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低成本航空为什么异军突起

2019-03-06 06:47冒一峰
民航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瑞安票价大众化

□ 冒一峰/文

全球低成本公司发端于美国,成长在欧洲。欧洲低成本公司异军突起是全球航空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分析研究欧洲低成本公司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基本成因很有价值。

欧洲低成本航空发展现状

随着欧美国家放松管制、实行天空开放政策,低成本公司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运载工具,并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航协统计,2003~2018年,低成本公司旅客爆增800%,是同期全行业增速的5倍,大众化低成本航空成为世界民航发展的重要力量。

低成本从美国起步,鼻祖是美西南,引发了全球航空运输业的低成本革命。20世纪90年代初,瑞安航空总裁奥利里拜访美西南创始人赫伯·凯莱赫以后,将瑞安航空转型为低成本公司,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低成本在欧洲生根、发芽、壮大,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总结欧洲低成本航空发展,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三高两低”。

(一)高份额。目前欧洲低成本公司有34家,营运1794架飞机,2018年运输旅客约3.6亿人次,占36%市场份额(如考虑全服务公司在中短程航线采用低成本模式营运,中短程低成本份额约占80%)。目前瑞安、易捷营运的航线和机场遍布欧洲及周边各地,分别以9.5%、6.7%的运力座位数投入占据欧洲前两位。其中瑞安在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爱尔兰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易捷在英国排名第一。

(二)高效率。目前欧洲有8146架机队规模,低成本公司以22%飞机,完成约36%的旅客量,高出14个百分点。例如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只有一条跑道,26万平米候机楼,超常规保障了4608万吞吐量,这和占该机场62%份额的低成本公司有极大的关系。低成本公司全自助化运行、过站时间短、飞行班次多、座位数多、客座率高、利用率高等特点,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瑞安、易捷的客座率对比三大公司高出6~15%,消耗同样一个稀缺的时刻和地面保障等资源,可以高效率运输更多旅客(见表1)。

表1:瑞安、易捷等客座率

(三)高效益。瑞安、易捷保持多年连续盈利,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70亿和32亿人民币,虽然绝对值比汉莎、英航低些,但在净利润率上不输给三大公司,瑞安在2016、2017年20%的净利润率,大幅高于三家全服务公司,易捷的净利润率总体水平也高于汉莎和法荷航。由于安全高效益经营,低成本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瑞安目前市值933亿人民币,比英航、汉莎、法荷航三家全服务公司都要高,甚至比汉莎和法荷航之和还高。易捷401亿,也高于法荷航。

(四)低成本。拥有较低的成本,才能提供低廉的票价。全服务公司宽体机多,平均航距更长,单位成本理应比低成本公司低。但低成本公司通过各种方法努力降低成本,座公里成本大幅低于法荷航、英航、汉莎等欧洲全服务公司。2018年瑞安的座公里成本只有0.33元,只相当于汉莎航空的40%。(见图1)。

(五)低票价。低成本公司票价低廉,可以吸引更多旅客乘坐飞机,做大市场蛋糕。瑞安的每客平均票价为37欧元,易捷为61欧元,汉莎等三大公司是瑞安平均票价的5~6倍,即使考虑三大公司平均航程是瑞安、易捷约一倍的因素。低成本公司票价仍非常便宜(见表2)。

