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

2019-03-08 02:50刘爽王立明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创新大学生

刘爽 王立明

摘 要:由于大学生的流动性特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重点越来越重视传承性和长久性,论文对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创新性改变,搭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网上平台,设立志愿服务存储制,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团队,形成系列品牌项目,从而有利于志愿者服务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志愿者服务的实证研究成果显著,很多研究侧重于志愿者服务的政策、服务动机,但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流动性的特点,现今志愿服务亟需创新。

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化创新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通常会拥有协会章程及制度,往往相关制度只和组织机构、任务构成、会员管理、经费等内容有关,模式相对传统,甚至有些章程制度不够全面细致,导致章程比较笼统,活动执行随意性比较大,统筹困难。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在规章制度中要确立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和志愿服务活动审核机制,不但对志愿者及其服务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掌握,建立动态数据库资源,还有利于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优化管理,明确选拔和激励规则,增强管理部门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

二、志愿者选拔工作科学化创新

在大学生志愿者的选拔过程中,很多志愿活动选拔要求范围过宽,例如很多志愿宣传活动招募中,没有对志愿者做出专长的要求,活动主要是结合志愿者的热情,促使大学生透过志愿服务和关怀行动,让需要关怀的人满足。在这样的宣传活动中,应选拔一些具有新闻与传播专业专长的大学生志愿者,做好宣传策划,讲求宣传技巧,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又如“中华环保基金会招大学生赴自然保护区观鸟”活动,选拔要求明确指出志愿者要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微博等网络传播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够灵活处理突发事件,有培训、管理团队经验及执行校园活动的经验优先,并且特别说明有生命科学学科背景优先。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志愿者组织应该设定公正公开的选拔标准,统筹规划所需要的志愿者类型、服务专长和人数比例,并在志愿者选拔中通过调查问卷及填写自然情况等方法对选拔对象进行了解,明确大学生的所学专业和专长,科学合理的选拔志愿者。

三、志愿者培训工作系统化创新

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通过第一课堂教学传播志愿者服务理念和志愿者服务意识,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通过实践课程等第二课堂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课程,教师和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同时指导,提高志愿者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走入社会,开展志愿服务。例如春雨志愿者协会定期会举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培训周和志愿服务培训会,这样相对全面的培训新加入的志愿者。有时志愿者服务也需要在活动前对大学生就这一次活动内容集中做专业的培训,如有些志愿者要协助专业人员进行观测、调研、讲解等工作,因此要组织参加者对项目核心信息专门进行介绍学习,并提供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

四、志愿服务活动网络化、品牌化创新

1.开展网络志愿者服务

目前志愿服务网站维护状况较好,很多网站信息发布及时,但随着移动网络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服务组织开始创建移动客户端。着手搭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网上平台“志愿桥”APP,不单是信息发布的窗口,也是互动交流的平台。大学生可以网上报名参加志愿者选拔,网络发布志愿新闻、志愿活动等信息,并且开展网络志愿者服务专区,在切实关怀走访的同时,通过网络与关怀对象信息交流,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领域也随之扩大。

2.设立志愿活动存储制

这种存储制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志愿者将其参与的志愿服务记录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网络“存储窗口”中,在志愿者自身需要帮助的时候提取出来,视情况而定优先服务。

3.打造知名品牌团队,形成系列品牌项目

进一步打造志愿者服务知名品牌团队,形成志愿者服务系列品牌项目,产生大学生志愿者的品牌效应。如吉林大学“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春工业大学“春雨”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品牌团队,又如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班助一”活动及“心语”志愿者服务等品牌活动。例如“春雨”志愿者协会,自1996年6月成立以来,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春风化雨、爱洒人间”的服务宗旨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先后为奥运会、亚冬会、东北亚博览会、瓦萨滑雪节等赛会展会输送志愿者200余人,开展活动上千次。打造志愿者团队品牌,便可以依靠品牌的力量,发挥品牌的传播力度,增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美誉度,从而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发展。

五、评估机制公平化创新

1.选拔优秀志愿者成为培训导师

对优秀志愿者学生,除总结表扬外,还可以让优秀的高年级志愿者作为培训导师培训低年级的学生,不但丰富和健全了志愿者培训,还在某种程度解决了学生流动带来的问題,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一届一届的延续下去。

2.志愿者成绩作为综合评估参数

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可提供优秀者更为专业的培训机会,评估成绩还可作为学生综合评估的一个指标,为日后参加其他志愿者组织以及毕业时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参考。

在未来的志愿服务中,将移动互联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各方面,力图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带来的问题,使志愿者服务更加长效化、品牌化、精品化。

参考文献:

[1]温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

[2]黄科,向宇森.微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创新的现实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6).

[3]吴敏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

作者简介:刘爽(1982.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专长:传播心理学?

王立明(1980.5—)男,汉族,吉林德惠人,本科,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专长:思想政治教育?

2018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编号:2018jqy-04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创新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