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价值分析

2019-03-08 06:34王颖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脂蛋白神经功能脑梗死

刘 柳,蒋 超,王颖颖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在临床较为常见(脑血管疾病中占比达85%),疾病发作时往往来势凶险、变化迅速,具有“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小血管阻塞、凝血功能紊乱、局部严重炎性反应及心源性栓子等因素有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可诱发脑动脉狭窄、堵塞或血栓形成,由此导致大脑局部供血中断或血流不足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最终引起神经功能缺损[2]。近年来,随着脑梗死患者人群不断扩大,由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如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等,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3]。因此,脑梗死的筛查、诊治工作越来越受到临床学者瞩目,虽然反应脑梗死病情的生化指标众多,但目前临床常用于脑梗死的诊断指标的敏感度、特异性都不高,几乎均无法独立诊断,而联合检测逐渐凸显其优势。为此,本研究分析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男75例(62.50%),女45(37.50%)例,年龄42~78岁[58.79±11.26)岁],体质指数(BMI)22~29 kg/m2[(25.36±2.15)kg/m2],发病时间3~72 h[(18.25±3.27)h],吸烟史46例。纳入标准:①以不同程度的头痛和(或)头晕、视物模糊、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局部瘫痪等为临床主要表现;②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4年确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且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③有明确的脑梗死发病时间,发病时间窗<72 h;④血压<180/110 mmHg;⑤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最近3个月有严重出血、外伤史;②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其他神经性疾病;③伴发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智能、语言理解困难或表达困难;④既往有精神病史;⑤严重的营养不良,心肝肾肺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⑥恶性肿瘤及各种急性期的炎症;⑦临床资料不全。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中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男27例(54.00%),女23例(46.00%),年龄40~75岁[(56.55±8.49)岁],BMI 22~29 kg/m2[(24.79±2.33)kg/m2],吸烟史18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评估所有病例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包括意识、面瘫、感觉、凝视、视野、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语言、忽视症共11个条目,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参考文献[6]确定轻度(NIHSS评分4~7分)、中度(NIHSS评分8~15分)、重度(NIHSS评分>15分)神经功能缺损。

1.3指标检测病例组于确诊时、对照组于体检时采集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标本,3000 r/min离心10 min处理后将血清冻存于-80 ℃冰箱待检。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 ox-LDL、Lp-PLA2水平,试剂盒分别来自于美国Rapidbio公司、天津康尔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HCY水平,试剂来自于美国雅培公司。本研究血清ox-LDL、HCY及Lp-PLA2的检测均采用美国BIORAD公司的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Hcy、UA水平诊断脑梗死的临界值及评价诊断效能。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比较病例组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比较

2.2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比较病例组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分别为39例(32.50%)、53例(44.17%)、28例(23.33%),其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轻度<中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比较

2.3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血清ox-LDL、HCY及Lp-PLA2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95%CI:0.536~0.915)、0.81(95%CI:0.641~0.955)、0.74(95%CI:0.823~969),见图l。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ox-LDL、HCY及Lp-PLA2诊断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5695.72 μg/dl、18.45 μmol/L、169.85 ng/ml。三项指标中,HCY单独诊断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分别为78.33%、90.00%,血清ox-LDL、HCY及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3.33%、100.00%。见表3。

表3 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 (%)

图1 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

3 讨论

文献[7,8]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人体在正常状态下,体内有着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存在,一般不会被氧化,而当血管壁受到创伤时,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可随之明显增加,丰富的氧自由基亦随之释放,在向内皮下聚集的过程中使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修饰成为ox-LDL。ox-LDL能够激活多种血管壁细胞如树突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尤其可促使上皮细胞脱落,还可促使内皮细胞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等,继而产生系列炎症、应激反应,最终引起血管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9]。张鹤等[10]的研究还指出,ox-LDL能够通过刺激组织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促凝因子形成,以及促进生成血小板黏附聚集及形成血栓,最终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显示病例组血清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与上述分析相符。

同时,研究[11]显示,血清HCY(肝脏合成和蛋氨酸代谢产生的硫氨基酸)的升高可引起多种生物反应,如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可形成泡沫细胞,促进脂质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HCY水平可通过刺激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继而加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痉挛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其还可通过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如增加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的产生)而促使血栓形成等。Zhan等[12]的研究表明,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呈正相关,主要原因为血清HCY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导致细胞粘附分子与趋化因子的表达,并诱导多种途径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康建华等[13]的报道指出,血液中HCY水平每增加3 μmol/L,脑梗死风险增加19%。本研究显示病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亦与上述研究观点具有一致性。

此外,本研究显示病例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Lp-PLA2亦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血清Lp-PLA2是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而产生,为一种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标志物,约80%的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剩余20%的部分主要与高密度脂蛋白等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Lp-PLA2可引起单核巨噬细胞主导的慢性炎症,由此增加脑梗死风险。另有荟萃分析[14]表明,血清中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下可水解ox-LDL,产生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游离溶血卵磷脂与氧化游离脂肪酸。此外,Lp-PLA2介导的细胞因子及相关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C反应蛋白等可引起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显著升高,继而导致纤维帽因胶原纤维被降解而变薄,此时粥样斑块逐渐失去稳定性甚至破裂,极易发生脑梗死。

进一步分析,本研究还发现病例组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分别为39例(32.50%)、53例(44.17%)、28例(23.33%),其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轻度<中度<重度,与陈海云等[15]的结果类似。因此,设想其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指标,可提高脑梗死的准断率。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ox-LDL、HCY及Lp-PLA2诊断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为设定为5695.72 μg/dl、18.45 μmol/L、169.85 ng/ml,以此为依据,三项指标中,HCY单独诊断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分别为78.33%、90.00%,提示HCY相比于ox-LDL、Lp-PLA2更能预测脑梗死,但其具体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更值得关注的是,血清ox-LDL、HCY及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3.33%、100.00%,证实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有望提高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主要原因可能为ox-LDL直接参与了炎症、应激反应,可引起血管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HCY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Lp-PLA2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粥样斑块逐渐失去稳定性甚至破裂等,均直接或间接促使脑梗死发生,因而三项指标通过串联诊断可进一步预测脑梗死风险,但本结论还需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论证。

总之,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异常升高,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其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指标。故建议临床密切检测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脂蛋白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低密度脂蛋白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