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美无核化谈判的症结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2019-03-02 20:32
关键词:朝核问题朝鲜半岛进程

马 晶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近30年,期间围绕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朝美双边关系不断在相互威胁、制裁、谈判、妥协以及寻求补偿中往复循环。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出现转圜,朝鲜不仅愿意以弃核为议题与韩国和美国进行首脑会晤,而且还提出了阶段性弃核的意愿。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实现了首次历史性会晤,两国首脑发表了包括“建立新型美朝关系、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送还美军战争遗骸”等四项内容的朝美《联合声明》(1)《朝美首脑会谈联合声明全文》,https://cn.yna.co.kr/view/ACK20180612010900881?section=search。。新加坡峰会后,朝鲜停止了核导试射,美韩也暂停了大规模联合军演,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双暂停”得到实际执行。然而,由于朝美之间长期缺乏互信且实力严重不均衡,两国关系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双方就无核化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分歧与摩擦,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朝美河内会晤也以未达成协议的方式结束,两次首脑会晤凸显了朝美无核化谈判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在阐述两次朝美无核化谈判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朝美无核化谈判的焦点和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一、朝美无核化谈判的特征及趋势

朝核问题一直是朝美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1994年,两国达成了《日内瓦核框架协议》,然而协议的大部分内容未能得到及时落实。2003年,朝核危机再次爆发后,朝鲜仍然希望能够实现朝美双边直接会晤,但是美国以“不能信任朝鲜”为由予以拒绝,后来在国际社会及中俄两国的积极斡旋下,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得以举行,并发表了《“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当前朝美再次回到了双边谈判的进程中,这也体现了特朗普政府的对朝政策。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说服平壤重返谈判,并使朝鲜接受完全无核化。从举行历史性峰会并发表朝美《联合声明》到河内会晤的无果而终,朝美双方的无核化谈判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特朗普政府将朝核问题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并对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有着较强的紧迫感。在布什政府执政期间,朝鲜跨过了核试验的门槛;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朝鲜继续稳步发展了更为先进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技术。朝鲜今日的核导能力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使得特朗普政府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国家安全挑战。新加坡会晤后,特朗普递交美国国会的一份总统声明宣称,“朝核问题以及核裂变材料的扩散仍然对美国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2)《特朗普称朝仍是“异乎寻常大威胁”》,http://news.sina.com.cn/c/2018-06-24/doc-iheirxye9647189.shtml。美国的潜在风险是巨大的,特朗普总统有着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坚决性和迫切性。因此,在越南河内会晤无果而终、朝美对话陷入胶着状态的情况下,朝鲜考虑暂停与美方的无核化谈判,(3)《朝鲜外务省副相宣布将考虑停止与美国谈判》,https://chinese.joins.com/gb/article.aspx?art_id=188145&category=002001。特朗普政府仍以“希望与朝方继续进行谈判”进行回应,(4)《美国务卿蓬佩奥称美方希望继续同朝鲜对话》,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3-16/8781588.shtml。并下令撤回财政部对朝最新制裁的决定。(5)《特朗普突下令撤除财政部对朝最新制裁》,http://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190324-942614。很明显,特朗普意欲保持与朝鲜的对话,极力维持谈判进程,以确保美国对朝鲜的“极限施压”政策能够奏效,最大限度地利用朝核问题为其连任加分。

第二,朝美双方在互动中相互克制,保持继续对话的初衷。朝美之间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为目标签署了朝美《联合声明》,但是朝美《联合声明》回避了双方分歧的焦点性问题,没有明确提出解决朝核问题的路线图,是朝美折中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后续双方高级别会谈多次被搁浅。即便如此,朝美双方也没有放弃谈判、对话的方向,并举行了第二次首脑会谈。从2018年以来,朝美关系最大的变化在于相互之间语言措辞的改变。河内会晤后,双方都没有使用过去的强烈言论抨击对方,朝美领导人均对会晤给予了“建设性”“有内容”的评价,朝美双方都在刻意避免使两国关系和半岛局势再次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往复循环中,朝美双方在互动中相互克制,保持了继续通过对话、外交途径协商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初衷。

