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迅云 让民族医走出大瑶山

2019-02-26 00:21吴志菲
中华儿女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庆医药医学

吴志菲

半夜里电话响了,习惯性地爬起来,一边接电话一边穿衣服。医院,就是家的方向;病人的问题,就是家人的问题。患者将生命重托,信任是给他最大的力量。

他就是曾踏遍瑶山尝百草、走遍瑶寨寻瑶方的瑶医覃迅云,系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会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中国瑶医减法医学生态模式创始人、黑龙江省德坤瑶医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同行都说他是最忙的医生,也是最不务正业的医生。

2018年12月22日,人民大会堂。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在这里举行。只见覃迅云身着瑶族服装,热情地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医学界同仁握手、寒暄、合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信,一种中国民族医药在世界医学界中的自信。

“东北华佗”享誉全国

瑶族先民长期居住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繁衍,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探索治疗伤病的方法。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瑶族先民逐步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掌握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经验的人,被人们称之为瑶医。瑶医所用的药物称为瑶药,并以师传徒、父传子、母传女的口传方式代代相传,为本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瑶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覃迅云说,瑶族人健康高度自治,家家户户都有祛病养生的方法,“小病不出家门,大病不出山寨”的健康自治模式,让瑶族人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之一,瑶族人生活的地方被称为长寿居住带。

广西覃氏瑶医自1693年覃氏瑶医鼻祖覃承新开创,并定下“救死扶伤,利济乾坤”的行医宗旨以来,第三代传承人覃文宣因发明了治疗红斑狼疮症原始处方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覃氏瑶医第五代传承人覃文宣在瘟疫流行期间根据覃氏药理配置改进药方,大锅煮药,施药救民;第十一代传承人覃孝章医术出众,奠定了“北有同仁堂,南有覃孝章”的口碑。自覃迅云的讲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覃氏瑶医320多年经验的积累、传承充满着斑斑血泪,从而磨练出这个民族医家所特有的坚定不屈、悬壶济世的医德家风。

进入新时代后,覃氏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因在桂林行医时治愈了大庆油田黎姓工程师的肝癌病,后受黎姓工程师多次要请在黑龙江大庆办院。1985年覃德坤老先生带三子覃迅云北上大庆创立了第一家瑶医医疗机构。

很快,覃氏瑶医凭借实效的治疗效果在大庆站住了脚跟,因为擅长治疗肿瘤、红斑狼疮等疑难病重病,很快在东北就有了“东北华佗”的美誉。覃氏瑶医也由一家诊所发展成为了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

然而,正当覃氏瑶医在东北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刻,覃氏瑶医第十二代传人覃德坤突然不幸罹难。原本人满为患的医院突然门可罗雀,患者的信任直接考验着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

1998年春,正在大庆出诊的覃迅云接到了自上海打来的一个求救电话。打电话求救的是上海17岁女孩陶某的父亲。陶某突患红斑狼疮生命垂危,深度昏迷。家人、邻里、师生、社会,无数人在为她捐款奔忙,唯一希望就是把天真、活泼的女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医生还是残酷地宣告:已经无能为力!就在绝望之际,热心邻居送来报纸,报道同样女孩同样病在大庆用瑶医特色疗法治愈的消息,陶某父亲立马和大庆联系。

覃迅云接到电话后问清症状,当即用特快专递发出10副瑶药。瑶药到了!覃院长千里之外遥控指导服药,症状慢慢好转。连服几日,神奇的瑶药竟让昏迷11天的陶某睁开双眼,喊出“爸爸”。因此,瑶医千里遥控抢救女孩的事迹在上海传开。1998年3月4日,上海《解放日报》以大幅版面刊登报道《为了花季不凋落》,一时间大庆瑶医在上海引起很大反响。

这期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纷纷来到大庆走进德坤瑶医,对覃迅云进行采访报道。一时间,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收到了全国无数患者的来信来电,都是请覃迅云治病的。本来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救助,没想到在社会引起的反响巨大,让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传人不仅摆脱了患者信任危机,而且更让大庆德坤医院的声誉在全国打开。

“益”起寻医问药健康行

因为瑶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瑶医几千年传承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模式。覃迅云为了使这些宝贵的瑶医药经验能够及时得到抢救和继承,他决心编撰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瑶医学专著。

