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精神扶贫”路径探析

2019-03-05 17:46李利苹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价值观

李利苹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扶贫”的内涵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2013 年 10 月在湖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 “精准扶贫”的概念。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高校应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精神扶贫”是相对“经济扶贫”而言,是应对高校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变化、压力较大等现象,进行精准帮扶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具体而言,高校“精神扶贫”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浸润、能力拓展、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等方面。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去找寻高校“精神扶贫”的路径,有利于转变高校贫困学生精神迷茫的状态,帮助他们正确应对精神上的焦虑,培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深层次解决学生经济上的“暂时性脱贫”,实现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跨越,从而真正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二、精神扶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保证精神扶贫的可持续性

诚信、友善是做人的根本。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对困难生的“信息采集—量化统计—民主评议—实地走访”等认定环节都涉及学生的诚信和友善。但近年来,有些学生谎报家庭困难情况、民主评议过程中拉票、领用困难补助却铺张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诚信的缺失。爱国、敬业是精神脱贫的基础。贫困生不能只接受物质帮扶,应该由“输血”变为“造血”,强调未来能力的拓展。因而,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来指导高校精神扶贫工作,才能正确把握当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进一步激发高校助学工作的活力,不断提升扶贫的长久性和有效性。

2.“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精神扶贫的公正性

精神扶贫既要“精准”也要“对话”,既要“政策”又要“依法”。[2]一方面,扶贫要实事求是、因人制宜,找寻深层次原因。现如今,很多高校不是一味地给受助生物质资助,在对贫困生资助时也提供许多平台,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利用不同方式实现自食其力,切实拓宽了受助生的眼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平等”。另一方面,精神扶贫是国家政策,所有扶贫的过程、流程必须依法合规,如在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要深入开展金融常识教育,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这一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与“法制”。

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宽了精神扶贫的深层内涵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防止贫困的代际遗传,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学生精准脱贫的目标,是时代对高校精神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将扶困和扶志相结合,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从思维和文化层面摆脱贫困的影响是精神脱贫的深层内涵。目前,有些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问题,产生“仇富”“世事不公”“社会冷漠”等极端心理。[4]所以,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引导个人的价值观,有利于精神脱贫的内涵式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精神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1.从高校层次而言,精神扶贫面临高校内涵式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高等教育只有实现内涵式发展,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处在全世界前列,但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仅仅依靠经济、物质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教育。研究发现,经济困难不仅仅会造成物质的贫困,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社交能力等多方面。[4]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加强对学生的精神扶贫教育,是应对高校内涵式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2.从个人层次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精准帮扶贫困生的“精神贫困”

通过调查走访,笔者发现在一些贫困大学生中,精神的贫困更甚于物质的贫困。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正视“精神贫困”,从思想层面上解决贫困的根源问题更加紧迫,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学生群体中积极培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而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教育作用作为“精神扶贫”的切入点,有利于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精准扶贫路径思考

1.“精神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

首先,拓展“精神扶贫”开发工作的理念。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坚持扶困更应扶志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更新集约型的资助方式,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性。譬如:贫困生“精神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过程化管理。其次,创新“精神扶贫”的平台。[5]如: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受助生心理健康平台、利用班级文化主题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就业平台提升受助学生的能力潜质等。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文化扶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思维上的不同,而文化最底层的逻辑就是民族的价值观。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助学工作有其理论支持。目前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等、靠、要的懒汉思维,认为社会不平的仇富心理等。所以针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高校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格,从大处着眼,强化民族文化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从小处着手,以文化指引强调习惯养成教育。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去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和“感恩观”,如对毕业班有贷款的学生加强诚信教育,通过宣扬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道德讲堂等价值教育活动将感恩的认知和意识内化为感恩实践。[6]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心理调适”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经济压力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外在经常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困难等,内在心理表现为敏感、内心自尊和自卑矛盾斗争、缺乏归属感。造成这些心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效能感偏低和心理上的自我认知和调适能力不强。这些心理表现不仅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精神的高度紧张也不利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因此,现今很多学校也增加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对受助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等多方面困惑给予及时的咨询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既要鼓励他们要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又要树立典型,在生活中及时鼓励、认可他们,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还要教给他们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通过认知调整、主动咨询等方式接纳自己,调适内心。[7]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技能培训”

现如今,很多省份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非常大,很多班级贫困生资助额度远远高于班级内部奖学金的数额。但是一味的物质资助不仅不能长久改变学生的贫困状态,而且对学生个人甚至是有害的,所以输血不如造血,贫困生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为高校“精神扶贫”的顺利展开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在高校“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对学生技能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而技能的锻炼关键在于学生敬业的精神培养,敬业实践的内化。所以在勤工助学环节中要注意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拼搏精神,才能为提升他们自身的技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这样不仅仅锻炼受助生的能力,而且还能在受助者心中将这种助人的行为传承下去,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