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涝灾减产原因分析及主要减灾措施

2019-03-02 03:43苗兴武
中国棉花 2019年2期
关键词:抗灾棉田积水

苗兴武

(山东省东营市棉花管理站,山东 东营257091)

由于2018年8月18―20日温比亚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影响,山东省东营市棉花减产严重。据调查,全市籽棉产量2 274 kg·hm-2,比上年3 342 kg·hm-2减少了1 068 kg·hm-2,减产32%;皮棉产量912 kg·hm-2,比上年1 374 kg·hm-2减少了462 kg·hm-2,减产33.6%。为积累棉花防灾抗灾经验,改进棉花生产技术,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对涝灾之后的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

1 秋桃减少与烂铃增加是涝灾减产的主因

强降雨与大风主要从两个方面导致棉花减产:一是导致上部果枝蕾铃脱落,秋桃减少。2018年棉花平均单株秋桃0.69个,比上年的1.7个减少了1.01个,减幅59.4%。二是强降雨导致棉田长时间积水,引起下部烂铃严重。2018年棉花平均单株烂铃3.1个,烂铃率30.4%,比上年18.7%增加了11.7百分点。

2 适期早播可提高抗涝能力

从表1可以看出,早播的棉花虽然烂铃也较多,平均铃重较低,但棉花总铃数多,单位面积籽棉产量比晚播地块高;晚播棉花虽然烂铃少,但结铃晚,上部花蕾又因风雨脱落,导致总铃数少,产量低。 因此,适期早播可减轻涝灾损失,提高抗灾能力。

表1 不同播期灾后棉花产量调查

3 不同品种间烂铃率有明显差异

根据灾后对4个品种的烂铃率调查(表2),发现品种间烂铃率差别较大。有的品种烂铃率高达45.1%,有的品种仅为18.4%。如果品种间烂铃率的差异确实是品种特性形成的,那么选育抗(耐)涝灾品种就成为减轻烂铃损失、提高棉花抗御涝灾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表2 不同品种灾后烂铃率调查

4 棉花在花铃期后期有较强的抗涝能力

棉花花铃期后期(8月15日以后)能够耐受较长时间的积水。正常棉株在积水深度30 cm左右的情况下,淹水10 d不会死亡;而玉米淹水7 d就会死亡。棉花花铃期后期伏桃数量已经确定,一般情况下,伏桃数量约占总铃数的70%左右,这部分桃脱落较少。因此,棉花花铃期后期即使遇涝而死,通常减产率不会超过50%,一般不会绝收。如果种植玉米,这时正值抽雄前后,一旦死亡就会绝收。所以,盐碱涝洼地种植棉花风险较小。

5 加强棉田基本建设是提高棉花生产抗灾能力的基础

涝灾发生后,迅速排水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若棉田表面平整度高,排灌配套,能够迅速排净积水的棉田,减产幅度较小;反之减产幅度大。另外,涝灾发生后,排出田间积水是实施其它抗灾减灾措施的前提。因此,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棉田平整度,完善排灌设施,对提高棉花生产抗灾减灾能力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抗灾棉田积水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更 正
栽培模式与施氮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小熊当当玩积水
印尼海啸已致数百人死亡
各级青联组织积极防汛抗灾
大决心
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