第三,美国日益主导谈判进程。在朝美无核化谈判进程中,朝鲜一直自视为是其首先发动和平攻势,使半岛局势出现转圜,朝鲜通过韩国特使向特朗普转达了以“无核化”为内容同美国进行谈判的意愿,朝核问题出现重大转机,半岛问题重回政治解决轨道。朝美峰会后,根据朝美《联合声明》的内容,朝鲜采取了归还美军遗骸、关闭核试验基地以及导弹发射基地等措施。然而,美国不仅没有放松对朝的制裁,而且拒绝了朝鲜提出签署《终战宣言》的要求,无视朝鲜的安全关切。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接连表达了在朝鲜“完全无核化”之前,美国坚持强化对朝经济制裁的立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逐渐掌握了谈判的主导权。而对于朝鲜来讲,则陷入了“无核化”的两难境地,为了保障朝鲜的体制生存安全,在没有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朝鲜很难放弃其“拥核国”地位。而朝鲜要解除制裁和经济改革就必须要进行“无核化”,朝鲜已公开否认了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政策是使其放弃核导试验转而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原因,2018年5月,朝鲜核谈判代表金永哲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平壤放弃核武器“不是来自外部制裁的结果”。(6)“Why Kim Jong Un wants relief from ‘maximum pressure’ sanctions”,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19/02/28/why-kim-jong-un-wants-relief-maximum-pressure-sanctions/?noredirect=on&utm_term=.35bea19ac8e3.国际社会的制裁也对朝鲜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金正恩在2018年新年电视讲话中承认了这一点,他赞扬了朝鲜人民应对“威胁生存的制裁、封锁和生活困境”所做出的努力。(7)《金正恩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http://rodong.rep.kp/cn/index.php?strPageID=SF01_01_02&iMenuID=1&iSubMenuID=9。朝鲜惯用的“拖延战略”似乎是行不通的,反观特朗普总统将朝美无核化谈判作为其重要的外交业绩,在国内大肆宣扬朝鲜“不核试、不射导”的谈判成果以及美国“不着急”的姿态,显示出美国掌握着谈判主导权的立场。

第四,朝美双边谈判必将在协调和冲突中起伏不定。朝美间数十年敌对的历史而带来的互不信任使彼此在谈判中很难达成共识,朝美关系“可进可退”的现实使朝鲜半岛局势的和平以及朝鲜半岛无核化前景都表现出局限性和不稳定性。而且随着首脑外交热潮的退却,在双方工作组层面就如何实现“去核化”问题的探讨必将进入“深水区”,无核化谈判的胶着状态可能进一步恶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协商解决的希望,正如河内会晤仓促收场,但双方都没有急于关闭对话的大门。因此,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相反,它显然是与冲突混合在一起的,没有冲突的预兆,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了。(8)[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3-54页。冲突的双方只有适时对行为模式做出改变,合作才是可以达成的。河内会晤后,朝美双方继续在僵持中试探对方进一步让步的可能性,同时,朝美双方应该适时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和改变,进一步协调立场。对美国来说,意味着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解除制裁和最终实现朝美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前,金正恩政权很难实现“完全无核化”。鉴于朝美两国都互相要求对方进一步行动,双方对于再次会晤都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朝美僵持胶着的状态将会延长。

二、朝美首脑会晤凸显朝核问题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从新加坡历史性峰会到越南河内会晤,朝美双边无核化谈判成为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但是朝美首脑会晤并未能使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具体化,河内会晤后朝美无核化谈判实质上已陷入僵局,两次朝美首脑会晤凸显了朝鲜半岛无核化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朝美双边“单线”联系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一,朝美之间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和诠释相去甚远,这直接导致朝美无核化谈判协商动力下降。 以“朝鲜半岛无核化”为目标,朝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首脑会晤,双方签署的朝美《联合声明》中包含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内容,但是,朝美双方对于“无核化”的理解却截然不同。从河内会晤的结果来看,美国对朝鲜的立场已经远远超出了“无核化”本身的内涵,对于朝核问题,由于朝美之间长期的敌对和政治上的互不信任,美国所追求的目标不是一般意义的“无核化”,而是内涵被扩大化的“全面弃核”。(9)“弃核”是指放弃拥有和发展核武器,为此,弃核国家应该将所拥有的核弹头、核武器部件、用于核武器的武器级核材料交出予以销毁或转用(核材料民用),撤销核武器研究机构,拆除或销毁核武器生产、试验等用于发展核武器的设施,这是弃核概念本身应有的内涵。所谓“全面弃核”,就是将发射工具的弹道导弹也置于弃核国家的放弃范畴,甚至将生化武器也包含在放弃范围之内。转引自:张宇燕主编:《国际形势黄皮书:2019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55页。从朝鲜方面来看,朝鲜虽然宣布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且以“无核化”为目标同韩国、美国举行了多次首脑会晤,但迄今为止,朝鲜只是承诺停止核试验和导弹的试射。朝鲜中央通讯社2018年12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与其碰壁,不如另寻新出路》的个人评论,文章认为将朝美《联合声明》中“朝鲜半岛无核化”理解为“朝鲜接受无核化”是“错误的认识”,“应彻底消除美国对朝鲜的核威胁”。文章强调:“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意义在于,清除朝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周边地区的一切核威胁因素。”(10)[韩]姜镇煜:《紧迫的第二次美朝峰会》,《联合新闻东北亚中心》2019年1号卷,第19页。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坚定意志,并承诺“朝方不再制造或试验核武器,不使用或扩散核武器”。(11)《金正恩强调实现半岛无核化坚定意志》,http://korea.xinhuanet.com/2019-01/01/c_1123933430.htm。从金正恩表明无核化意志并在河内宣布废弃宁边核设施的情况看,朝鲜陷入了“无核化进程+体制保障和经济发展+获得核拥有国地位”的矛盾认识中,朝鲜似乎意在以“冻核”来使美国默认其拥有核武器,朝美无核化谈判也将在这种基调下进行,并将重点放在核不扩散问题上。