表2:瑞安、易捷每客票价对比

欧洲低成本航空异军突起的原因

(一)宽松的市场监管环境。放松管制和天空开放是低成本航空发展的土壤。欧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有步骤地放松管制,允许自主引进飞机、设立公司、开辟基地、开辟航线、兼并重组、定价等。航空公司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和调整经营策略,低成本航空就此开始快速发展。根据欧盟颁布的时刻分配规则,机场的空闲时刻以及新增时刻将被放入“时刻池”中,其中50%时刻优先分配给机场的新进入者,这使当时新兴的低成本公司在“祖父条款”的规定下能拿到时刻,特别是大机场的稀缺时刻,开辟航线,发展壮大。同时欧盟出台了维护民航公平竞争的政策,主要涉及禁止限制性协议、决定和协同行为,禁止滥用支配地位、控制集中和并购等内容。这些政策帮助低成本航空在起步阶段,拥有公平竞争环境,不至于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机场对低成本友好的态度。欧洲航空业发展较早,大城市附近拥有多个机场,这些机场资源相对充裕,收费低廉,可以满足低成本航空的运行需求,当地政府也希望借助低成本航空来盘活机场,增加就业和税收,双方可谓一拍即合。例如布鲁塞尔南机场给予起降费50%的优惠,地面服务费90%的优惠等政策,支持瑞安设立基地。同时低成本机场剔除了各种奢华、不必要的装修,以简单实用,高效运行为核心,一方面降低自身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增加辅业收入,例如停车场,零售店等等,从而降低对公司收费,吸引低成本公司设立基地,开辟航线。例如盖特威克机场对低成本公司起降费收费仅是希斯罗机场的40%。易捷“投桃报李”,2002年在盖特威克设立基地,机场吞吐量随之扭转颓势,开始突增,2007年达3516万。目前易捷占机场40%份额,是机场最大的承运人, 2018年盖特威克机场吞吐达到4608万,国际航点164个,逐步向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迈进,双方实现共赢。

(三)忠实的消费群体。欧洲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务航空的旅客定位不一样,主要是探亲访友客、旅游度假客等自掏腰包的消费群体。欧洲低成本航空兴起是从承运探亲访友旅客开始的。例如很多爱尔兰人定居在英国,每逢周末和假日,很多人回爱尔兰探亲访友,他们对航班的时间、服务并不敏感,只要价格便宜就行。瑞安航空正是看到了其间的商机,细分设计了不同于全服务公司的航空产品,剥离非必要服务,降低票价来满足探亲访友客的需求,所以这部分旅客对低成本的粘度和忠诚度非常高。欧盟经济发达,目前人均GDP已达3.65万美元,乘坐飞机不再是一种奢侈性消费,而只是普通的交通工具。人们拥有成熟的消费理念,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威廉王子等政要名人私人出行时,同样也选择低成本公司。低成本航空正是牢牢地抓住了欧洲大量的因私出行、自掏腰包的消费群体,才得以快速发展。

(四)公司精益管理。瑞安、易捷等公司,低成本文化深入骨髓,战略清晰,通过科技创新,创新辅业收入等举措,严控成本,拓展营收,提供低廉的票价吸引旅客,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1.低成本文化深入骨髓。“低成本最大的敌人就是成本”。欧洲低成本公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疯狂地降低成本,低成本文化深入每一个员工的骨髓:瑞安每周的部门经理例会,第一个要汇报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员工外出开会发的水笔,一定会带回来再次使用等。此外瑞安采用绩效奖金制,并且鼓励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将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极大地激发员工降本的主动性,公司上下形成良性的节俭文化和氛围,成就了瑞安在欧洲市场的霸主地位。

2.低成本战略清晰。瑞安、易捷等欧洲低成本公司,坚定不移的执行单一机型、单一舱位、高利用率、高客座率、窄体机运行、执飞点对点航线、直销为主等模式。例如瑞安航空拥有551架B737飞机(含订单),易捷拥有441架A320系列飞机(含订单),都是窄体机,不营运远程航线;采用单一舱位高密度布局,瑞安将B737布局到极限189个座位;主要采用直销,以降低销售费用,瑞安的直销比例高达99%。

3.科技创新支撑。低成本航空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比全服务公司更快,实践需求更为迫切。在其他公司还在使用电话预定、实体门店进行销售的时候,低成本公司已经将销售门店搬到网上。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低成本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展大数据互动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幅降低品牌宣传费用和销售费用。2017年9月易捷积极尝试中转新业务,与冰岛搜索公司Dohop合作推出Worldwide by Easyjet预定平台,在机场提供行李便利等帮助下,乘客购买一张机票,可在易捷及其12个伙伴航司之间中转。

