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文化内涵建构

2019-03-05 12:11陈锡坚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转型

陈锡坚

(肇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肇庆 526061)

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历过多次的转型发展,每一次转型发展都依然经历了十分复杂而曲折的历程,归根到底,体现了文化在大学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作用。大学在整个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等传统和精神,这是大学共性的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当前高等院校所进行的转型发展,是大学文化属性的转型。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转型文化,凝练与转型发展内涵相符合的、适应转型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及文化建设体系,以文化转型建设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打造良好氛围。[1]

1 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与转型发展的关系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独立。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大学作为培养人才以及学术研究的文化机构,具有教育性与学术性的本质属性,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既不是政府的分支机构,也不是其附属品。[2]南开大学原校长母国光院士认为:“办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办一个氛围”。这样的“氛围”就是要塑造优秀的大学文化。现代大学既要服务好社会,又要守护好大学的文化,显然,大学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讲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3]“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两条重要原则,由威廉·冯·洪堡校长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其主要着眼点是为提高育人质量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成为理想的新人。[4]总之,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育人环境,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思想创新功能、向心凝聚功能、熏陶感染功能等。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在转型过程中大学文化所呈现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及作为应用性科研的指南,另一方面,为社会服务、特别是为区域文化发展传递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力量。转型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转型发展比较密切。大学文化建设是基础,转型发展是快速发展的手段,转型发展促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推动转型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从战略地位来看,地方本科院校文化建设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5]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互联网+”等形势发展对大学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应创新的大学文化,所以说,转型发展有现实意义。

2 地方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2014 年,国家明确倡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文化转型是应然之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6]

2.1 从客观方面来看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规模膨胀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维持其正常运行和成长的动力源泉。对于大学来说中,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之体现。大学中的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环境中所形成和秉承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制度体系等。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中心工作主要是教学工作及其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正常运转的问题。大学文化氛围建设甚至大学精神的培育等软件工程建设自然出现置后的现象,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初期,很难感受到具有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学术氛围等彰显精神风貌的大学文化,与此同时,特别是一些通过合并组成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文化存在着认同感和归宿感缺乏的现象。

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市场经济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虽然利用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困境,但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当前大学文化主要现象表现为:功利主义盛行,商业化、娱乐化泛滥,学校行政化气氛越来越浓。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校历史短、文化底子薄,传统的“专科”教育思想理念,无法满足“本科”的大学文化建设要求。专科教育主要集中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方面以及有关实践技能训练,地方专科院校的文化建设虽然有一定的积淀,但是与本科层次的大学文化内涵、水平等存在差距,没法满足其要求。况且,地方本科院校区域优势比不上大都市及省会城市,办学条件相对差,有关资金资源、人才资源及优质学科专业欠缺。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及转型发展面对客观情况,压力是相当大的。

2.2 从主观方面来分析其主要原因

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运行处于低层面,没有实现从专科层次的“校园文化”到本科层次的“大学文化”的转型。专科层次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娱体育艺术方面,而本科层次的大学文化内涵更丰富,其文化涉及到学科建设文化、专业建设文化、课程建设文化、课堂教育教学文化、质量文化、大学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等,从深层次和时间上不断积淀形成的,对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精神风貌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以物化的实体规划和建筑以及运行机制而彰显特色。

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以及重理轻文等现象,使得大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渠道拓展没有及时到位或者实施不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大学发展过程,其文化形成有内在规律和特殊性,也就是说,可持续性发展性。大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速度快和效益好,既相向,同时又存在逆向。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中,强调理科专业的重要性而轻视文科专业的片面性;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所以,实用主义思想、急功近利思想和重理轻文现象必然存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期的机遇和挑战同在,社会经济发展为地方本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然而,地方高校内部资金和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为顺应潮流,务必着力深化改革,从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师资结构和应用性水平面对现实,压力重重。为了达到一定效果,只好制定相关制度,重点或扶持有关项目,让有关资源向其倾斜,甚至重组机构调整,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其结果如何,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

大学文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协调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系,发挥地方性文化与应用性文化的影响力等。大学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精神文化,最次才是物质文化,而且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中,往往是主次颠倒,强化物质文化建设的至高性、表面性,出现孤立建设,顾此失彼的现象,没有考虑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性、系统性与宏观性。缺乏“文化建设工程”“文化建设行动计划”等为抓手。[5]

总之,发现问题之所在,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有效路径,只要从实际出发,从全局出发,遵循办学规律,科学规划,内外治理,着眼未来,大学文化建设效益不断显示。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文化建设与实践探索

以文化的转型为引领,坚持先进性与特色相结合、传统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普遍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等原则,树立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把握内涵,探索路径,深化改革,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关于高校文化建设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首先,要努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再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由此来看,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探索。