第二,朝美之间关于“无核化”方案的认知问题存在巨大差异,这使朝美磋商陷入困境。从河内会晤的结果来看,美国坚持“先完成弃核,后解除对朝制裁”的方针,而朝鲜则要求“放宽制裁等相应措施”等,双方就无核化程序的悬殊立场很难协调,这成为横亘在朝美无核化磋商进程中的巨大障碍。从无核化程序的方案认知来看,朝鲜提出以“分阶段、同步性”“渐进式”的方式实现无核化,这种方式意味着在朝鲜采取分阶段弃核过程中,美国也应在取消制裁、签署和平条约、朝美关系正常化并最终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等方面采取同步行动,从而实现朝美双方行动的“同步”与“对等”。例如,朝鲜停止核导试验并废弃北部核试验场之后,曾多次呼吁与美国签订和平条约,以终止朝美之间战争状态,但是美国方面却始终没有给予回应。美国始终坚持在朝鲜实现“完全、可验证、不可逆地弃核”(CVID)之前,不会放松制裁。美国国务院对朝特别代表斯蒂芬·比根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议上表示“不存在渐进式无核化”“我们不会让(朝鲜)逐步实现无核化……美国政府对这个问题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12)《继博尔顿后,比根也表示“不存在渐进式无核化”……美国齐声对朝强硬》,http://china.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6287.html。特朗普总统也始终没有放弃“一揽子”“大交易”的目标,即美国坚持让朝鲜以全面无核化方式废弃所有核武器,实施“先弃核、后补偿”的一次性弃核方案。很明显,河内会晤朝鲜提出的解除宁边核设施以换取缓和制裁的方式,在美国看来是“阶段性、循序渐进”的弃核方式,是“部分无核化”,无法达到特朗普总统坚持的“一揽子”“大交易”的目标。朝美根本分歧在于无核化与安全保障的顺序问题,即便如此,朝鲜也很难按照美国的要求去做,而是试图通过其战略战术的调整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利益。另外,朝美无核化谈判进程还会因朝鲜核申报的范围以及美国对朝鲜核申报进行验证的方案等问题陷入僵局。朝美双方在谈判技术层面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双方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无论朝鲜还是美国似乎都在等待对方能够首先展现诚意,采取实质性措施和行动。(13)《期待朝美对话之路走稳走实》,http://www.xinhuanet.com/asia/2019-02/28/c_1210070240.htm。目前,由于各方尚未就无核化方案的路线图达成一致,所以朝美无核化磋商进程能否从挫折中恢复,继续保持对话的态势,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三,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即使朝美无核化协商能够持续推进,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结构也会使相关国家未来在《终战宣言》签署以及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构建问题上的分歧和竞争不断深化,这将成为影响朝美之间无核化谈判进程的又一因素。朝鲜半岛问题从不缺少外部因素尤其是大国因素的影响,在过去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谈判过程中,有关各方都建议朝鲜战争的主要参与者缔结一项永久和平条约,但由于多种原因关于朝鲜半岛和平解决方案的讨论始终未能取得任何成果。随着多次围绕朝核问题的首脑会晤的举行,如果朝鲜半岛无核化进行到实施阶段,有关国家将启动对朝关系的实质性调整,将带动地区冷战结构的部分解体,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构筑问题必将应运而生。然而,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是东北亚安全机制建设的一个层面,换言之,朝鲜半岛和平体制的构筑问题超越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层面,与东北亚地区政治、安全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朝美关系正常化问题、驻韩美军地位问题、朝日关系问题,乃至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问题都将关联其中,可能成为重构东北亚安全秩序的重要契机,这也决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俄罗斯、韩国以及朝鲜都建议将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签订与朝鲜弃核进程联系起来,朝鲜将和平条约的谈判作为其安全要求的一部分,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一直是朝鲜方面的安全诉求。未来,围绕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构建,大国之间相互合作与借重、竞争与牵制的状态将不断深化,这将成为影响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变数之一。

