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化瘀法辅助治疗IVF-ET中宫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19-02-28 03:51李瑄卜亚丽叶敦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宫腔积瘀血宫腔

李瑄, 卜亚丽, 叶敦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4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等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不断发展,为不孕症患者带来福音。但众多因素影响着辅助生育技术的临床结局,移植周期中的宫腔积液(endometrial cavity fluid,ECF)可使宫腔子宫内膜的微环境产生改变,直接性地影响子宫内膜的胚胎容受性,进而降低辅助生育技术的妊娠率[1-6]。宫腔积液患者常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等临床表现,超声检测发现宫腔内出现无回声区,宫腔内子宫内膜线分离即可诊断。IVF-ET过程中出现宫腔积液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如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抽吸术、宫腔灌洗、缩宫素肌注或口服益母草等,对伴有输卵管积水的,可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造口术、输卵管栓塞术。但宫腔积液易反复出现,不同处理、治疗宫腔积液的方法和方式,治疗效果均不甚满意,且其对IVF临床结局的影响有待证实。

祖国医学古籍中并没有“宫腔积液”的病名记载,朱丹溪提出:“痰为之物,随气升降,无处不至,凡有块者,多为痰也。”通过B超检查,视之可见的宫腔积液即属有形之痰。中医认为,在所有有形之邪中,瘀血是最常见、最基本的病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就曾说过:“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因此,我们猜测,痰湿、血瘀是宫腔积液的病理基础,瘀滞是宫腔积液的病理实质。血瘀日久,可以化热,可蕴而化毒,致热毒、瘀毒内蕴。针对这一病机,本研究采用中医清热祛湿化瘀疗法辅助治疗IVF-ET中的宫腔积液,以期为IVF-ET中宫腔积液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本研究病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叶敦敏教授门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阴道B超诊断为宫腔积液的患者,共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抽吸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抽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诊断标准宫腔积液诊断标准参照《经阴道超声诊断学》(第2版,常才主编,2011年):超声提示子宫腔内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即可诊断为宫腔积液。宫腔积液的量一般参考超声下监测的宫腔线分离最大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APD)值来评估[7]。

1.3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2~42岁之间的不孕症患者,行IVF助孕,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阴道B超诊断为宫腔积液者;②自愿接受并能够坚持治疗方案,以及能够配合相关检查者。

1.4排除标准①合并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肝、肾、心血管、脑血管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5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月经周期第10~12天或激素替代治疗的第10~12天,阴道B超发现宫腔积液,随即在阴道B超监视下行宫腔抽吸术,术后内服清热祛湿化瘀中药方至移植日停药,以期预防宫腔积液的再次形成及促进已形成的宫腔积液的吸收。清热祛湿化瘀中药方:毛冬青20 g、忍冬藤15 g、茯苓20 g、三七10 g、丹参15 g、五指毛桃20 g、香附10 g、火炭母20 g、浙贝母15 g、苍术10 g、甘草6 g、陈皮6 g。气虚者加黄芪,血热者加地榆,湿盛者加泽泻,临证加减不超过两味药。煎服方法:中药每天1剂,每剂煎煮2次,约3碗水(900 mL)煎至1碗(300 mL),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次。自宫腔积液抽吸术日开始服至移植日停药。1.5.2 对照组 月经周期第10~12天或激素替代治疗的第10~12天,阴道B超发现宫腔积液,随即在阴道B超监视下行宫腔抽吸术,术后不服用中药或其他药物。

1.6观察指标及方法(1)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的宫腔积液量。(2)收集2组患者治疗后移植日宫腔积液消失的例数,计算治疗后宫腔积液的发生率和移植取消率(取消移植的周期数/总周期数)。(3)计算2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移植后28 d阴道B超下见到孕囊的周期数/移植周期数)。

