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知天下秋

2019-02-26 08:44牛锐
醒狮国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悲秋立秋节气

牛锐

伴着夏天的繁华,不经意间岁月溜到了盛夏的末梢就进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

有关立秋的物象和风俗,唐代大诗人元稹在其《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写得较为详细: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与其他节气一样,古代也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即立秋头5天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因为这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了;中5天,大地上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后5天,蝉也开始呜叫了(古人认为蝉感阴而鸣,故称寒蝉,其声为寒声)。元稹的诗把这三种物象都写了进去,还写到了七夕的牛郎织女。至于“一叶惊心绪”,古人认为,一到立秋,梧桐树就开始落叶,甚至这还成了立秋的象征。据记载,宋朝时国家有“迎立秋”仪式:立秋这天,皇宫里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百官到场等候,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这时,梧桐会应声落下一片叶子。因此还留下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成语,

由于立秋正处于由热到凉的季节转换之季,大自然里落叶纷纷,逐渐萧条。因此在历朝历代诗人心中,秋是萧瑟、凄凉、衰败的代名词,节令之秋往往喻示着人生之秋、心情之秋,很多诗人都借景抒情,留下了不少悲秋之作。如唐人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览镜》中自照深慨韶华不再,惆怅不已:“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实则已把身世感慨地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遭遇和前途。全篇深含身世之慨和人生體验,构思精巧,颇有意趣。再如晚唐令孤楚《立秋日》诗云:“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所抒发的是光阴虚度秋意浓的悲凉。

当然悲秋并不是古诗词的全部,相反就在众多诗人抒发光阴虚度感怀悲秋情结之时,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树一帜。刘禹锡赞秋咏秋之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引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没有半点“多事之秋”的悲情。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以落霞、孤鹜、秋水3个意象,组成了一幅流动着的壮美图画。那盈盈秋水,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有一种说不出的自然的哲学之美。诗句中有远有深,境界开阔,给人以强烈的秋天立体的美感,让人多了一份深思和思考。尽管王维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尚秋情绪,但这还只是一种归隐意识,而此诗却独辟蹊径,气势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立品后有人仍茶不离手,但这时却要因人而异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关于立秋日的诗《立秋夕有怀梦得》,千年之后这个立秋日读起来,秋味很浓: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茶能兴秋味。在清凉的立秋夜,秋风乍起,诗人饮茶罢,不禁吟上几句,然后思绪就飘落到了千里云天之外的长洲城,那里有他思念的故人在。约早香山居士三十年,与李贺、孟郊同时代的唐朝诗人刘言史,也在立秋日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做《立秋日》,其中两句为:

老性容茶少,赢肌与簟疏。意思是年纪大了,立秋后所饮茶水就少了,身体不好,簟席寒凉,就不能睡了。这里的茶更注重的是时节的养生了。同为唐时人,对于白居易,茶增思绪飘飘起,对于刘言史,茶减饮量重养生。一个在心,一个在身,茶之为用,即便时节相同,亦因人而异。

立秋之后,农作物基本停止了本身茎杆的生长,加快果实种子的生长,这时就

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民间有“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杜甫《立秋》)跨过立秋这道栅栏,夏日的浮躁渐次内敛为深沉的美丽,秋日的草木摇响了季节的风铃,一个金灿灿的季节正向我们悄悄地迎面而来……

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悲秋立秋节气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立秋》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悲秋
立秋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