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政策评估实证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

2019-03-08 02:50张大力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

摘 要: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评估研究是一项大的议题,既包含了对科技政策的系统性研究,也包括对科技发展绩效的整体认识。通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回归分析、质性分析等方法,对近20年河南省科技发展的政策文本、科技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河南省科技发展的内在体系要素进行探讨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政策优化的路径和改进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技政策;政策评估;政策绩效;优化路径

科技政策促进区域科技发展和确保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科技政策评估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政策评估既是对科技政策绩效的科学测量过程,也是对科技政策目标效用做出评价的全过程,对于完善科技政策做出基本判断和决策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科技政策文本的质性研究

质性分析是研究文本类素材的有效工具,其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直接、系统、非定性表述,从而反映文本内容之间“质性”的关系。国内外关于科技政策文本分析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尚未见到有针对河南省最新科技政策的文本分析。

(一)科技政策的文本分析

通過对河南省“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关键词分析,梳理出不同时期发展规划中有显著词频变化的关键词,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既呈现对发展导向和目标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各具时代特征并反映科技发展的趋势。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创新、技术、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和开发等关键词均高频出现。研究发现:“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呈现新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各级各类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成果的转移转化,强化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业的重要引领和突出作用;三是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和协同创新,着力在示范区、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建立激发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推动产业集群的完善和发展,提高全产业链的科技含量。

(二)科技政策共词网络分析

利用Python编写程序,并利用Gephi对政策关注焦点的关键词绘制共词网络图,对通过河南科技网采集的政策文本按照供给政策(财政支持、人才开发和创新基础类政策)、需求政策(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产业创新和政府采购类政策)、环境政策(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经济发展和支撑服务体系类政策)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一是政策导向日益深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在创新目标、技术平台、人才支撑、经费支持和项目载体和创新效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了“政策导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评价”的“四位一体”的模式。二是政策目标主题鲜明、政策焦点反映时代发展特色。不同类别科技政策都围绕创新创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等高频关键词进行表述,对平台(孵化器、众创空间、示范区)、人才(高层次人次、高技能人才)、经费(引导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关键词高度关注。

二、河南省科技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根据理论与实证文献研究的基础,建立科技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造4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17个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2000年至2015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技综合实力总体向好发展,科技创新环境、投入和总体实力都呈现持续提升的发展趋势。同时数据分析也表明科技投入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科技活动产出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与各年度的科技投入结构有复杂的相关性。

(二)结构方程分析

结构方程的路径关系反映了科技创新的环境因素、投入状况、产出状况和对经济的贡献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关系。从路径系数来看,河南省科技活动产出对科技贡献率有很强和正向关系影响,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活动投入作为重要的前因变量,对科技活动产出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科技创新环境对科技贡献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但科技活动投入指向科技贡献率的路径系数较低,这说明相对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当期经费投入对科技贡献率的影响很小。

(三)投入产出分析

参照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思路,研究河南省科技投入要素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采用1997年至2016年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投资拉动,科技驱动和创新驱动对于发展的贡献率尚需不断提升。二是河南科技发展的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对于农业而言。三是推动科技发展应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城镇就业人口的产业化培训,提高人力资本内在的科技含量。

三、河南省科技政策优化的路径

(一)确立科学可行的政策工具体系

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权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注意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成功的创新主要取决于技术的有效供给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在供给方面,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是有一定的投入,特别是技术人才、研发经费和相关信息;在需求方面,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国内市场需求,还需要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需求,而政府的重要作用就是创造和开拓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成果需求市场。

(二)构建协调一致的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而推动政策有效实施离不开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和协调促进。因此加强科技政策的部门协同,建立创新配套政策系统优化整合机制,制定优化整合的创新政策体系。同时要加强科技政策的区域协调。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科技创新具体需要,把握需求的类别、内容、需求度、优先次序,防止不同区域政策之间冲突导致的抵消作用。

(三)建立常态化的政策评估机制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是科技管理部门规范运行和有效服务的重要体现,把科技评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常态化的政策评估机制。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工作意识,建立评估制度,完善政策评估工作规范。二是建立全过程多方法的评估体系,针对科技政策的流程、层次、类别等准确定位政策评估目标和操作手段。

四、科技政策绩效改进的策略

(一)加强科技投入提升基础上的结构优化

一是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投入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应对不同领域、类别和层次的科技投入进行统筹规划,完善科技投入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率。二是注重结构优化。处理好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硏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结构优化,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完善和加强科技融资体系建设。

(二)围绕人才与优势突出科技发展的重点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渠道畅通、人才管理体系规范、人才评价科学客观、人才保障服务到位、人才激励匹配有效。使科技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二是强化特色发展与重点发展。以河南省“三区一群”战略规划进行布局,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作为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的重点,是科技重点投入和关注的焦点。

(三)加强科技平台和科技环境建设

一是加强开放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效的科技平台建设需要面向不同领域和行业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体系,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发展承接的能力。二是做好科技要素硬投入与软环境建设。通过建立科技创新的环境支持系统、主体支持系统、资金支持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引导经济转型,实现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徐琼芳,刘雅婷.科技政策法规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S1):147-152.

[2]李强,郑海军,李晓轩.科技政策研究评价方法评析[J].科学学研究,2018,36(02):221-227+295.

[3]袁志彬.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科技政策评估模型和实证研究[J].党政研究,2017(01):56-59.

作者简介:张大力,男,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27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优化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城市应急管理实施效果及优化路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