第四,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美国国内政治也是影响朝美关系和朝美无核化谈判进程的因素之一,美国中期选举后民主党掌握了众议院,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特朗普总统的对朝政策可能会受此牵制。与此同时,美国战略界、主流媒体对朝美首脑会谈持否定态度,美国国内持怀疑态度的分析人士认为,金正恩寻求和解的动机有待商榷,明确判断出朝鲜不会放弃核计划和彻底解决核问题,“金正恩与世界领导人围绕朝核问题举行了多次会晤,朝鲜却没有做出任何让步”,“对金正恩来说,一切都是免费的”。(14)《朝韩关系改善给特朗普带来了更多的期望与压力》,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government-economy/korean-unity-puts-more-expectation-pressure-on-trump。因此,在美国国内,虽然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极限施压”政策普遍表示赞同,但对朝鲜半岛问题依然存在深重的成见,他们难以及时捕捉到半岛纷繁复杂问题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转机,反对对朝鲜提出的关切和要求做出积极回应。特朗普总统面临着国内的压力,此前缓和对朝关系的举措曾在美国国内受到一些批评,即便特朗普想要利用朝核问题为其连任加分,也需要考虑国内的政治氛围。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中国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的重要当事方,应积极谋求在半岛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和平、稳定的朝鲜半岛局势符合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此轮朝美无核化谈判伴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和中朝关系恢复,在朝美无核化谈判进程不确定性风险增大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在战略支援朝鲜、平衡朝美关系,推动大国协作、协调多边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助推朝核问题的政治解决及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稳定。

第一,战略支援朝鲜、平衡朝美关系。朝美之间围绕朝核问题展开了新一轮博弈,值得注意的是,在金正恩执政初期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和战略弹道导弹的试射,朝核问题的现状和谈判基点与国际社会共同开启六方会谈时已经相去甚远。以平昌冬奥会为契机,朝鲜主动采取和平外交攻势并提出阶段性弃核意愿,是希望以平等国家的身份与美国进行谈判,然而朝美双方在国家实力对比方面存在巨大落差,美国在谈判进程中逐渐显露出掌握谈判主导权的姿态。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朝鲜在确定同美国举行首脑会谈之后,迅速恢复并发展中朝关系,从而使朝鲜这个小国同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15)李家成:《试析韩国在朝美关系发展中的斡旋作用》,《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当代史),2018年,第55页。从朝鲜领导人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接连访华的态势来看,朝鲜需要中国的战略支援。在朝鲜半岛南北首脑会晤和朝美首脑会晤中,虽然中国都不是直接参与方,但通过多次中朝高层会晤与磋商,中国在无核化谈判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应进一步平衡朝美关系,确保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对话态势不会逆转。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朝鲜的让步,也离不开美国的妥协,包括重视朝鲜的安全关切。为削减朝鲜外部威胁,中国应在适当时机为朝鲜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和保证,一方面可以减轻朝鲜在与美国谈判中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朝鲜认识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让朝鲜避免不必要的“战略焦虑”。

