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03-07 03:24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9年3期
关键词:贺信贵州文明

文/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李思瑾

大事记 2

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致贺信。2018年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会议期间,多位外国政要点赞贵州。

2018年7月7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2018年,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的第十年。10年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突出体现了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也积极促进了国际与国内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贵州既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又是扶贫开发主战场,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贵州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迸发: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进能量的梯级利用,探索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率。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重点围绕发展绿色信贷、推动绿色企业上市、发展绿色产业基金、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地方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构建政策性担保体系等,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用多梯度山地资源和山景、山水融合的优势,积极打造提升一批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观光、户外运动、低空飞行、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民族文化演艺及避暑、温泉、滑雪等新兴业态。

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围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目标,完善省内和省(境)外两个市场,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追溯和批发零售市场三个体系,并通过加大农村“三变”改革力度,重点发展“十大类绿色农产品”,力争到2020年实现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

擦亮底色,坚守底线,同时筑牢发展层面和生态层面的民生基础。历史大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贵州正凝聚起绿色发展的强大共识和澎湃力量,阔步迈向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明天。

记者手记

生态环境,是贵州的长板。对老百姓来说,良好的生态是比衣食住行更高层次的追求。

借生态优势,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起来,村民过去世代种田为生,现在却吃上了“旅游饭”。在采访中,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告诉我,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赚钱,还可以陪伴老人和孩子。贵州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生态文明之路,既有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有基层组织的坚定实施,也有民间力量的全力支持。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说:“‘生态就是底色和底线,生态就是机遇和红利’这话总结得好!贵州老百姓说不出这样的话,但贵州百姓都懂生态‘底色’与‘底线’。”

凯里市炉山镇洛棉村坚决进行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村庄美、百姓富。图为2018年盛夏时节的洛棉村荷田美景。

【故事连线】

桃李荷田 生态家园

10年前,龙云模从天柱县嫁到凯里市炉山镇洛棉村。一进村就看到路面坑洼、屋子老旧、污水横流、垃圾乱堆,20岁出头的姑娘愁上眉梢:这样的环境,要生活一辈子呢……

如今的洛棉村,一条条宽敞的通村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靓丽的房屋点缀山间,一个个致富的产业让群众脱贫有了盼头。龙云模开了一家农家乐,每逢旅游旺季、节假日生意兴隆:“洛棉村现在大变样了。春天满山开满桃花、梨花,像仙境一样;夏天沿着小路走入荷田,就像走进了画里;冬天梅花开,堪与雪花媲美。”

炉山镇洛棉村是由原新山、尖坡、洛棉三村合并而成,当地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耕地面积少。全村1300亩耕地中1100亩都种上了玉米,村民日子十分艰难。

2016年,洛棉村将流转出来的168亩山坡种上了桃树和李子树。紧接着,洛棉村桃李荷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500多户村民加入。2018年,借“春风行动”之势,洛棉村又相继实施了荷花养鱼、桃李种植和尖坡养羊等项目,乡村旅游规划的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旅游观光步道、风雨桥、寨门、农家乐、精品民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村民们除了土地流转费、盈利分红,平日里还可在合作社务工赚钱。“我们雇佣村民在经果林里修枝、除草、疏果,在荷田里抽水、养鱼,号召大家一起携手让村子更美丽。”洛棉村驻村书记潘年新一想到夏天满田的荷花、肥硕的稻田鱼,以及一拨拨看花赏景的游客,就笑逐颜开。

“目前,我们已经退耕还林2000亩地种下桃、李树,且采用大树栽植,头一年就可挂果。”炉山镇党委书记周密对着面前的青山说,“炉山镇森林覆盖率达60%,我们正利用洛棉村的一山(环谷山)、一河(洛棉河)、两田(稻田、荷田),重点打造‘桃李荷田·生态洛棉’农文旅景区,让村庄更美、百姓更富。”

猜你喜欢
贺信贵州文明
贺信与题词
习主席世界媒体峰会贺信引国际共鸣
请文明演绎
《体育教学》创刊40周年贺信贺词
漫说文明
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贺信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