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在工程标准国际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9-03-01 07:04
中国勘察设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国际化标准化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标准国际化工作高度重视,住建部领导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标定司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也做了详细的安排。标准国际化工作,住建部也是刚刚起步。因此,我们今天召开的是一个推进会、交流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研究,怎么把这项工作扎实推动,让成效更快地显现出来。

标准国际化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共同努力。怎么认识、怎么推动,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前提。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两个想法:一是为什么要推进标准国际化;二是怎么推进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

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新问题,十几年来,我们行业,包括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行业、企业一直不断反映,但把这项工作上升到国家政策和措施的高度应该是近几年的事情。现在,住建部正在推进标准化体系的改革,标准化体系的改革与标准的国家化其实是一项工作,要推进工程标准的国际化,我们的国家标准就必须面向国际化进行改革。

推进标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个时代背景,就是十九大提到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三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的需要

1.经济发展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提高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质量层次和品牌影响力,推动我国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也就是说,中央明确了经济发展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四、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的工程建设基本满足了国家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工程建设需要,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是,下一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是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这个根本性的转变来认识我们所有的工作,要有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

2.标准化水平高低,也是影响工程建设、城乡建设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时指出:“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站位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发言中提出,“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虽然有一些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一些标准填补了空白,但是总体上讲,标准的水平还不能适应今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支撑转型发展,特别是绿色发展的需要。所以,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要有世界眼光,要“瞄准国际标准来提高我们的水平”。

3.标准化工作的理念也急需转变。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作为提高供给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工程标准只是满足于工程建设本身的需要,而没有把目前国际通行的规则在工程—产品—服务的全链条、全体系上考虑。所以,下一步不管是工程标准国际化还是标准体系改革,一定要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跳出工程的范围,树立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意识,来推动工程建设标准水平的提升。

(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是事实。

多年以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致力于满足国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覆盖了30多个行业,从1979年的175项增加至目前的8000多项,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特别是面向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标准体系在构成上不尽合理,还有重建设、轻管理,重设计施工、轻检验检测评估,重经济性、轻性能品质,重结构安全、轻健康环保,重节约能源、轻绿色舒适,重单体建筑、轻城市和区域,重单项技术、对集成和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工程建设标准一直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我国经济实力比较弱时候,我们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现在是“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标准的要求和需求是不一样的。

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标准化工作确实和开放型经济的需要、和支撑新格局的需要差距还比较大。

(三)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措施,包括建筑业仍然大而不强,监管体制不健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等系列问题。提出了未来的任务,包括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建筑业企业要加大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力度,积极适应国际标准;到2025年,与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工程建设合作备忘录,同时争取在双边自贸协定中纳入相关内容,推进建设领域执业资格国际互认。提出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促进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公平竞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队伍;积极参加国际标准认证、交流等活动,开展工程技术标准的双边合作等一系列目标要求。

我们要落实这些任务和要求,就亟须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

怎么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起步较晚、起点低,标准国际化水平和国际推广能力比较弱,影响力、话语权不高。大致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问题:一是站位不高。二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缺乏标准国际化战略规划引导。三是标准的水平不高,国际适应性不强。四是中国标准的国际认可度低。五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程度比较低,话语权不高。六是标准国际化落后于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针对这些问题,标定司组织了行业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包括国际标准的比对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对比报告。

下一步怎么推进标准国际化?我想从4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一是尽快构建国际化的、新型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尽快形成带动效应。三是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的活动。四是急需培育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发展国际化专业团队。

(一)构建国际化的、新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1.建立工程建设技术性法规体系。全行业现在有179部强制性工程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是39部,2019年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底线、是一个技术法规。

2.发展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这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专业化行为,自我声明,自愿采用。希望社会团体或企业,包括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评估等。目前,住建部已发布了352项把原来国家标准转化为团体标准的政府标准目录。

3.适应国际通行的标准内容结构、要素指标和相关术语。

4.瞄准国际先进,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

5.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包括加强标准外文版翻译;支持优势行业、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一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以及相关内容,转化为国际标准或“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标准;鼓励我国专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包括一些区域性的活动;加快培育国际通行的与标准实施相关的认证、保险、检验检测等制度的完善。

(二)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鼓励三个“先”

1.地方先试

2018年年初,易军副部长在上海调研期间,同李强书记进行了沟通并形成共识,决定把上海市作为标准国际化试点,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独特优势,先试先行。作为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试点,近一年来,上海市积极工作,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案都比较完整。上海城建行业也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如工效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方面,需要先进的、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地方,作为试点示范先行。

目前,国务院已批准的自贸区有12个省市,包括上海、海南、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这些自贸区设立的地区,应该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前沿,工程建设领域的国际化工作也应该积极地先行先试。

对于标准国际化工作,我们也在想,能不能用三五年的时间,先推动一批好的、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取得成功经验,来带动面上的工作。我们希望借这次会议的交流,借鉴大家的经验,把试点工作做得实一点。

行业先行

中交、中建等行业骨干企业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先行,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交通、铁路、电力、石化等行业,都有很多好的经验,有的已经在标准国际化的工作中摸爬滚打了若干年,希望大家能共同参与,特别是这些优势的行业尽快总结出好的经验,在工程建设领域共同分享。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超高层技术也是个品牌,虽然还达不到中国高铁那种影响力,但我们成熟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工艺、技术和能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开始逐渐显现,但在整个标准化的推进上还任重道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国际化工作的步伐。

企业先锋

重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像中国电建集团、云南建设投资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都已经积极参与了标准的国际化工作,有的还参与了国际化标准组织的一些具体工作,如标准的制修订;有的开展了相关研究,成果显现。下一步,这些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趟出一条路来,为其他企业积累经验。

(三)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里头的关键词是更加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话语权不高。我们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较少,能力不强,同时,对国际标准化规则、制度等研究深度不够,研究力量和人才队伍比较分散,极其缺乏,也很少有好的研究成果。

据统计,过去40年,我国工程建设90%的工程都在国内,真正能够“走出去”的连10%都不到。201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85.9亿美元,而我国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万亿元,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仅占建筑业总产值的不足1%。

国务院在推动“放管服”改革中提出,要打破对外资企业的壁垒。所以,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要向世界开放。对我们来说,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起来,不然我们走不出去,市场要开放,那我们的国际化步伐就会越来越弱。所以,建筑业急需转变思想观念,把建筑业的发展放到全球一体化格局当中,中国既要“走出去”,也要对外开放“引进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要破除自我封闭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强与国际市场、国际工程技术、国际标准的对接,在交流中寻求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盈利。

(四)培育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发展标准国际化专业团体

推进工程标准国际化有三个前提:一是标准国际化要求具备技术能力强、懂标准、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标准国际化是长期任务,需要深入研究,长期投入、跟踪、对比。三是要培育专业化国际标准咨询服务业,包括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关的认证、保险、检验检测等制度。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国际化的人才和队伍,这是我们推进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培育一批标准国际化领军人物;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建设标准制定机构;发展一批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评估、咨询机构;要形成一批工程建设国际标准化先驱企业;树立一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行业品牌。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做好行业下一阶段工作,最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特别是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深刻理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对标准化工作、对建筑业改革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行业的力量!

(本文根据住建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在2018年12月5日召开的工程标准国际化工作推进会上的录音整理摘编,标题为本刊所加,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国际化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标准化简述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