3.1 秉承理念文化的核心作用

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指出:“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7]因此,秉承大学理念,建构大学理念文化,以理念文化指引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在传承大学办学理念文化的基础上,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实践道路,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高校转型是大学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思想观念。

办学理念是对大学的基本性质、价值追求、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等的理性思考,是一所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大学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凝练符合客观情况及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才能在未来发展和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如肇庆学院提出“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既有学理性,又有实践指导性,符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念文化要求。从大学学术活动与其所服务的外部环境来说,学术的概念正如梁启超所言,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学者术之体,术者体之用”。[8]“学”与“术”的关系反映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上,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人才类型。“学”是指学术型人才,这种人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 “术”是指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或实际操作。[9]各种学术活动都在其终极的意义上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创业活动。

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根本性、基础性和长久性的。现代大学发展呈现多学科性、专业性、办学定位区域性、办学模式多样性、办学历史长短性、办学投资结构类别性等特点,因此,大学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即独特的大学文化。对于应用型大学则强调应用、注重知识转化、看重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这就体现了大学文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来说,只有应用型大学文化形成之后,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益才能真正体现,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10]

3.2 培育应用性学科文化

大学学科结构呈现分化性、稳定性、公平性和相关性等规律趋势。学科是专业的依托,专业是学科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学科基础的专业只能培养技能型人才,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比较学术型大学和技能型院校的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能研发产品或会开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任务,为社会尤其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服务。正因为如此,应用型大学必须进行学科建设,只不过这里的学科一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而不能是基础性学科。尽管高校类别和层次有异,学科建设是龙头,尤其学科文化建设带有普遍性,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从高等教育的学术组织来看,学科是学术系统中的基本组织,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主要依靠学科平台。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各种形式的互动使他们产生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积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11]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成功关键在于其独立的价值追求与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稳定的发展机制。

地方转型高校重点建设应用性学科,培育应用性学科文化。转型发展的大量实践活动,如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都以应用性为主,所以其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实用为主,同时也注重理性思维培养。应用学科文化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关系密切,科教融合、产教结合进一步深化和长效化,从而增强服务创新驱动能力。

总之,学科建设是学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践路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挖掘应用学科的建设,激活地方性应用学科的生命力,构建生态性学科体系模式,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在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彰显实力。

3.3 创新教学文化内容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聚焦教学文化的创新,正体现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和核心的价值地位。美国学者博耶认为学术除指专业的科学研究之外,还包括探究、整合、应用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学术。如他所言:“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为教学的学术。”[12]因此,以学术内涵为依据和统领,建构各种类型的文化属性是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学学术文化建设在促进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同时,将教学学术文化运用与服务于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而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转型高校的教学文化具有的特征:一是鲜明的实践性;二是鲜明的合作性;三是鲜明的创业性。[13]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和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重视教学文化建设。在继承原来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师生关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学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选派教师深入教学、管理、生产、研发等一线岗位学习培训,提高教师实践和操作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能力保障。从企业、中小学和其他高校聘请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配合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争取创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举办教师教育相关的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推进区域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转型高校,创新教学文化,要以“四个回归”为指导,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推动和加强高水平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重视应用性学科建设,适用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拓宽和提升课程建设的实践性,同时选择和编写相关教材,使课程教学充分体现探究性,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奠定扎实基础,塑造和形成浓厚的教学文化氛围,在本科教育教学上配置优质资源建立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真正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4]

3.4 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高校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质量意识和质量价值观上的共同体现和价值追求,它对全体师生员工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形成全校上下共创优质教育的强大精神氛围。自觉树立起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共同信念,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加强应用型质量文化建设,既是办学定位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加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依托评估认证体系、完善制度保障、营造创新氛围,融入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全过程,有效推动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15]

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命运问题。以质量文化为引领,以转型试点院校为契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办学层次。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围绕审核评估的“四个维度” (目标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运行有效度、用户满意度),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和基本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条件建设、质量保障、环境美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专业认证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教师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考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5 开拓“众创”文化新局面

3.5.1 创意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的内涵关系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会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创业”。创新、创业的萌芽起点和初始阶段主要是培养创意思想和能力意识,以点带面,以面提升点,点面结合,奠定基础,从而形成浓厚的“众创”氛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理念和价值取向,模式选择、教育体系构建,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

我国正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迎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培养创意文化、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一是促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实践知识创意、技术创意、管理创意的能力,从而使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落到实处。二是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实现创新,积极推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师生员工都能在转型发展的历程中,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将创新作为价值追求,不断培育创新文化。三是创业文化以制度激励、实践活动、环境氛围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培养主体,使广大学生在创业文化的引领下,在身体力行的创业实践中耳濡目染并接受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不断推动转型发展取得实效。[16]

