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语文教学策略

2019-03-07 11:21姜晓军
考试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个性创造性

摘 要:从世界教育、时代要求、知识经济,语文教材修订的原则等多方面综合指出,推行创造性语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潜能;个性

当今很多国家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根本目标。但我们在现实教育中,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忽略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长足的开发。如此以来学生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的历程和现实状况亦可证明,如果不倡导创造性语文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最终将无力自拔。

知识经济是20世纪的特点,“知识经济所依赖的知识,根本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知识,进而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知识经济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形态,需要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因此,在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尊重语文教育自身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作了修订。它以发展个性和智慧、激发创造潜能、重视语言实践活动,鼓励独立思维和自由表达为原则,体现了语文原本的开放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弘扬,个体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其情感、认知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施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学习语文,不要机械性地移植知识到学生的耳朵里去,用旧认识洗涮新头脑,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品味、去鉴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兴趣得以培养、主体性得以显示。

语文教师要担当起创造性语文教育的重任。就得自我充电,使自己能够胜任创造性语文教学。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推行创新教学和培养创新人才;也只有教师的不断创新,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创造力培养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在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应的教学观。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等。”学校应该重视创新,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教学的积极性,若硬性地全盘量化教学工作,追求教师工作的一致性,毋庸置疑压抑着教师的创新欲望。对语文教师,要任其发挥教学创新能力,走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创新氛围。教师从创新的研究中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尤其要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中寻找创新突破,引入课堂教学,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研讨,激发教师创新热情,这样既为语文教学引入一瓢活水,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也给予教师一定压力,催促教师不断学习,不断钻研,让教师感觉到创新教学的紧迫感,培养学者性教师。

在创造性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再自我表演,而应当是导演,主演是学生,现在我们教师感觉到教学成果不显著,陷入困境,就是教得太多的缘故。教师在内容的深度上煞费心机,课堂上一吐为快,大讲特讲,殊不知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事倍功半,应当引起教师的反思。无论是在教学体系,还是在学生接受效果,我们的教师应十二分地相信,学生认识字,能读下去课文,万不可以讲代学。同时学生也有自己新颖、可贵的感受和体会,教师不能不去重视,或者否定学生来自心灵的本原感受。讲课时做适当指点,及时解难,精确总结就够了,大部分的时间要留给学生,引導学生到舞台上去,去阅读、去感悟、去讨论,在表演中提高,这就很好地体现了钱梦龙教师所说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师亦可以充当学生的顾问,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和知识要素,这样教师就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充当主持人的身份,不断推出内容丰富、艺术特色浓厚的节目,吸引学生、组织学生。教师还可以充当安排学习内容的设计者。成功的设计既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才能,又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越是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越能够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也不无裨益。倘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乱抓漫天飘飞的教参,把各种参考书捧为真经,那就必然无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就不可能有勇气和魄力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首先应看重课堂这一主战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及时辩论交流发掘创新源泉,给予学生以创造性评价。公平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跟上创新的步伐,鼓励学生的创新。对学生提出的新奇见解要倍加爱护和重视,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自然产生对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需求,但不是钻知识的牛角尖,也不是全盘吸收,而是要问为什么,大胆质疑。怀疑是求新的第一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方式,不要折服于已成的定论,时时刻刻,营造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和逆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她吃苦耐劳有何不可呢?十年的艰苦劳动对她青春的耗废就是有力的证明;说她讲义气、守信用也非常客观,为了还项链付出了十年的艰苦劳动,难道不是守信用的表现吗?我们要撇开一切影响我们欣赏作品的不利因素,面对一篇客观的文学作品应当客观地去看待,众说纷纭才能体现文学作品多义性的魅力,况且古人也讲“诗无达诂”,我们为何不去追求这种崇高境界呢?

教师也要呵护学生的个性,具有个性的学生往往具有不可想象的创造能力,但他们的言行常常受到谴责,在集体中显得孤独,如果教师给予宽容和理解,这对于他们无异十分有益。所以柏金斯说:“依赖旧框架的常备模式是没有创造性的,真正的奇迹应该超越这些图式,而不是依赖它们。图式应该属于特殊的能力而不属于特殊创造力,它与其说能帮助创造,倒不如说限制创造。”

参考文献:

[1]世界经合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5).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3).

[5][美]D.N珀金期.创造是心智的最佳活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姜晓军,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