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2019-03-07 05:54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主体学期校企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卢 斌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近年来企业主动接轨职业教育,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中,以“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为核心,推行现代学徒制,强化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责任,落实共同招生(工)、共同制订方案与标准,共同设置课程与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共同构建师资队伍的“六共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在中国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中。而今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被录用的学生同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校企联合共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意义

“双主体”办学是要构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双培养主体、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两支培养队伍、学校与企业两个培养阵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培养模式。从学校一个育人主体,拓展到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从关注学生需求,拓展到关注社会需求。双方共同规划、招生、教学、管理、评价、出资,实现量身打造、工学结合、模块教学、理实一体、多元评价的定向人才培养。从企业参与办学到成为办学主体,明确了企业应担负的职责,强化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让企业从被动配合发展为在人才培养的规划、实施、评价等多方面拥有主导话语权,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教师专业技能的单一性,学校单主体办学的盲目性,以及教育部门评价的片面性。

温州作为浙江省承担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办学,在探索双主体办学改革道路上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2年就尝试引企入校,探索双主体办学形式,实现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研发产品。

2 “双主体”办学模式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在温州汽车维修行业中,温州港华汽车连锁有限公司(简称“港华汽修”)享有较好的声誉,被誉为货车维修技术的“黄埔军校”。近年来,港华汽修在参与校企合作和混合所有制办学后,依托学校专业力量做大做强,形成“公私合营、共同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4年半的时间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8家分公司的连锁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

早在2013年,港华汽修就与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双主体”办学,港华汽修为该校毕业生提供实训场地。在“双主体”办学过程中,学校与港华汽修合作开设订单班“港华汽修班”,在“双主体”办学过程中,学校安排学生从第二学期起每学期都有一定时间在企业学习,将“教室”搬到企业,并选派班主任到企业与企业人员一起管理。港华汽修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还会参与学校招生、课程设置,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汽修技能、激励机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们一毕业就能上岗。毕业生当中有不少人已成为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港华汽修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公司现在500多名员工里,有40%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近几年与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的的订单班,通过量身定制的方式给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突破了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现代学徒制在学校的探索与实践随之开启,“双主体”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3 “双主体”办学模式机制的创新

“双主体”办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与用人企业共同作为办学主体。“港华汽修班”由校企双方共同规划、招生、教学、管理、评价、出资,并根据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思路,在不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当年实际用人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招生方案,学生入学前要分别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面试,面试成功入学后,再根据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校企12个小学期的工学交替学习,最终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

在组织架构上,港华汽修与职业院校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监督与管理。领导小组下又分设中职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并结合学校各处室及企业各部门分别管理学生(学徒)在校内或企业的常规事务。企业和学校分别设置了学校班主任、企业班主任实行双重管理,共同负责落实好职业规范、管理沟通、教学协调、素养提升、管理沟通、专业育人、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熏陶等方面的工作。学生要积极配合校企的工作,表现优异者可得到奖励,反之则会被惩罚。

在校企资源配置上,企业的生产项目、车间场地、技术人员、操作视频、研究课题、培训资金等资源与学校的教师、教学项目、专项投入、信息资源、校验课题等资源完美融合,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其中,企业负责投入特殊需求经费,学校负责普通教育经费。

而在招生制度上,企业与学校的要求明显不同,学校是依据当年国家招生政策和当年录取分数线来划定招生人数、确定招生资格的,而企业的招生要求则更细化,企业的招生是出于对其岗位的了解,大货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有一定的身形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并且企业更强调忠诚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根据从业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学校每年招多少学生是由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量决定的,培养何种人才以人才稀缺的岗位为准,专业教育的内容即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学习的学期数即企业生产周期,育人目标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即文化课所教授的内容。不仅如此,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月最低收入及培养的特殊经费均由企业负责发放和投入。

4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双本位”校企课程

“双本位”是指课程的实施不单单要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为本位,实施课程建设。“港华汽修班”的课程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课的内容开展教育课程,实施人才培育方案,使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之后掌握和吸收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明确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之后获得的素质、技能、知识情况,同时明确双方学习的地点、时间、授课主体、授课时长;明确学生完成阶段学习之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资格证书、不同阶段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等。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其中实践课程比重较大,时长通常是总课程时长的50%,充足的技能学习时间才能确保学生真正从师傅那学到技能的“精华”。学校汽修专业通过企业真实岗位能力分析,重新整合原有的汽修专业基础课程,使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对原本在汽修专业应开设的一些专业基础课进行了延伸,例如:同年入校的普通班学生还在学《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的课程,而“港华汽修班”的学生已经在此基础上进行《汽车发动机大修》的衍生课程的学习。

5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双身份”的实现

5.1 学生(学徒)的培养

“港华汽修班”的学生一方面是企业的学徒,另一方面又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份具有多样性。校企联合招生,并对录用名单予以确认,理论与技能实践的教学在校企各自的场所进行,学生在企业学习技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港华汽修班”采用三年制即6个学期的学制,而这6个学期中,除第1学期和最后1学年为完整的3个学期外,第2学期~第4学期都将1个学期拆分成2个小学期,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即“3+6”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各个学期的培养计划及目标,第1学期实现公共课程和相关理论基础课的教授,并宣传企业文化;自第2学期~第4学期,每一学期都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在学校进行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另一批则在企业进行真实岗位的实践体验,并以期中考试作为时间节点进行学习场所的交换,以此实现工学交替(表1)。在此过程中,企业要负责满足学生对实践场地、耗材、师资、设备的需求,还要管理和评估学生(主要评估学生参与不同模块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设置专项奖学金、发放实习工资等。学校的任务则是管理学生入校期间的学籍,满足学生对学习场地、耗材、师资、设备的需求,并对学生学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估。第3学年,根据前2个学年学生的表现和适应情况,结合企业的评价反馈进行分流,大部分学生留任企业进行实习,少部分可以参加高考或其他企业实习。

表1 工学交替安排表

以上半学期轮转式的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有利于学校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快速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及课程内容。对企业而言,也能在长期与学生的接触中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毕业之后,校企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双方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学生在校企学习和实践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在岗培训的机会。企业以分布在多个省市的连锁店为依托,为毕业生创造实习机会。学校则以远程教育、短期培训为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其实践能力。

5.2 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仅只有学校教师的知识传授,它还兼有企业师傅的技艺指导。而“港华汽修班”的教师团队建设更倾向于选择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一线技师。参与“港华汽修班”教学工作的专业课教师,既要担任课堂理论教学,又要担任车间实训的指导工作。当学生在企业轮转学习时,定期到企业听课,与企业师傅进行交流,及时进行课程内容调整。

在甄选“师傅”方面,港华汽修十分谨慎、认真,师傅除了要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监督和考核徒弟。企业师傅的选择要具备企业技能等级的中四级别以上(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有一级到四级的划分),除了对技能有要求外,还要结合师傅自身意愿,对师傅的自身素养也要求较高,师傅应该具备正能量,对学生有关怀意识、包容性和耐心。以一带一,师徒比例不能过大,避免师徒培训流于形式。当师傅带徒人数达到10人且徒弟考核良好,就有机会登上企业文化的“师道墙”,与其履职晋升和年终考核挂钩。

“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探索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旨在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符合职业院校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产业升级为办学目标,为培养更多合格的、能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主体学期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