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散文)

2019-03-10 19:35王诚林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漓江汪汪榕树

王诚林

你是一头金象,银象,或圣象———沿着远古蛮荒走来,你的耐疲劳与耐干渴,以千里辨识水声的,无可比拟的嗅觉与智慧,及长途跋涉之精神力量,最终到达地球———漓江之滨驻扎下来。因为漓江惊心动魄的炫丽多姿,深深地吸引住你,以至千万年光阴悄然逝去,你依然驻守在此。

……

多少个世纪之后我来到你身旁,爱你,抚摸你,顽童一般,肆无忌惮地爬上你的身子,感受来自你内心的澎湃热情,你的品质是如此温和多智,性格是如此坚忍善良,以至漓江恋你,如同母亲依恋儿子,儿子依恋母亲一样。你处于长时吸饮状态,无比执着痴迷,或许,你干渴得太久,须如此方能解渴。又或许,千万年之后,于下一个纪年始,你会离开漓江,踏上新的生命征程,再度穿越沙漠干旱,穿越冰川世纪。

……

三月阳春,汪汪的山,汪汪的水,汪汪的树木花草,汪汪的林梢鸟音,我踏着汪汪的漫天碧绿,前往探访你。门前,《太平天国纪念馆》几个大字撞得我眼帘生痛。馆前:云峰寺,原名温灵庙,建于唐代,后方姓孺筑“云崖轩”予替代;明朝改为范方祠,旨在纪念范成大,方信文任职桂林时所做的贡献,清代复“云峰寺”名……庙与你有缘,佛与你有缘,千年香火,化你凡尘心愿。

一八五二年太平天国军北伐途中,火炮营设于此处,太平军与清军彻夜激战,振耳发聩的枪炮声,几令你耳朵失聪,城难眠,你亦无眠……此后,日军铁蹄蹂躏桂林,桂林城再度伦为火海。此时,太平天国军血迹未干,你毅然、坚定地挺身抗战前沿,向英勇顽强的抗日军民致敬,向来犯之敌发出震撼山河的怒吼声。如果没有你做依托掩护,没有你的坚韧意志力量,没有你的大智大勇,会是怎样的情形。那场惨烈的滚滚狼烟,至今仍在你耳际间嗡嗡炸响,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身受重创的你的难以愈合创痛的呻吟声。现今,仍然可闻山石缝隙间残余的战火硝烟刺腑味。那场战争,究竟激烈到怎样程度,你比任何人有更深的体会,比任何人更具发言权。战火熊熊燃烧过后,你想到什么?想到生命可贵,想到国家,想到民族沉痛灾难?想到造成这场灾难的始因缘何而起?为拒绝此类情形再度发生,国家、民族该如何制定强身健体、富国强兵策略!

汪汪的登山小路,汪汪的蜜蜂羽翼,汪汪的野麻叶,汪汪的牵藤花,汪汪的我的时而朦胧,时而清晰的飞翔思绪。汪汪的漓江碧流,汪汪的象鼻山麓中一切流动的生命气韵令人神思飞扬。

更多的知鸟声簇拥而来,簇拥而去。涌动的春天气息挤挤挨挨,磕磕拌拌。它们为春天气韵使劲鼓掌,为流畅的春天气息振臂欢畅。

闷热,为登山充当引路人,路旁,倒地的腐朽木身上长出的木耳菌频频向春天招手致意,桂花树礼仪般俯览江上船只。山林间更多物种张扬笑脸,呈现春天魅力。

大约距今4500至2500年,即新石器时代稍晚的商周时期,早期人类即在此活动,燧石取火,制造生活劳动工具,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布有纹饰,绳纹饰,方格纹,云雷纹等等,勤劳勇敢的先民们于此垒窝筑巢,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先人们的生活遗迹、遗址已被收入甑皮岩遗址保护体系。

山河易辙,时序更迭,象鼻山麓,今已筑就水泥屋,屋内各种工艺品,鸡血玉,刺绣品,林林总总。耀眼的要算悬挂梁间的彩色扇面。为何如此之多扇子,是天太热,以备不时之需,或仅为装饰?

一位老妇人在屋前练太极拳,一招一式,出掌轻柔,长臂舒展,如鹞升天,吐气如岚;一对夫妻坐在台阶上玩手机,不时地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互致微笑。相互间并非给他人发信息,而是夫妻对发,老公发给老妻,老妻发给老公,一声声深切问候,一声声深切祝福,一份份遥远的回忆,传递着恒久弥香的夫妻恋情。发着,发着,自觉妙趣横生,便朗声笑了。