15年时间,覃迅云深入瑶乡,走村串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瑶医药资料,并加以整理、提高,主编了《中国瑶医学》这部瑶医学巨著,不但结束了瑶医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更使瑶医药理论及经验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全书从瑶族医药的历史起源与沿革谈起,追溯其发展形成的历史,突出其医药与民俗相结合的特点,并在瑶医病因、病理、病症、治则、治法等方面首次全面系统地加以论述,将一些瑶医特色诊法、技法以及用药特色一一展现出来,将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的瑶医治疗专科专病的经验详细推介给广大读者。全书首次全面地将覃迅云15年来所收集到的几千條瑶医秘方、验方,按疾病分类一一列举,以供临床和研究取舍。

为了让瑶医学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覃迅云自筹资金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瑶医辅修专业。学习不能没有课教材,覃迅云又先后主编了《瑶医史》《瑶医基础概论》《瑶医审病学》《瑶药学》《瑶医蟒针学》等13部教材,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创新教材。

2014年,覃氏瑶医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瑶医药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经有6位瑶医学博士后出站。

胸怀仁德、利济乾坤,是覃氏瑶医320多年行医历史的宗旨与社会担当。在覃迅云的心目中,瑶医药要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展现出瑶医“大孝爱国”的价值理念。从1998年松嫩平原抗洪救灾,到2003年抗击非典,再到2008年汶川地震;从举办全国肿瘤健康教育万里行,再到全国掌握不得癌症的智慧健康公益巡讲。覃氏瑶医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累积为社会捐款已经超过6000余万元。

覃迅云常说,没有慈善胸怀的人不能办医院,没有仁德爱心的人不能当医生。覃迅云的心中装的是患者,心里想的是大众。2003年春,非典疫情肆虐,他将祖传治疗“瘟痧”和“热瘴”的秘方连夜整理出来,迅速开发出防治非典的两种瑶药方剂,积极请缨到救治非典第一线。当时,人们闻非色变,北京成了重灾区,而覃迅云竟专程闯入北京。从大庆到北京,整列车只有6名乘客,覃迅云成为第一个进入非典病房的民族医生,用祖传秘方治愈了31位非典患者,并且没有出现一例股骨头坏死的情况。作为民营医院医生是不用去一线的,而他却主动请缨。这到底是为钱?还是为名?覃迅云坦陈:“要说我为钱!大家都知道非典期间医生是最危险的职业,也是死亡最多的。要说为钱,人都死了要钱还有什么用?要说为名!当时我已经是瑶医最有名的医生了,根本用不着拿自己生命去博名气。”他只是淡淡地说:“我是医生,我有祖传秘方和多年治疗类似病状的经验,我不去救人于心不忍,良心不安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确认灾情后,覃迅云第一时间组织50人的医疗队,第一时间驱车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当时震区余震不断,在赶往灾区的路上一块马路宽的巨石从天而降在离他车几米的地方。惊魂过后,他率队绕路而行,奔赴救灾最严重的地区。

因为震区需要救助的灾民太多,带去的100多万元医药物资很快就要用尽了,覃迅云立即飞回北京组织第二批医药物资,运回灾区。在整个抗震救灾期间,50人的医疗团队分头奔赴在最需要救助的重灾区现场,捐助救护车5辆、药品200多万元。

打破传承枷锁育英才

覃迅云说:“现在很多的医生还认为谁的病人多,就证明谁的本事大。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他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他出诊从清晨到深夜“只要你们能等,不管多晚我都给你们看诊”,这是他对患者最抱歉的承诺。

为倡导源头抗癌,他自筹资金举办“全国掌握不得癌症的智慧”健康教育公益巡讲。覃迅云说:“医生越来越多、医院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而病情却越来越多。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我希望通过我的影响和宣传,让更多的人掌握不得癌症的智慧,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听过我的课,我相信他就能挽救一个家庭。为此有人说我是最不误正业的医生我很高兴,今后我还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抗癌公益的活动,打造中国无癌,是我美好的祈愿。”

