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地方产业 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2019-02-27 01:28李庆伟张同军
职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肥城市校企技能

李庆伟 张同军

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紧紧围绕肥城市“一核四区”建设,聚焦“四大动能”工程,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服务地方发展办学定位,持续发挥办学优势,主动融入、精准发力,广泛对接地方产业,丰富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培养适需对路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出了应有贡献。

强力提升办学实力 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集技工教育、中職教育、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以打造特色名校为目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创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队伍建设、内涵提升、社会培训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名师队伍不断壮大,成功引进全国技术能手张福伟,成立技能大师工作站。20名教师获得“齐鲁名师”“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齐鲁首席技师”“泰安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生技能素质大幅提升,大赛成绩始终保持泰安市职业学校前列,曾顺利承办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并取得1金2银3铜的好成绩,1名学生成功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填补省市空白。同时,学校被确定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学校曾成功承办2018年泰安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成绩创历史新高,17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其中1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并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移动互联赛项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承办2018年“技能兴鲁”技能大赛3D打印、数字影音赛项,获得高级组一等奖3人、中级组一等奖4人的好成绩,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500余人,毕业生优质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后进入石横特钢、云宇机械、瑞福锂业、中国重汽等知名企业就业。学校坚持服务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现代产业集聚振兴,年均开展各类短期职业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青年专业就业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做大培优专业建设

学校积极对接肥城市经济发展,瞄准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专业学科,紧密对接优势产业链、技术创新链,推进专业发展转型升级。

依托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学校积极转变技能人才培养观念,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优化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组织企业走访和专业论证,制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地方龙头企业特钢集团对接合作,申报开设钢铁冶炼专业;与一滕化工、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洽谈,申报开设化工专业;立足肥城市桃木雕刻产业特色,申报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紧密依托“建筑安装之乡”产业优势,做强培优建筑安装专业。同时,学校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增加3D打印、新能源汽车、印刷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强化“地方性”“应用型”“职业化”人才培养特色。

开展引企入校,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学校与泰克贝思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办学,引企入校,形成“专业+企业”“课程+工作岗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课程衔接体系。同时,学校联合行业、企业技师共建焊接、汽修、学前教育等专业标准体系,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示范标准,在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共建。并出台系部专业调整方案,解决专业交叉、师资分散等现实问题,专业建设更趋合理。

强力推进专业培优,品牌建设特色凸显。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桃木雕刻入选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数控加工被评为泰安市技工院校名优专业。申报钢铁冶炼和工艺品制作两个新兴专业,新兴特色专业引领优势显现。

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成功引进“清华在线”线上学习系统,设立一体化教学改革办公室,加强一体化师资培养,制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进企业顶岗锻炼与高校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按照新型学徒制模式开展教学,理实相融、学做合一,取得显著成效。

丰富合作办学模式 开拓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立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拓展政府部门联合办学。学校对接联合市政府13个职能部门,推动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先后与住建局、建管局、农业局、农机局、经信局、交通局等部门合作,出台联合办学文件,开展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为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提升搭建了平台。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制定出台《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外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明确校企合作考核细则,规范实习管理,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安排196人赴石横特钢、傲世集团等市内规模企业顶岗实习,400余名学生与石横特钢、兰山电气等企业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将学生“家门口”就业落到实处。

建立企业冠名班、订单班。学校与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举行校企合作发布会,在校内组建“特钢”冠名班,培养冶金、机电专业技能人才。与云宇机械、傲世集团、泰鹏集团等市内规模企业合作洽谈,组建17个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1200人,真正做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牵头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学校契合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组织市内24家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镇街成教中心校,成立肥城市职业教育联盟,通过联盟章程,成立管理委员会,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地方的现代职业教育共同体,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共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与住建局、建管局等部门合作,联合开展实用技能人才培训4000人次;深化与中国模板脚手架肥城产业园合作,开展国际认证培训;持续推进与兴润建设集团、云宇机械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合作育人新格局。并制定服务当地企业发展工作方案,召开校企合作发布会、服务当地企业发展对接会,优化服务方式和机制,将服务企业行动推向深入。

强化载体平台建设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以学校搬迁、新校启用为契机,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区域人才培训航母。

不断创优办学条件。新校已全部启用,占地360亩,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学历教育1万人、年均短训2万人,建有高标准培训楼和机械加工、商贸服务等各专业功能车间,新校环境优美、庄重大气,现代化功能完备,为教学和培训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学校是山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鉴定基地、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今后,学校将争取承担更多政策性培训项目,努力建成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商貿服务等优势特色专业群,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优质平台。

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群。学校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精品农业等地方特色专业,打造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现代化工、精品电商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实行优先统筹、集中管理、抱团发展、强势培优,以强化专业技能、岗位素质与创新精神为核心,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建设,在培养目标、实训方案、师资建设、专业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集约效应和精英品牌。

建设公共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学校积极创优人才培养培训条件,放大培养培训优势,挂牌成立肥城市公共培训基地、肥城市公共实训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和公共事业等各类培训,聘请领军人才、高校教授、专家学者来校担任客座教授,提升学术水准和培训档次。

挂牌成立肥城君子商学院。学校与肥城市企业家联合会合作,联合区域高等院校和当地骨干企业,建立君子商学院,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和素养提升培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牵头组织“大能手”联谊会,搭建学校教师、企业技师、专家教授等交流平台,促进共同提高。

当前学校发展已进入关键节点、崭新阶段,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将抢抓机遇,砥砺奋进,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贡献社会的办学定位,突出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积极营造主动服务、精准对接、合作共赢的工作局面,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实现高质量高层次发展,建设特色职教名校,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新时代“美好肥城”建设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肥城市校企技能
小鹿和泥塘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爱是什么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画唇技能轻松
肥城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