3.5.2 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为推动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建设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目前全国各地高校,根据其比较优势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转型发展,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在加强专业、课程以及实习实训的合作同时,逐步嵌入企业文化元素,使学生从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上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以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引领,以参加全国、省市的有关竞争活动为抓手,强化文化氛围,取得较好成绩。从而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得到进一步彰显。荣获各种称号,如大学生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创建单位、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等,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更广阔的实践奠定基础。

转型发展,内涵创新,树立典范。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学习借鉴国际上产教融合的先进经验,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如合肥学院、黄淮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院校在办学创新道路上取得较好成绩,教育部向国务院专题报告(教外〔2016〕4号),明确指出“把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3.6 夯实校园文化的品牌性

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大学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及其创造过程的总称,也就是凝聚的校园精神及其文化环境的总和。[4]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从校情实际出发,以重点和品牌为抓手建设校园文化效果明显,受益和影响力大。

3.6.1 环境文化建设 一方水土,哺育一方文化。大学的中心任务是治学育人,在一定程度上说离不开具有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构筑,进一步说,高校环境文化是大学风格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着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价值作用。[17]环境文化如春雨般滋润着师生员工的教学、科学、服务和生活,体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整体上说,高等院校都重视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特别对于转型发展的地方院校,其环境生态文化建设重要性显著,优美环境是创新创业的乐园,科研成果产出的沃土,人文精神教育的写照。因此,坚持大学文化生态环境高品位的关键是确保先进文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努力把大学真正建设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3.6.2 书院文化建设 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求真,求善,求美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其精髓是正心明德。正心在求真问学、不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明德在发扬自身光明之德,践履匡济天下之任。[18]随着现代大学的科学主义和专业主义倾向加剧,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专业和技能方面,人文精神和大学文化式微。在工具主义的导向下,大学日益社会化、功利化,大学生对专业技能和就业过度追求,以牺牲成长的幸福感和快乐自由的心灵为代价,以至于大多数学生难以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书院文化具有社会教育价值、学术价值及其功能,传承书院文化的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19]在传承中创新,弘扬书院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提供办学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学术团队,促进学术创新;提倡自觉和质疑,培养创新能力。[20]借鉴国内外大学办书院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构建书院架构,实施书院制的管理和研究,营造书院文化的氛围。以肇庆学院为例,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于2009年实施“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改革以来,产生较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2014年,“学生社区书院制综合改革”被批准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并先后获得肇庆学院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总之,以非形式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式,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发展,从而为学校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

3.6.3 社团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力军,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学分制的全面系统普及逐渐淡化了传统的班级建制,提高社团策划组织活动、锻炼能力的纽带要求,无形中也扩大了社团的作用范围,提升了其影响力。[21]因此,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社团建设需要树立品牌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团格调,营造缤纷多彩的社团文化氛围。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各级党团组织进一步转变观念,发挥好社团在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和引领青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7 弘扬地域文化的特色价值

地域文化指在长期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人文与科技、有形与无形、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较强的一种亚文化。[22]地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特色涵养了地方高校文化特质,使高校有了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个性品格。地域文化有助于地方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人才培养提供文化素材,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特色资源,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发挥教研优势。[23]

在地方高校融合地域文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服务于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借助自身人才、知识等资源优势,反哺区域文化独特性建设。如韩山师范学院在校园文化中开展“潮学研究”,嘉应学院彰显客家文化为特色,五邑大学的侨乡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的 “孔子文化研究院”传承儒家文化,苏州科技学院开展吴文化研究硕果累累,等等。肇庆学院弘扬端砚文化和包公文化等地方历史文化,校园打造以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主体的四大标志性景观,分别是文笔峰、翰墨池、国砚广场和杏坛春风砚。在传承创新肇庆地方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建立了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 “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成立了“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推动端砚文化研究以及其它地域文化研究,创编舞蹈《砚魂》,在省内外展演受到高度评价并获奖。原创 “包公”主题大型的音乐剧《青天之端》,集历史性、思想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文艺精品,对于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应用型高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与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树立多维多元化、动态发展性和兼容并蓄式的地域文化教育观念,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和策划地域文化与教育主题契合,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和办学特色为核心,从而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建构树立品牌效应,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办学影响力和美誉度。

4 结 语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审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迈进,后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大学文化应以学术为中心,树立追求真理、敬业爱生的精神,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高等院校的客观实际出发,建立高雅文化,抵制低俗文化。具体来说,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动力,始终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放松,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协调开展专业审核评估与专业认证,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