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机械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2019-03-07 02:19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校本应用型

朱 玉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2012年以来,MOOC引发了全球教育革命,应运而生的“MOOC+SPOC+线下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国内MOOC平台集中名校优质资源,开设各类课程达数千门,国内一流高校纷纷率先开展翻转教学试点,不断优化教学质量评价,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在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创新能力等与一流高校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不适合采用完全的翻转教学模式。机械设计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为目标的,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本文根据应用型高校此类课程教学特点,如何将现有混合教学模式与本校课程相结合,取长补短,建立相符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究。

1 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

1.1 混合教学实施方法[1]

1.1.1 课堂讲授为主 MOOC资源为辅

机械设计类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自身的难度,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很少主动课前去预习功课,针对该种学况,教学模式的开展仍以常规课堂讲解为主导(如图1所示),学生初次对知识的接受过程仍从课堂通过教师讲解获取,课后布置学生学习与此次课堂相应的在线课程MOOC资源,相当于复习,对于课堂上已经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一眼带过,而未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如果还是理解困难,可以通过平台讨论区或在线答疑方式及时与教师交流。

图1 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

1.1.2 混合教学模式时间分配

一般将两节课90分钟教学时间分配为2:6:1,前20分钟是对前次课程的讨论互动,主要解决上次课堂及课后线上MOOC学习产生的疑问。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只能分配60分钟,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课堂讲解时间减少,讲解内容着重放在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以及重难点知识上。后10分钟布置课后线下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课后在线学习。

1.2 优化教学资源

1.2.1 充分利用MOOC平台资源

MOOC平台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同一门课程往往有好几所一流高校提供了MOOC资源,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涉及“机械原理”有9所高校提供课程资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有3所高校,视频资源大都源自国内一流高校,因此师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筛选恰当的学习资源,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取舍。

1.2.2 自制教学资源

具体到应用类高校,“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课程内容由于首先是立足于本校应用而开设,课程的内容设置、知识点要求、掌握程度均高于应用型高校课程各方面要求,给教师学生使用MOOC资源带来不便。应用型高校在MOOC应用大潮中,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靠现成的MOOC资源开展教学改革,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本校教师组成团队根据实际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爱课程”校园端是我校引入的在线课程平台,自由度较大,适合教师自我建设,教师目前在其校园端开发了40多门课程,满足了教师自主开发MOOC课程的需要,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在MOOC制作中也得到了提升。

1.2.3 适应校本要求的资源建设

应用型高校自建的MOOC资源主要是辅助课堂教学使用,视频录制的内容可以是按照正常课堂讲授的,也可以按照辅助教学要求着重录制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机械设计类课程特点,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动画、工厂现场视频来表达相关机构内容,每个知识点视频时间应控制在5~15分钟,讲解尽可能精炼,同一个知识点线上视频时间与课堂讲解时间比例宜在1:1.5至1:2,供学生观看的视频应短小精悍,绝不允许内容拖沓冗长,要避免枯燥单调无味的陈述表达方式。

2 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践

2.1 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构建[2-4]

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学习评价是检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依据,构建符合自己学校定位要求的评价体系是“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模式能否得到全面推广的关键。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根据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在学生成绩构成指标要素、要素所占成绩比例、要素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划。学生线上平台学习由MOOC平台决定,例如“爱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完成章节作业、章节自测,参与课程讨论、在线答疑等完成线上学习行为;线下学习行为主要考查学生课堂上学生学习质量、遵章守纪等情况。据此设计的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依据近年多个班级教改实践不断修正补充得到的,同时参考了国内其他高校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

表1 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

表1 (续)

2.2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6年起,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上实施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每年2次,授课对象是车辆学院、能动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工业中心等二、三年级学生,每学期从中抽选4个班级实施,对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分析,传统评价体系依然采用“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10%)”的方式。混合式模式评价体系学生成绩构成见表2,“线上学习”成绩由“爱课程”平台自动生成,“线下学习”和“学习效果”成绩由教师评定。

以成绩优秀率、不及格率、创新学院招生录取率、校大创活动参加率4项为评价成果指标,经对2016春季学期、2016秋季学期、2017春季学期、2017秋季学期学生比较(见表2)显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简单的期末考试成绩相比,取得成绩优秀的学生数提高了一倍以上,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各项大创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成绩不及格率不但没有减少,还全部有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由于混合模式下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比由0.2升到0.6(0.3+0.2+0.1),权重大幅增加,这成为拉开成绩差距的分水岭。

表2 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质量评价实践成果(单班平均数据)

3 结语

应用型高校机械设计类课程采取校本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弥补了课堂讲授知识吸收的缺失,也提升了教师建设及应用MOOC的水平。基于校本混合教学模式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设计了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并通过对4个学期学生的成绩及后期效果影响力比对,科学合理的校本混合式教学学习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性和教学实效性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校本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