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之供需调研的研究

2019-03-03 14:09蔡宗平钱伟郑晓洁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2期

蔡宗平 钱伟 郑晓洁

【摘要】供需调研是高职教学标准研制和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工作需求,设计了供需调研的路径,阐述了调研的实际实施方案,并探讨了调研对象选择、调研内容选取及分析方法,以期为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需调研;教学标准;调研对象;调研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涵盖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等[1],高职教学标准的研制一般包括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标准编制等四个环节[2]。供需调研是教学标准研制和专业建设的第一步,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标准研制的主要依据,是实现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必要手段。本文结合实际对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供需调研进行探讨。

一、调研目的

根据广东省产业特点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结合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相关要求,明确高职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对行业企业以及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明晰就业领域、岗位分布、层次结构等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人才需求特征,清楚高职不同阶段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贯通与层次差异,明确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二、供需调研路径和方法

专业建设供需调研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可分为特定调研法和连续调研法。 调研必须按照一定的工作路径和步骤去实施, 才能保证调研工作的质量。 专业建设供需调研一般包括调研准备、 调研实施、调研分析、撰写报告等四个阶段。

(一)调研路径

调研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成立调研团队,制订调研方案及确定调研工具等环节。

供需调研不是专业带头人、 专业负责人或一两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成立调研团队。 调研团队一般由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辅导员等组成,同时邀请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参加。 調研团队可以设置文献资料组、行业企业组、高职院校组、高职学生组和资料分析组等。 其中行业企业组的组建尤为重要,需要的调研人员也最多,可以根据调研区域的分布或企业的类型再分为若干小组。

为了使调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需要编制详细的供需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要求和实施进度。一个操作性强的调研方案应包括具体工作安排表、调研行业和企业名单、调研学校名单、行业和企业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学校和学生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等。 特别是具体工作安排表,应标明各类事项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完成时限、主要责任人等要素。

调研工具包括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 从调研目的和调研重点出发,设计的问题要明确简洁,方便回答和便于后期数据整理分析。

(二)调研方法

常用调研方法有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座谈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 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调研的时候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

三、供需调研对象

(一)行业企业

所述行业企业包括与专业相关的省市行业协会、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类型企业等。企业调研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兼顾区域的发达或欠发达、规模的大或小、技术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等。企业的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 人力资源主管人员、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等。

(二)开设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职院校。

开设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职院校包括学生。

四、供需调研内容及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环境自动监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幅提升。针对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设备,不论是环境质量在线监测,还是污染源在线监测,目前全国的趋势均是将所有仪器移交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和维护。根据我国现今规定的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项目,每个站点平均有2—3套在线监测系统设备。而按照自动监测系统的工作人员配比要求,每10套在线监测设备需要配备1名专职运维人员、数据有效性审核人员1—2名、比对监测人员1—2名。

根据调研,当前针对该行业的适用、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从现有的企业从业人员结构来看,主要仍为社会层次人员,以电子、仪表专业为主,对环境专业知识认识不足,虽有部分大专院校、本科院校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相关专业人员参与相关工作,但缺乏电子电器、仪器维护等相关的专业技能。

从现有的专业培训来看,全国少数地方开设水、气在线监测运行维护的培训,作为该行业上岗的岗前培训,是考取水、气在线监测运营工上岗证的唯一途径,均为5—7天的短暂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因此,对于环境自动监测企业而言,业务市场很大,但专业型人才普遍缺乏。目前,全国在线监测运营维护企业的业务范围包括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生产、运营与维护,各个环节均需要环境自动监测技术专业型人才。另外,在线监测运营维护的第三方企业还包括一些中小型公司,根据各个地区污染源、环境在线监控的需求,约为每个城市1—2家企业。这类型企业从事在线运维,按照相关规定,均需配齐运营、维护人员。

(二)职业岗位情况

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相关岗位职能进行归类,发现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有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环境自动监测仪器(系统)组装调试人员、工程安装调试人员、运行维护人员、数据分析审核及设备营销人员等,其中运营维护人员需求量最大。

(三)省内外同类专业开设情况

阳光招生网显示,全国2017年还没有以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进行招生的高职高专院校,以环境自动监测管理相关专业方向或开设环境自动监测相关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只有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自动监测管理方向)进行招生,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在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环保大数据方向)开设环境数据处理相关课程。

调查显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环保大数据方向)隶属于学院环境信息系。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环境信息采集与管理方向)培养熟练掌握环境保护基础、环境数据采集、信息统计存储和大数据技术知识,具有环境信息统计与数据存储、JAVA编程、Python爬虫技术、Web应用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可视化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从事与大数据相关的软件应用开发维护、数据抓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等相关岗位工作,能适应环境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应用与维护等相关岗位。

而我院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环境自动监测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侧重于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测及其系统的运维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工作崗位面向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及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运维企业的运维管理等工作。

五、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调研结论

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环境自动监测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推动了环境自动监测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与环境自动监测行业直接对接的环境自动监测管理专业,主动适应了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能够为行业提供急需、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环境自动监测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环境自动监测管理方向)建设供需调研实践为案例, 阐述了高职专业建设供需调研的路径和方法, 并探讨研究了调研对象的选择及调研内容的选取问题, 以期为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标准研制开展供需调研提供借鉴, 也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提供参考。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研结果发现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一是紧跟行业产业需求,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规格衔接;二是打通职业成长通道,理清培养定位,实现培养目标衔接;三是培养核心职业能力,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参考文献】

[1]吴丽华,聂莉萍.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与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以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170-172.

[2]李海东,杜怡萍.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研制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6(0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