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精准扶贫的时代内涵

2019-02-26 00:21王煌
中华儿女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精准

王煌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演变,我国贫困问题和减贫环境日趋复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亟需解决“政府热、社会冷和市场清”的现实难题。“社会扶贫”作为以多元行动主体为主的减贫模式,是对政府单一扶贫治理的秩序重构。受教育程度高、逻辑思维敏锐、行动执行力强是青年的显著优势,发动青年参与精准扶贫能够有效降低减贫系统的局部化和复杂性。而理解青年参与精准扶贫的时代内涵,要将青年扶贫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结合起来,要将青年扶贫精准与贫困识别精准结合起来,要将青年扶贫结构与社会治理结构结合起来,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层面理解。

青年参与精准扶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等方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了思想基础、形成了精神合力。随着大量的社会事务职能从政府身上剥离,客观地需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以往的职责。而青年群体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在了解和反映民生需求、递送公共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调节公共冲突等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青年参与精准扶贫,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能真正做到扶贫思维认知精准、贫困对象识别精准、减贫帮扶举措精准,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制度缺陷等方面的难点难题,是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青年参与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區和革命老区已成为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而现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难以完全有效回应和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脆弱性、碎片化和资源分配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导致基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排斥视角的相对贫困取代绝对贫困的社会问题频发,贫困人口返贫时有发生,贫困代际传递增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贫困治理造成压力。青年参与社会扶贫,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等全方位减贫举措,是在致贫因素多元化、贫困对象流动化、扶贫风险化的背景下对贫困治理理论和实践机制的调整和修适。

青年参与精准扶贫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行动保障。贫困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单是政府强制输入的政治行动和提高居民收入的经济行为,更是嵌入贫困区域组织系统内的社会关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和社会服务,积极调动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类群体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当从政府、市场的角度纵向整合了的社会力量,与从社会整体内部横向整合了的社会力量相互补充时,就会形成最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能够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单一化、分散化向集约化、整体化、精准化转变提供最有利的保障环境,使之更深入地在认识上成为志愿扶贫的思想共识、在行为上成为社会治理的逻辑通则、在方向上成为全社会加快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研究专委会委员)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精准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我的女巫朋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