休”和加班费的工作里。

摘自“华商韬略”

猜你喜欢
加班费富士康
英国医生最高获得37.5万英镑的高额加班费
加班费
争抢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