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技术的应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影响

2019-03-08 10:03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观比例德育工作

孙 雨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动画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功能概述

(一)价值观

价值观的树立,在整个教育的阶段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动画技术对于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树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对沈阳地区不同年龄段的,采用动画技术教学的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了随机的调查访问。

表1 家长期待由课堂教学带来品质特征

由表1可知,家长期待由课堂教学带来的品质特征分析,经调查,发现家长非常期待通过教育的功能使孩子拥有专业的工作理念,比例达到58.6%;希望孩子因此性格更为外向性格,比例达到84.0%;希望孩子身上具备耐心、善良、公平、无私等职业素养,比例达到91.7%;希望孩子未来具备公正、乐观、勤奋等优秀品质,比例达93.5%;期待孩子未来要具备恪守热爱工作、乐于奉献、言行一致等职业准则,比例达68.6%;认为孩子在应树立竞争、合作、发展、开放等职业观念,比例达73.4%。从家长的反馈上来看,动画在教学中的使用,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

(二)家庭观

父母在现代教育中为孩子尽心尽力。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而相应的孩子投入在学业上的精力越多,对于家庭和亲人之间情感的沟通越少。而动画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在此时凸显。曾经诸如《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等一系列优秀的展现亲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动画作品,让我们对中国的动画艺术充满了自豪,更对古老民族的文化奇葩充满了向往。

(三)道德观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教育成败与否,最终是由社会来衡量的。因此,动画技术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道德观培养上的作用不可小觑。地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动画演示,就是道德观在教育传播的体现。往往通过可爱的动漫形象,向乘客宣传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不良行为及后果,即逼真又充满童真童趣,老少皆宜。在动画发展主线上,实现从普及科技知识为主,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转变。改变以往单纯知识普及的传统,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别需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

(四)审美观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中小学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受教育群体的心理特征,通过边玩边学的方式来了解知识,寓教于乐,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自古以来,棋琴书画为个人多才多艺的象征,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需求。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理就造就了平日里也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才艺培养。在艺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动画的形式,视觉上的渲染,会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哪一种才艺的培养过程中,都不要忽视对孩子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要传授给他们相关的礼仪、道德方面的常识,不要只做一个“能歌善舞”的机器人。

二、结论

动画技术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使用,如果能帮助改善中小学教学内容和德育体系的稳定性、合理性、先进性,以及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评估效果等多个方面,将会成为教育中全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对动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发展模式进行探究。为此,本文就动画在教育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和在其实践过程中的模式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道德观比例德育工作
人体比例知多少
新时代幼儿教师道德观的反思与超越——基于职业伦理理论视角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谐图趣语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