有一年,覃迅云注意到似乎“各行各业都在评选‘十大英雄‘十大标兵,树立学习的榜样,我想如果在生命攸关的治癌领域评选‘中国十大抗癌英雄,那会给多少病人和家庭带来生的希望”。想到做到,经过认真筹划,覃迅云启动“中国十大抗癌英雄”的大型公益评选。他说,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人科学认识癌症,科学抗癌,告诫大家癌症不等于死亡,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一种慢性疾病。“抗癌英雄”参选条件很简单:只要癌症已达5年以上,有康复证明、热爱生活、故事感人,能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无论是哪个医院的患者,都可报名参加,最后由网络点评投票、最后专家团队评选。令覃迅云没有想到的是,首届“中国十大抗癌英雄”评选活动经网络公布出来后,就有85人报名参加,微信投票平台共收到来自全国300多万人次的投票支持和关注。各站的抗癌英雄們在演讲过程中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疗法、康复心得,以及在抗癌路上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困境。可以说,这是一场场用希望与爱铸就生命传奇的催泪演讲,每次会场都座无虚席,充满了希望、温暖、感人的正能量。抗癌英雄们的榜样力量为那些正在与癌魔搏斗的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令覃迅云想不到的是,在很多地方的活动现场,了解到评选的目的和意义以后,地方主管领导参与进来了,市长也来了,领导们纷纷自我检讨,说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对全民健康有帮助的事,这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事,结果让一个民营医院来承担了,问心有愧啊!

起源于广西大瑶山的覃氏瑶医,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走出大瑶山。覃氏瑶医凭借“养生为要,疗效为王”的临床治疗优势,受到了无数患者的信赖。特别在肿瘤、红斑狼疮等重病领域,为无数被判处死刑的患者带去了希望。

墙内开花墙外香。瑶医减法医学生态模式,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医学学术会议。覃迅云每一次在国际会议期间发表的“减法医学”主旨演讲都能引起大会专家学者的共鸣。也正因如此,覃氏瑶医与世界上众多前沿医学组织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

“每一次医学的进步,都是拿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这是覃迅云多次在演讲中提到的。在重点讲到“瑶医减法医学生态模式”时,他指出:医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因疾病谱的改变而倒逼医学的进步。当今在强大的西医面前,人们越来越不信任传统医药,认为传统医药见效慢,疗效不好。其实并不是传统医药治疗效果不好,是因为人们致病的原因出现了改变,也就是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以前的中国人一生都在和饥饿做斗争,得病也是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因此扶正用补药的医学模式自然管用,而当前人们普遍营养过剩,致病因素也是因为体内毒素垃圾太多而不能清除,阻塞经络窍道而形成的。瑶医有“半通为病,不通为癌”的认识。因此,现代人在疾病在治疗上,用加法反而会增堵,治疗效果当然不理想。在瑶医减法生态医学模式出现之前,其实就是一个“加”、“减”字的差别就花去了我们100多年的时间来理解这样一个理念。

按照祖训,覃家的瑶族医药秘方只传男不传女,只传媳妇不传女儿。覃迅云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传承方式极为危险,很有可能令十几代人努力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稍纵即逝,好的医学应该让各民族共同拥有,让人类都能从中受益。“我们十三代人加上我一共能看几个人?全国有多少病人?我们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必须打破这个规矩。”为此,覃迅云作出了大胆的革命:违背祖训,向所有愿意学习瑶医的人敞开大门!

覃迅云深深知道,振兴瑶医离不开人才的培养。2018年,以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覃迅云为核心的覃氏瑶医专家团队,决定将一家一族的医学财富变成一个国家的财富,让想学瑶医的人都能学到。覃氏瑶医也为传统医药门派类别固步自封现状开创了先河,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振兴瑶医。

相对于之前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的瑶医辅修专业,和瑶医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可以说这次瑶医特色培训班的建设是面向社会的。他破除了医学院校的门槛,就算是本着养生目的来的中医小白也能学,真正做到只要想学的人都能学。

覃迅云认为:“当今社会老年化、疾病谱变化、专科化、费用攀升、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紧张等,是当前国内外医疗卫生体系出现的问题。未来传统医学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会在未来医学中脱颖而出。”他说,西医进入中国百年,而传统医学已经护佑中华民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更是人们健康的保障,这是连续性的、综合性的、人性化的、协调性的医学,是解决未来医学面临的各种问题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他希望传统医学能够成为世界医学领跑者。

猜你喜欢
大庆医药医学
讲价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WELLNESS TODAY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送你一块砖
送你一块砖
藏医药三大学说
穿错了衣服
介入治疗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