另一对母女专注拍照,面对山水,面对风物,面对漓江,镜头深处煊染的是春风的喜悦,母女俩将一份份美好心境收入囊中,一帧帧美好意象写入永恒。屋脊上长满指甲花,风趣而具挑逗性;造型别致的小榕树伫立悬崖边上,毫无顾忌己身安危,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塔山,穿山诗意朦胧,漓水悠悠,红帆映帘。城之左近,侯山,老人山,撞入视野。一切皆汪汪地绿,醉人地绿,游者穿梭如云,鲜花丛中一妇人翩翩起舞,仿如蝶恋,西藏音乐起起伏伏,如影随形,舞者如此忘神,仿佛世界只她一人。

山间谜一般的路径,引我来到普贤塔下。这是座喇嘛式塔,建于元代,状如壶芦。塔之缝隙里,沉淀流淌着活跃的历史思维。几棵在塔缝间安生的小树,野草,已非通常意义上的客居者,它们身上漫布天外信息,它们之所以来此安家,或受佛的招唤,佛给它们以超越生命的启示。佛塔傲立山麓,数百年风霜雨雪,不辞劳顿,无畏艰辛,不分昼夜,“南无普贤菩萨”阿弥陀佛,佑江山社稷,护黎民百姓。我不由深深地作揖拜伏,以示虔诚敬意。

我屏心静息,生怕踩痛象鼻山神经似的,轻移脚步,沿着汪汪的漓江石板路,寻象鼻山水月洞而来。细微步履中,我聆听到漓江匀称的呼吸声,聆听到漓江的微笑声,聆听到漓江的脉息声,聆听到漓江与江岸的对话声。起风了,一时间,登山惹出的燥热,被习习江风一扫而净,顿觉神清气爽。

又见榕树,山上山下,乃至江边缘何如此多的榕树,榕树是一种郁郁苍苍之树,充满了榕的智慧与生命气息。大概哪里有榕树,哪里便少不了会浓荫四蔽,好像受佛旨意似的。

江上,一只竹伐满载春风笑语徐徐驶过,身着色彩浓艳的游客,半遮颜面,半露芳华,仿佛一首首动人诗篇。宽阔江面上,更多的春风拂面而至。

所谓水月洞,因象鼻探入江中饮水获名。水月洞像虹,像月亮。高、阔二十来米。每逢天气朗清之月圆夜,尤其八月十五当晚,风平浪静,东升月亮倒映洞中,洞中映着明月,水底另沉有一轮水月,所谓三月辉映是也。宋代蓟北处士游历到此写下《乐水月洞诗》:水底有明月,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洞府石壁,诸多诗文题刻其上,这是古文人留下的文墨古迹,大旅行家徐霞客神往象鼻山,曾三次造访,深情依恋每有递增,但终究须离去,可心中缕缕情丝已留下一份在此,只要象鼻山在,漓江在,他的守护英魂定然不肯离去。

水月洞壁还陆游,张孝祥,范成大等诗家50多件摩崖石刻,字字珠玑,字字金石之声。最早的有唐代元洁的篆刻,最抢眼者为广西巡抚倪文蔚所撰《皇清中兴圣德颂碑》,它是桂林两千多件摩崖石刻中之阔幅,讲述太平天国革命人与象鼻山的一段生动故事。

唐代韩愈遗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知让天下多少豪杰名士倾慕前来。

无比丰富的历史人文汇聚于此,长相厮守,长厢照耀,守望天上明月,洞中明月,心中明月,年年岁岁,释放芳香,吟颂漓江、象鼻生命歌谣。

突然间,一位陕北高原女士到来,腰间录音机播放着《走西口》曲,这首歌充满高吭沧桑感,与汪汪的南方绿荫形成强烈反差。南方的歌多带滋润感,温婉柔情,北方的歌则颇显高原彪悍气韵;象鼻山乐于聆听这样的调子,我感觉有那么一刻,它听得有些摇头晃脑。

继之而来的是一对重庆夫妇,她们背倚榕树,占据最佳机位,疯狂拍摄,表现出榕树般汪亮心情。

象鼻山树木葱茏郁苍,因其吸取漓江营养之故,以至滋养润育着山林,竹木汪汪一片。我相信月亮出来,定然水汪汪的,船也水汪汪的,船上游人亦亮汪汪的。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曾于此举行过一场春节联欢晚会,万人空港场面,令象鼻山兴奋到如今仍然兴犹未尽。

又聆听到象鼻山与漓江轻言絮语,我感知到象的心思,象的感知,象对漓江血液般情愫有多么深厚,這些,漓江可以作证。

江中画船川流不息划过象鼻山跟前,各种色彩,映亮水月洞府,呈现开一幅幅无比生动鲜活画面。

一路归程,心汪亮如初,眼汪亮如初。体汪亮如初,假如漓江是条天河,象鼻山则是天上金象,勤劳,坚忍不拔,乃力量智慧象征,且具仙缘,佛缘,抑或佛的化身,不由得,我再度深深地掬躬,为灵魂,为虔诚之敬———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漓江汪汪榕树
一棵榕树能成林吗
漓江真美
小狗汪汪
榕树
漓江之美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汪汪,你“肿么”了?
榕树军团来了
下雪了