第二,应让朝鲜清楚,国际社会不会承认和接受朝鲜成为拥核国。朝鲜弃核绝非易事,朝鲜近期的外交活动,很可能是以其“完善”的核武计划、“举足轻重”的核能力为筹码来换取政治经济效益的。而且朝鲜从未承诺无条件弃核,朝鲜坚定的拥核意志,源于其对自身安全和政权安全的恐惧。一般认为,拥核的敌对国家都会极大地限制自己的行为,以至于难以发生程度剧烈的冲突,因为一旦冲突发展为核战争,任何一方都会难以承受核战争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16)许亮:《东北亚安全制度中的同盟主义与多边主义:理论与历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85页。随着氢弹试验的进行,朝鲜朝着核大国的方向迈出了最后一步。专家估计,在今后5年内,朝鲜可能拥有作战弹头和远程运载系统,从而能够对美国核心地区发动核打击,但鉴于美国强有力的二次打击能力,平壤极有可能永远不会主动使用这些武器。然而,朝鲜掌握的核能力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两国之间的战略平衡,还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美国对于朝鲜政权的外交和军事选择范围。即便如此,也应让朝鲜清楚,核武器不会给朝鲜带来安全。因为即便是核威慑能够带来稳定也不会带来安全,根据对“安全”的界定,它包括物质层面的免于威胁和观念层面的免于恐惧,这种“头顶核弹的和平”只能加剧人们内心的恐惧,是一种核恐怖稳定。朝鲜应意识到,如果朝鲜继续强势拥核,必将遭受国际社会更加严厉的制裁,拥核不会给朝鲜带来安全,朝鲜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目标也将很难实现。

第三,顺势而为,推动大国协作。从朝鲜方面来看,朝鲜不仅愿意以弃核为议题与韩国和美国举行首脑会晤,而且还提出了阶段性弃核的意愿,在接下来围绕朝核问题的新一轮博弈中,国际社会应努力构造利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国际环境。特朗普虽然以“终结朝鲜半岛问题的总统”自居,将朝核问题作为最优先外交课题,但是“特朗普对朝政策不符合传统美国外交常理,他希望在朝核问题上有所突破,但在解除制裁、对朝承诺不使用武力等方面做出让步的可能性较低”。(17)滕建群:《特朗普对朝政策的变化与选择》,《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1期,第81页。考虑到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掣肘和特朗普深陷连任竞选的困局,朝美未来的对话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在朝美无核化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推动大国协作显得尤为必要。大国因素深刻影响着朝鲜半岛问题,然而,当前在朝核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缺少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协调。中国作为半岛问题的当事方,应依据半岛局势变化、自身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半岛无核化进程中担当起“协调者”“斡旋者”的角色,结合朝鲜、俄罗斯、韩国的立场和利益关切,加强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战略沟通,提出创造性的应对方案,新设多边形式对话框架,寻求朝核问题的政治解决,最终提出符合各方利益关切的“共同方案”。

第四,确保实现“不可逆”的无核化,提出中国方案。朝鲜“拥核”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而且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开启来之不易,国际社会和半岛利益相关国家应助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巩固半岛和解局面,确保实现“不可逆”的无核化,决不可错失半岛这一难得的历史新机遇。中国总是能在半岛局势的关键时间点上提出中国的解决方案,为了缓和半岛紧张局势,中国曾提出“双暂停”倡议,成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唯一出路。当前朝美无核化谈判之所以表现在谈判技术分歧上的停滞不前,集中体现于双方缺乏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渐进式”谈判策略。在减少战争风险和构建半岛和平安全方面取得进展的唯一途径是循序渐进的谈判进程,这需要朝美双方在谈判进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采取大量的克制措施,每一方都要做出对等和并行的让步,只有极大的耐心和正确的让步方案,才能使谈判进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需要向相关国家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发挥建设性作用,如此去做,朝鲜半岛无核化在未来是有可能实现的,中国提出“双轨并进”方案也将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成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也应警惕在中美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朝鲜半岛局势急剧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四、结语

朝美两次首脑会晤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并未得以实质性开启,也未取得旨在实现无核化的可视性成果,这一方面集中地体现于朝美双方在无核化的定义以及无核化顺序的理解等技术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另一方面,朝美双边谈判进程也受到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以及美国国内因素的掣肘。尽管如此,朝美无核化谈判仍为寻求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中国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的重要当事方,应助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面对急剧变化的半岛形势不应是被动应对,而应是适时提出中国方案,平衡朝美关系、推动大国政策协调、构建多边对话框架,为确保实现“不可逆”的无核化,为相关各方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无核化进程提供动力和路线图,担当起“协调者”“斡旋者”的角色,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政治解决,合力巩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猜你喜欢
朝核问题朝鲜半岛进程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冷战后朝韩关系发展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的地位、经验及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