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伴乳腺结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9-03-01 06:47任荣荣张淇惠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右乳乳腺炎结核

任荣荣 乔 飞 张淇惠 宋 娟 李 勇 ,2(通讯作者)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乳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特殊类型感染性疾病,直接感染比较少见,多由肺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或肠结核通过血型播散、淋巴途径、邻近组织感染导致结核性乳腺炎[1]。该病临床相对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现将本院肺结核并乳腺结核1例影像学表现情况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2岁。发现右侧乳腺肿大3月余,无疼痛、低热、盗汗等症状,未行任何特殊处理,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专科检查示:四测正常,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乳房表面皮肤无红肿,无浅表静脉曲张,无“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右乳乳房增大,触之较软,水肿中央触及一肿块,质硬,活动度查,界限不清,右侧腋下、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既往体键。超声检查:右乳皮下水肿征象,右侧腋窝不均质低回声。乳腺钼靶:右乳中央区可见局限性密度增高影,结构紊乱,边界不清,邻近皮肤增厚。左乳乳头及皮肤正常,皮下组织清晰;右腋下可见淋巴结肿大。双侧乳腺内呈多量腺体型,左右对称,并见粗大索条状乳腺导管影。诊断:右乳中央区局限性高密度影,BI-RADS 4C级,建议进一步检查;双侧乳腺增生。胸部CT:双肺散在结核灶,以增殖、纤维化为主;右侧乳腺腺体密度不均匀,邻近皮肤增厚,并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建议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图1)。乳腺穿刺病检示:穿刺组织全检,镜下大部分区域干酪样坏死,周围肉芽肿性炎,考虑结核性乳腺炎。给予抗结核治疗、随诊。

图1 A~B 右乳中央区局限性密度增高影,结构紊乱,边界不清;右腋下可见淋巴结肿大。

2 讨论

乳腺结核病程进展缓慢,一般因乳腺肿块就诊,多无疼痛,随着病程进展逐渐累及邻近皮肤致水肿、黏连,可出现溃疡、瘘管,伴或不伴窦道形成[2]。该病一般无全身中毒症状,多由其他部位结核播散所致,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乳腺结核一般分型及X线主要表现:(1)结节型最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部分周围可有毛刺,但周边无晕征,易误诊为乳腺癌;(2)弥漫型,表现为多发、分散的致密影,可皮肤增厚;(3)硬化型,表现为乳房变硬,均匀致密肿块影,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也可有乳头凹陷[1,3,4]。乳腺结核需要与乳腺炎、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相鉴别。乳腺炎患者多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并有高热、血象白细胞增高,部分由脓液形成,细菌培养可确诊。乳腺纤维腺瘤多为无痛性肿块,体检发现,生长缓慢。乳腺癌多发于40岁以上,病程短,肿块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有“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炎性乳癌也可有皮肤广泛水肿增厚,X线主要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钙化,可见小分叶、毛刺,钙化一般为细沙砾样、线样钙化,常成簇、线性或段性分布,结构扭曲伴或不伴钙化,血供增加及导管征,并可有淋巴结增大等征象。乳腺结核多有原发病灶,X线检查对于乳腺结核是原发还是继发诊断有一定帮助,PPD及IGRA阳性也可协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手术或穿刺活检。

虽然乳腺结核发病率相对较低,并与乳腺炎、纤维腺瘤及乳腺癌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部分存在交叉,但是准确的临床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影像科医生应不断学习、提高警惕,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猜你喜欢
右乳乳腺炎结核
乳腺胰腺来源转移癌1例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