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2019-03-07 06:27雷志洁李红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显著性

雷志洁,李红芳,周 莉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的精神疾病,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社会功能逐渐受损,出现精神衰退现象[1]。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比较有限,而有效改善阴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有重要意义[2]。农疗即通过组织精神病康复者在农疗基地参加采摘、植树、种菜等农事活动,以达到逐步恢复劳动技能目的并促进社会功能康复[3]。我院于2014年对在精神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农作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4]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 18~60 岁;(3)病程≥3年,连续住院6个月以上;(4)病情稳定,阳性症状基本消失,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60分;(5)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6)排除躯体畸形及活动受限者。

1.2 方法

在坚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进行普通工娱治疗,如音乐治疗、体能训练、团体游戏等;研究组在普通工娱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农作治疗。(1)2014年我院利用现有条件,开垦出2.5亩空地作为农疗基地,主要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等。(2)农作治疗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安排时间,劳动包括翻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虫、除草、摘菜(果)等,每两天一次,每次一小时。(3)每次农作治疗前,由专业的农技师给患者进行相关农业知识培训,并现场指导。(4)康复护士认真清点各种物品、工具,危险物品要严格管理,在农作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表现,严防患者利用农作治疗工具伤人、自杀或外走。(5)每次农作治疗结束后,组织患者交流劳动心得、总结经验,然后农技师总结,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代币治疗)。

1.3 效果评价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由两名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护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7]对其康复效果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个月,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对其康复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3人,脱落率为6%,对照组脱落3人,脱落率为6%,总脱落率为6%。实际研究对象共94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职业、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者ADL、SDSS、SAN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ADL、SDSS和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研究组ADL、SDSS和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4)。

表2 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比较(±s,分)

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组别 治疗后第3个月3 7.3 5±2.7 3 3 7.0 9±3.1 5-0.4 4 6 0.6 5 7 3 8.0 2±2.8 2 3 7.8 9±3.1 8-0.2 0 7 0.8 3 7治疗后第6个月3 6.7 1±2.7 7 3 5.4 0±3.2 8-2.0 9 8 0.0 3 9治疗后第1 2个月3 5.9 0±2.8 8 3 4.0 9±3.4 6-2.7 7 8 0.0 0 7

表3 治疗前后两组SDSS评分比较(±s,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SDSS评分比较(±s,分)

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组别 治疗后第3个月1 4.6 8±1.5 1 1 4.3 4±1.3 7-1.1 4 6 0.2 5 5 1 5.0 6±1.5 8 1 4.9 8±1.3 6-0.2 8 0 0.7 8 0治疗后第6个月1 3.8 9±1.5 2 1 3.1 7±1.5 7-2.2 7 2 0.0 2 5治疗后第1 2个月1 3.1 1±1.5 4 1 2.1 9±1.4 2-2.9 9 5 0.0 0 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SANS评分比较(±s,分)

表4 治疗前后两组SANS评分比较(±s,分)

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组别 治疗后第3个月6 9.0 2±6.1 3 6 8.0 9±5.6 3-0.7 7 2 0.4 4 2 7 0.1 9±5.8 2 6 9.9 6±5.1 9-0.2 0 6 0.8 3 7治疗后第6个月6 6.4 0±7.4 0 6 3.0 9±7.2 4-2.1 9 9 0.0 3 0治疗后第1 2个月6 5.4 9±7.5 9 6 1.3 6±7.8 2-2.5 9 7 0.0 1 1

2.3 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2个月,研究组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表5 治疗前后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维度治疗前治疗后第1 2个月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总分4 0.9 9±8.9 8 3 9.8 0±1 0.9 6 3 5.7 0±6.7 0 5 5.9 5±9.2 3 4 1.8 8±5.4 6 3 8.7 0±8.6 6 3 8.4 3±1 0.2 8 3 7.5 3±7.3 6 5 8.1 6±1 1.8 6 4 2.2 6±5.8 2-1.2 5 4-0.6 2 1 1.2 6 1 1.0 1 4 0.3 2 3 0.2 1 3 0.5 3 6 0.2 1 0 0.3 1 3 0.7 4 7 4 1.1 1±9.2 3 4 0.0 9±7.7 0 3 6.4 6±8.6 8 5 5.1 8±9.4 7 4 2.8 3±4.8 1 4 6.2 2±1 0.3 2 4 5.6 7±1 3.2 8 4 2.2 2±9.5 7 5 8.2 3±1 1.7 9 4 7.5 2±7.3 2 2.5 3 1 2.4 9 1 3.0 5 6 1.0 1 4 3.6 7 3 0.0 1 3 0.0 1 5 0.0 0 3 0.3 1 3 0.0 0 0

3 讨论

3.1 农作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研究显示,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研究组SA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在农作治疗过程中,通过劳作,接触周围环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回归社会能力,增强了自我价值感,有效改善了阴性症状,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0]。

3.2 农作治疗能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这可能与两组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工娱治疗有关。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研究组ADL、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2个月,研究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研究组参加农作治疗有关,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14]。

4 结论

农作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使患者康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阴性显著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声音商标显著性认定研究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