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Mb和cTnI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评价研究

2019-03-09 02:5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敏感度心肌阳性

,,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部心肌损伤及坏死,一般发病急,若未及时治疗,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因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急性心肌梗死也逐渐成为临床较为多见的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目前临床的共识,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以往AMI的诊断多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判断,但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疾病早期近一半病人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或特异性的心电图改变[2-3]。因此,寻找新的特异性AMI诊断指标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因急性胸痛发作病人行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血清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联合检测,旨在探讨IMA、Mb、cTnI水平检测与AMI早期诊断的相关性,以期为AMI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因急性胸痛发作入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01)颁布的 AMI 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4],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检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分为AMI组和非AMI组。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脑或外周血管疾病、免疫功能异常等病人。AMI组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41~75(54.2±4.6)岁;非AMI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43~72(53.8±4.5)岁。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0名为正常对照组,男24名,女16名;年龄42~72(54.2±3.7)岁。3组间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AMI组和非AMI组病人均于胸痛发作后6 h内,对照组于清晨空腹12 h,肘静脉取血5 mL,经抗凝、离心处理以分离血清,Mb、cTn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IMA水平检测。IMA检测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法,选用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及OLYMPUS AU58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Mb、cTnI、CK-MB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选用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心梗三项联合检测试剂盒进行。

单独检测阳性判断参照相关试剂盒所标识的参考区间进行,IMA、Mb、cTnI、CK-MB的阳性值分别以>0.50 ASBU、>105 ng/mL、>0.4 ng/mL、>5 ng/mL为准。联合检测阳性判断以其中一项指标阳性为准。统计AMI组和非AMI组病人的阳性数,计算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 结 果

2.1 各组病人血清IMA、Mb、cTnI、CK-MB水平比较 AMI组和非AMI组血清IMA、Mb、cTnI、CK-M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 AMI组血清IMA、Mb、cTnI、CK-MB水平较非AMI组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IMA、Mb、cTnI、CK-MB水平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与非AMI组比较,2)P<0.05

2.2 AMI组和非AMI组IMA、Mb、cTnI、CK-MB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数比较(见表2)

表2 AMI组和非AMI组IMA、Mb、cTnI、CK-MB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数比较 例

2.3 IMA、Mb、cTnI、CK-MB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效能分析 各指标单独检测时,IMA对于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最高,可达85.3%,其余依次为cTnI、CK-MB、Mb;Mb对于AMI早期诊断的特异度最高,可达95.7%,其余依次为CK-MB、cTnI、IMA。IMA+Mb+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95.7%均较单独检测及Mb+cTnI+CK-MB联合检测升高,表明IMA+Mb+cTnI联合检测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详见表 3。

表3 IMA、Mb、cTnI、CK-MB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效能分析 %

3 讨 论

单纯根据常规心电检查、临床症状诊断AMI,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数据显示,2%~5%AMI病人因漏诊而导致严重并发症[5],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和检验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在AMI诊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cTnI、Mb、B型尿钠肽(NT-proBNP)、CK-MB、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多种指标均在多项AMI诊断研究中被报道[6-8]。

Mb、cTn I、CK-MB是目前AMI临床诊断的常用指标,研究显示其对于AMI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9]。叶晓云[10]在对130例AMI病人不同时间点血清Mb、cTn I、CK-MB检测发现,病情恶化者血清Mb、cTn I、CK-MB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中,AMI组病人的Mb、cTn I、CK-MB水平较非AMI组、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Mb、cTn I、CK-MB水平与AMI诊断具有相关性。但Mb、cTn I、CK-MB水平升高多在心肌损伤发生后出现,由于AMI发病急、进展快,往往发现其血清水平升高后多已发展为AMI后期[11]。IMA是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12]。AMI发生时病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IMA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升高,且在缺血恢复后维持数小时,因此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依据,但白蛋白随血液循环存在于各器官组织内,心脏特异性较低,临床往往需要联合cTnI检测[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时,IMA对于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最高,但特异度仅为74.3%;Mb对于AMI早期诊断的特异度最高,但敏感度仅为56.0%;cTnI、CK-MB单独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理想。IMA+Mb+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检测和Mb+cTnI+CK-MB联合检测显著升高,与王奇军等[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IMA、Mb、cTnI联合检测用于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敏感度心肌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