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芒芒坝鹦鹉村

2019-03-08 14:29李文圣
云南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神鸟大榕树普洱

李文圣

芒坝村是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辖区的一个布朗族寨子,位于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边上。

“嘎!嘎!嘎!”

天还未完全亮开,栖息在村子四周大树上的鹦鹉就相继呜叫起来,声音尖利犹如哨音穿过浓雾在村子上空散开。鹦鹉叫了,大树下村子里的人醒了,窗户透出光亮,炊烟袅袅升起,鹦鹉村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

鹦鹉村只有50多户布朗族人家,房子依山脊而建,30几棵大榕树将村子包裹在中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村。

说起鹦鹉村,今年71岁的王老爹最有发言权,据老人回忆,他祖上老家是普洱人,不知是哪个朝代,什么原因迁徙到了这里定居,到他这代已是第九代了。他的家住在村中靠西北边的位置。自打记事起,家门前的大榕树上就栖息着不少的鹦鹉。王家有祖训: “凡我族人,要视鹦鹉为吉祥鸟、幸运鸟、神鸟,要善待,不得上树掏窝,捕杀,不得家养贩卖,捡到幼鸟要放生。”王老爹说,“布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但这样的祖训,一直传了下来。

栖息在这里的鹦鹉约400只左右。这种鹦鹉学名叫大紫胸鹦鹉,或叫鹦哥。灰色脚,头胸紫兰灰色。雄鸟眼部周围额头呈淡绿色,上嘴为红色,下嘴为黑色。雌鸟嘴全黑。前顶冠无蓝色,中间尾羽为蓝色,叫声嘎嘎嘎.为高音哨声。体长50厘米,以坚果、树叶、谷类、玉米为食。分布在云南西南片区或澜沧江流域。大紫胸鹦鹉是国内体型最大的一种鹦鹉,羽毛艳丽,姿态优美,善于模仿人講话,常被人捕捉作为宠物饲养,造成局部地区濒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少年来,鹦鹉与村里的人和谐相处,成为当地一景。

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几百年前普洱地区发生瘟疫,布朗山寨人口即将灭绝,两只鹦鹉叼来了神奇的草药治好了瘟病,挽救了布朗山的人。从此,布朗族信奉鹦鹉为神鸟,加以保护。

1988年澜沧大地震发生的那天晚上,树上的鹦鹉迟迟未归,天黑了才陆陆续续回到树上,但一直叫个不停,吵得人一直睡不了。不久大地摇晃起来,大家赶紧跑出家门,才意识到鹦鹉再次挽救了布朗山寨的人。村里人对鹦鹉的保护意识更强了。鹦鹉村人爱鸟护鸟的事还上了央视,成为当地美谈。

对摄影爱好者来讲,没有比芒坝鹦鹉村更好的拍摄条件了。村里周围全是大榕树、菩提树。鹦鹉在这些树上觅食栖息,只要在村民的房前屋后或阳台、屋顶就能拍出不错的作品。在鹦鹉村拍片,布朗族村民非常友好,他们会主动邀请你去家里做客,尝一尝刚刚酿制的小锅酒。

吃过晚饭后,随着渐渐平息下来的嘎嘎的鹦鹉叫声,围坐在山寨火塘前,听听布朗族老人讲着古老的故事,然后进入梦乡,等待开始鹦鹉村新一夭的生活。

猜你喜欢
神鸟大榕树普洱
神鸟加赫加
神鸟
大榕树
我在香江那一边
大榕树
苦普洱
神鸟张
爱情鸟
校园里的大榕树
2008《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