4.创新辅业收入。低成本航空通过服务内容和标准的不断细化组合,推出多项增值服务,努力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托运行李、选座、快登机、租车、常旅客计划等等各类辅业收入百花齐放。根据IderWorks的统计分析,2018年全球辅收占总收入比例最高的十家公司都是低成本公司,其中瑞安占比高达31.7%,易捷为20.5%,瑞安辅业收入为192.4亿,比例和绝对值都高于三大全服务公司。

综上所述,宽松的监管环境,友好的合作伙伴,忠实的消费群体,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最终在欧洲形成一个良好的、完整的低成本航空生态圈,低成本航空得以生存、发展、乃至异军突起,使旅客、公司、机场、政府、居民等多个利益攸关方得到共赢。

对中国低成本航空发展的启示

中国民航正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具有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具有国际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是民航强国的基本特征。2014年2月,民航局出台《民航局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我国大众化低成本航空的发展环境,国内低成本航空迎来发展机遇期。至2018年,国内低成本市场份额从《意见》出台前的5%增长至10%左右,机队规模也达到了258架,年客运量达5800万,年增速20%左右,高于行业平均发展速度。但是与欧洲相比,发展仍然滞后,潜力和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见表3)。

表3:中欧低成本发展的差距(未标时间的为目前数据)

(一)中国大众化低成本航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周边国家低成本航空发展迅速,中国利益受损。低成本主要营运窄体机,中国和东南亚、东北亚低成本公司在同一个市场竞争,中国低成本份额和机队规模远低于周边,竞争力不足。例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的低成本份额已超过50%,狮航机队已超过300架,加上订单超过700架,而国内最大低成本公司春秋只有89架。周边国家基本都用低成本公司作为急先锋,来抢占至中国的市场份额。中国公司在很多周边航线份额小于50%,如至马来西亚,中国公司只占28%份额,至新加坡只占38%,严重损害了中国民航的利益。

2.中国本土低成本航空发展缺乏具体政策支持。虽然民航局出台了《民航局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扶持细则出台,大众化低成本公司机队发展速度不快,难以较快形成规模效应,大型机场航权时刻较难获得,辅业收入创新模式受限,机场等各类收费没有差别,部分还由于客座率较高,收费更高。种种原因,造成本土低成本公司较难降低成本,辅业收入不高,竞争力不强,难以与周边低成本劲敌抗衡。

(二)建议出台支持大众化低成本航空发展扶持政策

1.出台低成本公司认定标准。低成本公司与全服务公司最本质区别就是“单位成本低、单位票价低”,单一机型、单一舱位、高客座率等经营和运行特点都是为此本质而服务的。建议进一步研究国内外大众化低成本航空公司经营和运行特点,形成科学的、可量化的、简单易操作的认定标准。具体可从民航局公布的“吨公里成本和吨公里收入”两个维度来制定标准,如一家公司“吨公里成本和吨公里收入”低于行业平均多少比例,即可认定为大众化低成本公司。

2.对认定的大众化低成本公司进行具体政策支持。一旦认定为大众化低成本公司,且安全记录优良,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诸如飞机引进额度、航权时刻分配、差异化服务标准、辅业收入创新、分子公司设立、收费优惠等各类支持,帮助他们安全快速成长,尽快形成规模,摊薄成本,应对国外竞争。

3.对消费者加强低成本航空的宣传。目前消费者认知不足,认为航空还是一种奢侈高端消费,对低成本服务差异有些不理解。建议利用官方和民间的各种平台和渠道,加强宣传,逐步消除大家对低成本航空的误解和偏见,为低成本航空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瑞安票价大众化
演唱会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风筝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快乐农场
荡秋千
天津:京津城际延长线票价“公交化”
我的生日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