1.7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定量资料,首先采用S-W正态性检验分析其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其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对于分类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数据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本研究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40岁,平均(32.87±3.85)岁;病程1~6年,平均(3.47±1.59)年;孕次0~4次,平均(1.6±0.3)次;输卵管因素不孕19例,非输卵管因素不孕11例;治疗前宫腔积液量最少0.6 mm,最多3.7 mm,平均(2.55±0.87)mm。对照组3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41岁,平均(31.63±3.93)岁;病程1~6年,平均(3.3±1.49)年;孕次0~4次,平均(1.6±0.4)次;输卵管因素不孕21例,非输卵管因素不孕9例;治疗前宫腔积液量最少0.7 mm,最多3.6 mm,平均(2.51±0.85)mm。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孕次、不孕原因、治疗前宫腔积液量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2组患者的宫腔积液疗效比较

2.2.1 2组患者治疗后宫腔积液发生率比较 表1结果显示:治疗后移植日阴道B超观察下,治疗组宫腔积液继续存在者6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宫腔积液继续存在者14例,发生率为46.67%。治疗组宫腔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2组患者移植取消情况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后移植日阴道B超观察下,宫腔积液消失者进行胚胎移植,宫腔积液继续存在者取消本周期移植。治疗组移植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宫腔积液发生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ECF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2 2组患者移植取消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mbryo transfer cancellationrat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2.2.3 2组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组共移植24例,临床妊娠(移植后28 d阴道B超下见到孕囊)17例;对照组共移植16例,临床妊娠13例。2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热祛湿化瘀法在不影响IVF-ET临床妊娠率的前提下,能减少宫腔积液形成,促进已形成的宫腔积液吸收,从而降低冻融胚胎移植取消率。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3 讨论

月经周期第10~12天或激素替代治疗的第10~12天,阴道B超发现宫腔积液,随即在阴道B超监视下行宫腔抽吸术,抽吸术后宫腔积液可再次形成,妨碍胚胎移植。故抽吸术后用药格外重要,需本着以减少宫腔积液形成、促进已形成宫腔积液吸收的目的辨证用药。

宫腔积液或因素体虚弱,或因产后亏损,以致产后水血胶结,或外感邪毒,或素有瘀积瘀阻,伤及冲任子宫,子宫藏泻失常,血不归经,以致“离经之血”瘀积,留结瘀滞于下腹而发病。血瘀日久,可以化热,可蕴而化毒,致热毒、瘀毒内蕴。“百病多由痰作祟”,宫腔积液根据B超诊断,视之可见的宫腔积液即属有形之痰,瘀血可与痰、湿等病邪相兼为病,日久还可致热毒、瘀毒内蕴。

针对上述宫腔积液的病机特点,本研究采用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方中清热解毒药物如毛冬青、忍冬藤,不仅能有效地减轻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反应,还能促进肌肉收缩,促进局部炎性渗出液的吸收,减少宫腔积液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减少宫腔积液的形成。活血药物如三七、丹参,具有通畅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之功效,能降低血管内毒素水平,稳定微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的渗出与内皮细胞的分泌,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宫腔积液的形成。由于“津血同源”,瘀血阻滞可影响脏腑气化功能,使水液运行障碍,导致瘀血兼夹水湿之证,为此,本研究配伍祛湿药,如茯苓、火炭母等,既有助于瘀血消散,间接加强活血祛瘀药之功,又寓有引邪外出之义,引瘀血、水湿之邪从前阴而去,令瘀血化水而下,使邪有出路。同时方中还配伍化痰药,如苍术、香附等,以痰瘀同治。

本研究结果表明,清热祛湿化瘀疗法既对形成的宫腔积液具有消散作用,又对宫腔积液的再次形成具有预防作用,从而降低移植取消率,加速辅助生育技术的进程。在本研究范围内,清热化瘀法对临床妊娠率没有消极影响,至于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尚不能明确,后期可加大样本量进行观察。

猜你喜欢
宫腔积瘀血宫腔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宫腔积液是否需要治疗
宫腔积液是否需要治疗
完带汤加减治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宫腔积液的疗效①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宫腔积脓应该怎么治疗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